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师在办公室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个题目讲过学生怎么还不懂,从来听不到老师反思:这个题目在课堂上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听懂,没有理解.由此可见,反思教学多么重要,讲题不在多,而在于要讲透.下面以一例题的评讲为例谈如何将题目讲透.例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5 A"字样.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3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3 V.其原因可能是A.控制电压为3 V太高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C.30Ω的电阻阻值太大D.电源电压6 V太低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听到有的政治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固然与老师的“讲”不无关系,但我认为学生没有积极的心态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好几遍,可学生还是理解不透。"究其原因,多数老师仅限于学生的单向提问,并没有用心去创设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自然,也就提不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无所谓创新了。  相似文献   

5.
宦玉洁 《学子》2013,(4):43
每次在批改完作业后,常听有的老师抱怨:"这个题目这么简单,他怎么就不会?""这个地方怎么就不注意审题呢?"有了这样的想象,我们教师应当反思,不能一味责怪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往往例题讲了一大摞,课件做得很炫目,整节课老师忙得团团转,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数学课堂成了题目的海洋,学生的课本似乎退到了幕后,只有在做课堂作业时才被老师记起。教师常常只关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图形的规律、计算的方法等,却忽视了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与思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老师还不敢面对学生?”是的,我们先去听一节王老师的思想政治课。王老师教政治有十几年了,可我们听他的课还是第一次,没有想到,王老师讲课,很多时候是瞅着后面的黑板讲。他的视线越过学生头顶,高高在上。学生们赞许的目光他享受不到;学生着急、疑惑的表情他也察觉不了。他自顾自地讲着,课堂因为缺少自信、缺少交流,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立足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觉得课堂时间太少,每堂课学生的思维训练量偏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是教师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把各种类型的题目的解法都教给学生,即使勉强都讲了,效果也不够好.于是,只有拼命加大课后训练量,这让学生叫苦不迭,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几乎没有时间去反思一  相似文献   

8.
臧秀程 《考试周刊》2011,(65):89-90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好多数学题目不仅讲了,而且讲了好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见得改进。也常听见学生这样说:这些题目做了好多遍,解题能力却得不到提高。这种现象确实应该引起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反思。  相似文献   

9.
试卷讲评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才能上出一节成功的评讲课呢?我认为应该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做到"五讲""一面批". 第一,讲明试卷的整体结构、题型、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已经达到的目标. 第二,讲透错误率最高的题目.一道题有一半学生做错,就应引起老师的警觉,要分析原因,教给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常听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简直没法教,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然而在指责学生的同时,又有多少老师能从自身找原因呢?又有多少老师能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当时听懂了,再遇到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给了个标准答案,更多是没在教学上下功夫,只教学生模仿,甚至连模仿都达不到,缺乏思考过程.作为重要学科的数学,给不少学生带来的不是享受、愉悦和成功,而是  相似文献   

11.
徐汉红 《师道》2007,(5):36-36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是老师教给了学生知识。那么,是不是只有老师教学生,学生就没有教老师呢?在学校倡导进行教学反思的氛围下,我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学生到底教给了我什么呢?我把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记下来,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逐渐清晰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改喊得风风火火,但绝大多数老师的作文教学的做法仍是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写,然后老师批改,再然后是老师就写作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讲,最后读几篇优秀作文。一次作文教学的流程大体就是这样。这种做法老师费力,学生费时,效果不好。于是就有老师感叹:"作文教学简直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魔鬼三角区’,让人头疼。"究其原因,还是没有领悟透课改精神,没有把握住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此看来,学生应该成为作文课的主人,学生不仅是写作的主体,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过这样的尝试,介绍如下,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者"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定好讲什么,也就是在对教材的内容重新组织的过程中,没有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还该补充讲.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6年第6期刊登了张继海老师的《例谈数学习题评讲中的演变与反思》一文,读后深有感触.张老师通过两个例子的评讲衍化,提出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如何提高习题评讲的效果.告诉我们要通过习题评讲中的“演变与反思”手段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内涵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一题多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要做习题的有心人,要很好地挖掘题目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恰当地对习题进行“演变与反思”.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过,拜读文[1]后,在反思中也隐约觉得文[1]中的“演变与反思”有些许不妥之处,现将其提出与张老师商榷.本人认为,为切实改变评讲习题效果低下的状况,对习题进行一定有针对性的“演变与反思”很有必要,但要注意处理好三个“把握”.  相似文献   

15.
物理习题评讲课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但是习题评讲课上的成功与否,效果怎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的问题。
  1.传统习题评讲课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层次看,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尖子生,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在传统的习题课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我们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尖子生,优秀生可能有一两个不会做的题目,甚至没有错题,而中等生可能不会做的题目稍多一些。并且不会做的题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习题上。而后进生不会的题目就会更多一些。这样在老师评讲的过程中矛盾就出现了:老师把题目全讲吧,时间不够,并且做对这些题目的同学听讲就没有动力,那教师可以采用要题开讲法呀。可即使这样的方法尖子生在课堂上最后一段时间听的题目也可能是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识,所以他们自然又成为了陪听。而中等生可能在老师讲下一个题之前还在想着前面那个没有听得太明白的题,老师讲的这个题目他根本没听,或者又没听太明白,而后进生呢,可怜巴巴可能就听懂了几个题目,还没有时间去想。那么这种传统地"一人讲,众人听"的习题评讲课当然就成了低效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如何改变复习课时老师把教材内容从头到尾仔细讲一遍,唯恐哪里没有讲到,哪里还没有讲透,以及学生课堂上听起来感到老调重弹、味同嚼蜡、心烦意乱的复习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考题在试卷上都做了好几遍了,也讲了好几次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错的"现象呢?首先,我们要反思其过程本身:1.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最终成了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这节课也只能说学生听过了而不能说学生学会了。2.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在课上常听到老师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19.
张春风 《考试周刊》2011,(50):76-77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常犯这样的毛病——满堂灌,整堂讲。,他们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懂,担心自己讲得不透。浅的题目要讲给“差”生听.难的题目要讲给优生听。长此以往,学生成了听众,课堂成了讲堂,结果是学生练习机会少了,接触题型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学生觉得课堂上似乎听懂了,课外作业却不会做,成绩自然上不去,能力也提高不了。针对这些情况,我想对“满堂灌”的老师说一句:“还学生思考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学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学生在做某道数学题时,会发现这个题目好像老师讲过的,但当时老师是怎么解的却想不起来了.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其实,教师课堂上所授的知识,学生如果只凭大脑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那么,课堂笔记就是最好的备忘录.事实上,记数学课堂笔记是同学们学习数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记笔记和使用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