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负责制”不是“代理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实施的校长负责制还是一个半截子工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校长缺少权力和滥用权力的倾向并存,监督不力和监督太滥的现象同在。特别是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确保自已在实施校长负责制后的地位,将本应下放给校长的权力攥住不放。这可谓“你放风筝他牵线”,校长成为了教委主任在中小学的“代理人”,“校长负责制”变成了“校长代理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校长负责制逐渐成为教育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各校广泛推行给学校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设了必要的内部环境。然而,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如何加强对校长的监督呢?这是当前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就推行校长负责制后如何加强校长的监督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加强对校长监督的必要性1.加强校长监督,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政治坚强,是校长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了对校长的监督,校长才能政治立场坚定…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校长的权力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随着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强调政校分开、学校管理自主,因而校长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校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严重滞后或缺失。 任何权力都是讲求制衡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要出问题。由于机制并没有得到相应完善,校长权力缺乏制衡,弊端丛生。这种现象已经偏离了校长负责制的初衷。因此,要从根本上革除校长权力缺乏制衡产生的弊端,必须建立对校长长期监督与制衡的体制,推行校长问责制,对校长行为进行全程监督。为此,本刊特刊登杨朝、孙金枝同志的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部分学校试行“校长负责制”,使这些学校获得了生机,使那些至今还未实行这种变革的学校看到了希望。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学校的改革将会冲破教学领域,步子变大,向更加纵深的层次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即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转向实行党支部保证监督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学校改革关键性的一步。不言而喻,校长负责制的实行,会扩大校长个人的权力。如何正确行使这种权力,显然,首先要求校长在德、才、识、谋、体各方面都要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就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涉及的一些主要立法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校长负责制”本身与“校长”的立法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应该在教育法中确认“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措施。这样就有了法律的根据。否则,必然会有很多干扰和限制,影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由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校长的权力相应增大,这就出现一个如何使校长正确使用权力的民主监督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实施“上级为主,同级为辅”的民主监督策略和“建立队伍,规范方式”的民主监督途径能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一、上级为主,同级为辅1.从行使监督权力和监督者心理看:同级监督的优点是能看得见,易收集情况,监督具有针对性、及时性。缺点是管不着,教代会管不了校务会,教代会的决定要经校长同意方可实施。所以,多数同级监督组织不能独立行使监督权力,形同虚设,其监督效果可想而知。上级监督的优点是有权力,管得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也要随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推行,逐步转变为起保证监督作用。”赵紫阳同志说:“学校、研究所党委的职能转变,步子应该稳妥,但方向也必须明确。”当前,我们应当积极实行党政职能转变,切实强化有效机制,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为过渡到校长负责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通过“内改”均实行了校长负责制。这种人事权、办学权和财物权集校长于一身的管理体制 ,无疑使学校有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使学校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大量的事实也表明 ,校长负责制后的校长治校行为 ,同样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比如有的校长在解决和处理学校改革出现的一些难点、疑点、热点等棘手问题 ,只靠法定的权力因素 ,而忽视了非权力的影响和作用 ;有的校长在“四定”和“四制”等原则问题上 ,则错误地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校长集权制 ,事无巨细均由自己拍板说了算 ,忽视了校内民主集中制 ;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要求全党、全国把发展教育当作振兴百业之本来抓。那么,如何才能把教育抓上来呢?我认为强化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在教育管理上存在的弊端仍然是封闭式、大锅饭、同步化、划一化、没特色。没有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仍然是党政不分,实行了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也只是给校长增加了繁重的负担而并没有真正给校长以多大的权力。特别是在人、财两权上究竟给校长自主到一个什么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比如在上级的有关文件规定,实行  相似文献   

10.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前不久,国家教委中学司在大连市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就各地在试行校长负责制工作中的经验、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代表围绕着一些“热门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之一:实行校长负责制,应赋予校长哪些权力长期以来,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上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校长处于有职、有责而无权、无法负责的状况。用校长们的话说,过去的体制,校长与党支部书记之间唱的是“二人转”,关系和睦的是“哥俩好”,关系紧张的则“对着干”。因此,要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就要确立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赋予校长一定的权力。那么,校长应该有哪些权力呢?哈尔滨三中是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我国中小学逐步推行校长负责制。这一新的校长负责制的确立是根据我国中小学管理的特点,也是在总结我国中小学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慎重选择。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对校长负责制认识的片面性,或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对校长权力的分析与运用都存在各种各样问题,这已经影响了校长负责制的全面实施,例如有人认为,校长负责制就是一长制,也有人认为,校长负责制是三驾马车的立体式。同时,在管理实践中,当许多校长深感“权力太小”的同时,教师们…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实行校长负责制。我就此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有人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一长制”,集权于校长一身,“个人说了算”。这就造成一些校长个人专断,影响团结,不利于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因此,当前怎样当好  相似文献   

13.
对“校长”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把校长界定为学校“领导”的中心,另一种是把校长界定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两种认识都显得狭隘、片面。我认为,在校园网络化的管理体系中,强调校长要成为沟通能手。   首先,校长要与校级领导沟通好。从校级领导班子层次上讲,校长确实是“领导”的中心,其他副校长或同级都应该紧贴在校长左右,做好校长决策施政的左膀右臂。应注意的是:①不能仅仅把副职看成是“助手”,应当把他们看作学校“智囊团”的重要成员,承认他们既有执行的义务,又有决策的权力。②校长决策不是自己一人说了算,而应…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国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和完善着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推行校长负责制能够优化学校管理,把学校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要真正发挥校长负责制的管理职能,选好副职搞好副职在校长负责制中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异常重要了。笔者依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心理感受,仅就如何搞好校长负责制下副职的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实行校长负责制,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如果缺乏民主监督。校长负责制则可能成为“一长制”,给学校管理带来消极影响。校长负责制,不是权力高度集中在校长一人手中,而应当建立一定的管理层次,权力到位,该谁管淮管,校长不越权。那种事无巨细。校长都要管、都要过问的方式。只会把校长拴在一些琐事上,校长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就不可能办好,校长再累也只可能有苦劳而无功劳。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校长流动既是防止校园腐败的滋生,也是对校长的保护。作为学校里最大的“官”,加上校长负责制的“尚方宝剑”.校长的权力在校园内是至高无上的,虽然也有工会、职代会等组织形式的制约,实际上往往名不符实,并不会对校长造成多大的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的权大了,同时肩上的责任也重了。作为一校之长,应该考虑如何使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校长负责制的促动下,迈出更大的步子,踏上更高的台阶。我以为,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校长的权力大了,校内的一切事情都由校长来说了算的认识上,那还是比较狭义和偏面的。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负责”这两个字上。笼统地说,校长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要对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负责,对教师队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1.性别____2.年龄____3.职称____4.职务____5.教龄____6.所教专业或科目____7.您认为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吗?____①是 ②否8.您看重的是校长负责制的____①管理职能 ②教育职能 ③二者都看重 ④二者都不看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行 ,校长的权力将愈来愈大 ,为防止校长独裁专断 ,随意用权 ,需要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从当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情况来看 ,缺少规范和制约领导行为的各种制度性建设 ,如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的颁发和执行。在试点工作总结会上 ,赞扬之声淹没了反面意见 ,问题没有呈现出来 ,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民主管理并未落到实处。笔者认为 ,实施校长负责制 ,为促使校长切实对学校的生存发展负责 ,需要给校长以权力和压力。为防止校长独裁专断 ,需要民主管理。而民主管理若要真正落到实处 ,起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其基本取向应由三…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校长负责制赋予了校长办学的权力与责任。中小学校长应站在推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列,坚持规范办学,做规范办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