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学好数学的催化剂。学生如果把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相结合,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将是一种享受,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学科,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科学地创造学习的意境,合理地设计悬念,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或者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活动倾向。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并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劳动。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哪些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呢?对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我觉得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努力挖掘数学的内在美,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好奇心、好胜心,也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随着数学新课程的启动和运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种共识。而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是要靠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从而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带着强烈色彩的认识倾向.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学习,主动学习并能从学习中获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相反,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则不具有主动的学习行为,更不能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笔者对所在的农村初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占53%,其中原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占5%.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的占47%,也有部分是兴趣减退.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未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在接受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应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笔者结合教育实际,浅谈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7.
唐丽美 《考试周刊》2014,(93):76-76
<正>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劲,因此讨厌学习数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渴求知识、乐于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数学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其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一、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和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  相似文献   

8.
梁超  张凯红 《考试周刊》2014,(48):70-70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所谈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0.
潘英梅 《考试周刊》2014,(75):55-55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并且集中精力学习和探索。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探析,希望能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吴新慧 《成才之路》2009,(35):50-5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更加重要。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指人乐于接触、认知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中最直接、最强烈、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几点体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也才会快乐、轻松地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一、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自尊、自信、自强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动力.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这就是一个人的尊严感,尊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领悟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好奇心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薛玉峰 《考试周刊》2012,(22):68-68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在这种情感体验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学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8.
陈海东 《考试周刊》2011,(44):80-81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张建敏 《学苑教育》2012,(10):71-7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积极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会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王晓英 《考试周刊》2009,(46):78-7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启动.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也正在进行一场变革,人们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创立了许多数学教学方法。但不论哪种方法.其最终目的之一是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成功者无不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强列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数学有兴趣,那么存数学学习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就最清晰、最牢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