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粉能加快碳与氧化铜反应的速率。利用有防风罩的酒精灯加热研细并混合均匀的碳粉、氧化铜粉末及铁粉,可快速把实验做成功。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必修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由于没有说明实验操作要领,该实验成为新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实验。许多老师对该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如将酒精灯改为自制三头酒精灯,采用医用器皿与墨菲氏壶和自制铜凹槽相结合的供给水蒸气装置;将承载反应物的试管换为石英管或者将试管弯曲(在弯曲后的试管下方盛水,弯曲处放置还原铁粉);将还原铁粉换为纳米铁粉;改用还原氧化铜方法检验氢气,等等。通过探究发现利用书中的实验装置,控制好实验条件在2-3min内就可以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3.
分析终态法 ,是指在审题分析中 ,不去过分考虑变化中复杂的中间过程 ,而只求最终结果 ,通过对终态物质的分析 ,联系始态 ,找出关系式 ,从而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 .例 1 将若干克氧化铜粉末加入到 5 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9 6 %的硫酸溶液中 ,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 ,再向该蓝色溶液中加入 10g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仍得到干燥后的固体物质 10g .求 :( 1) 10g铁粉中有多少克参加了反应 ?( 2 )原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克 ?( 2 0 0 0年江苏省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预赛题 )解析 终态 10g固体中肯定有Cu ,有没有Fe剩余呢 ?从Fe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借助石英材质的长柄V型玻璃管,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等四个高温条件下的中学化学改进实验,达到了实验简约、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结论可靠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初三课本上“CO 还原 CuO 实验”的装置,若改按下图装置操作,可得到更理想的实验效果。按改进装置操作的好处是,不用增加实验时间.学生可以同时看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两个实验;原为红色的氧化铁粉被还原成黑色的铁粉,而原为黑色的氧化铜则被还原为红色的铜,明显的颜色变化和强烈的颜色对比,使学生记住了因容易混淆而难以记住的四种物质的颜色;当学生看到生成的铁粉能随磁铁移动,而铜不能随磁铁移动耐,对铁具有铁磁性,铜没有铁磁性又有了感性认识。实践证明,采用组合实验,常能收到单个实验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2005年第1-2期上刊登了刘晓渝老师《镁与氧化铜的加热反应实验太危险》一文,文中指出:镁与氧化铜的反应不能在试管进行。笔者拜读该文后。对镁与氧化铜的加热反应实验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质量比较小的混合物完全可以在试管里进行反应。而质量比较大的混合物,完全可以在坩埚里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7.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效果与碳的种类、氧化铜纯度、加热源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首先从热力学角度探讨该实验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再在不同质量比例、不同种类的碳、不同纯度氧化铜、不同温度等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对其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用简单比较法找出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是:碳粉和氧化铜质量比为1:11.5;混合研磨时间为15m证;用火焰温度较高的酒精喷灯加热;碳粉选择还原性碳粉;氧化铜选择分析纯氧化铜。  相似文献   

8.
1.己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_20,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Fe0还原、钯催化法对偶氮染料———酸性紫红B进行还原脱色研究,测定了钯/铁及普通铁粉在相同条件下对酸性紫红B的还原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实验表明,酸性紫红B的零价铁及钯/铁催化还原降解均遵守一级动力学,且钯/铁的反应速率常数较普通铁粉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中,以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叙述了碳的还原性,并给出了实验装置和化学方程式:2CuO C(高温=)2Cu CO2↑.众所周知,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那么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呢?对此笔者通过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总结文献资料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使用自制的高活性木炭粉,以酒精灯为热源,在传统的固固加热装置中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比较实验,使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良好的课堂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1木炭还原氧化铜 木炭在较高温度下,能夺取氧化铜里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2CuO+C△=2Cu+CO2).这是向初三学生揭示碳具有还原性的重要演示实验.中学化学课本对这一反应的反应物的具体用量、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都没做详细说明,很难掌握.实验结果看不到光泽性好的块状金属铜.后经发现,药品的配量、混和、加热及石灰水的使用,在实验操作时对实验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一册中,以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叙述了碳的还原性,并给出了实验装置和化学方程式:2CuO+C(高温=)2Cu+CO2↑.众所周知,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那么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呢?对此笔者通过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将具支试管与青霉素瓶组合,进行氯气与铁粉反应实验。该一体化设计能一次完成氯气的制备及与铁粉的反应,简化了实验装置,节约试剂用量,防止氯气和固体颗粒污染空气,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可用于探究铁三角的转化关系,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教材中给出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两种装置 ,其一是用气球收集尾气 ,其二是点燃尾气。这两种装置中 ,由于玻璃管水平放置 ,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排出 ,从而阻碍一氧化碳与氧化铜接触 ,使得反应进行的时间较长 ,现象也不明显。结合木炭还原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 ,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做如附图所示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有以下优点 :实验节省时间 ,通过对比实验 ,实验用时只有原来的 1/ 3。现象明显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能够充分反应 ,用原来一氧化碳的一半量 ,也可以看到明显的现象。所用仪器少。另外 ,通过…  相似文献   

16.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硫粉与铁粉反应,这个实验简单,现象也很明显.但是,若将盛有硫粉和铁粉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置于空气中加热,产生的硫蒸气有刺激性,会污染空气.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本实验不适宜于室内进行.故此,笔者作了如下设计: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SO2由导管导入碱液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金属与水的反应是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较高温度下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是铁为一种较活泼金属的有力证据,但该反应远没有钠跟水反应那么剧烈.为了证明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设计了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1],但该实验方法存在试管易破裂、反应速率慢、产生氢气少、实验现象不明显等不足[2].为此笔者在已有实验改进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煤系硫铁矿对含汞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废水的pH值、所用煤系硫铁矿矿石的粒度、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及搅拌方式对汞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用还原铁粉对煤系硫铁矿(粒径为0.08mm)进行改性后,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当还原铁粉与煤系硫铁矿的配比为40:100、处理温度为200~250℃时,除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演示[实验5-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笔者无论怎么把木炭研磨,取何种来源的氧化铜,实验效果都不好.虽然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但试管内反应残留物仍呈黑色.后来试了活性炭及蔗糖被浓硫酸脱水后的炭来还原氧化铜,效果比木炭好一些,但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下列类别的物质中,不可能含有三种元素的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把过量的铁粉(其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稍加热,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