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史料典籍编辑的重要朝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的编辑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和个体价值,他"痛感靖康之祸"修成此书,欲以"春秋笔法"惩"乱臣贼子",<北盟>亦形成了独特的"会编体",不取官书,注重史料的罗列而不加考辨从而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史家的观点隐性地体现在材料的取舍选择上面.徐梦莘的<北盟>丰富了编辑思想,表现...  相似文献   

2.
教化传播是中国古代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类型.<论语>是中国古代较早阐述教化传播思想的重要文献.在社会流动性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论语>表现出的对传播导向重要性的认知,提出了人文价值观作为教化传播的价值目标系统,并设置了"君子"文化传播符号,以此作为教化传播的核心信息载体.<论语>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士"对传播话语...  相似文献   

3.
黄朝钦 《当代传播》2011,(1):71-74,81
在欧美报业格局发生急剧变化背景下,有着160年辉煌历史的<纽约时报>宣布将"弃报投网",并拟再次对网络版内容收费.这一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报业都是一个启迪与警示.本文从<纽约时报>近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入手,结合美国报业格局,剖析<纽约时报>"弃报投网"背后的偶然与必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报业滑坡总体趋势,分析中国报业面...  相似文献   

4.
<正>1988年1月,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书信选集》一书第303页,刊用了周恩来1946年6月11日在南京梅园新村写给他的"铁仙四哥"的一封信。"铁仙四哥"名叫周恩夔,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的独生子,在周家"恩"字辈排行第四,所以行七的周恩来称他四哥。周恩夔为何取字"铁仙"?据旅居美国夏威夷的周恩夔五子周华章向笔者回忆:"在我小时记忆里,父亲走路就是一瘸一拐的。我就问他腿是怎么搞的,他说是他小时候爬树跌的。待我长大后,我就不相  相似文献   

5.
沃尔夫,美国哈泼柯林斯出版社资深编辑、著名学者,在其<非小说类图书中的"政治正确性"问题>一文中,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性的看法颇有见地,看看他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两个效益的统一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吴海燕 《东南传播》2011,(4):124-126
本文拟以第六次"陈江会"为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检视台湾<自由时报>在新闻报道方面的特点,同时运用文化研究的视角辨析其特点形成之原因.研究发现,<自由时报>对于第六次"陈江会"的报道非常之频繁,经济新闻的报道呈现了特殊的报道形态,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互相拉扯,议程设置的效果非常之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沙可夫任副院长兼教务长。时过72年,沙可夫的大女儿陈汉丽回忆说:1961年春节,父亲回乡参加我的婚礼,偶然说起鲁艺,他说,当年的鲁艺院长不是暂缺的,而是一直由毛泽  相似文献   

8.
吴倩 《报林求索》2012,(6):114-123
<正>有位好莱坞人士死后来到天堂,他看到有人在高高的吊车上正操作着一台巨大摄影机,他疑惑地问:"詹姆斯·卡梅隆应该没有去世吧?"天堂里的掌门圣彼得回答:"是,卡梅隆还没有去世。那是上帝,他正把自己想象成卡梅。"在中国,他的拥趸们称他为"卡神"。  相似文献   

9.
微记录     
<正>@新浪历史:1934年4月,老舍忽然后背疼痛得厉害,多方求医,不见效果。他拜当时著名的济南拳手为师,开始习练武术。想不到效果非常明显,不久,后背疼痛的毛病竟然完全好了。从此,老舍一直坚持拳术锻炼。1965年去日本访问时,还与日本作家城山三郎"交手"。  相似文献   

10.
老舍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事业。五四运动前后,老舍的文学创作意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抗日文学堪称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经典。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一直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事文学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5):62-62
<正>坐地铁老堵车上周六中午,我和小孙、小李等聚会。酒意正酣,小李的领导来电话,要他下午两点前务必赶到单位。小李放下电话生气地说:"周末也不叫人安生,我非得喝完酒再走。"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信仰     
我不是天才,一心想勤能补拙(不过也没做到),所以格外仰慕努力型作家。比如阿西莫夫,每周写七天,每天写八小时,每小时写5000字。再比如斯蒂芬·金,他自称天天写,除7月4日国庆和生日之外。还有老舍,他也是:“除了星期天和闹肚子的时候,天天总动动笔,多少不拘,反正得写点儿。”我一直以为老舍的星期天不营业,和斯蒂芬·金的国庆一样,是一种噱头。闲来没事,翻他的年表,才知道,他23岁那一年,在基督教堂受了洗。立刻电光石火,反应过来他是守安息日。老舍是教徒?可是,为什么,从没听他提过。再细看,我又知道了,他是借教会的举荐,才得到了英国东方学…  相似文献   

13.
<正>〔相关链接〕周尔鎏教授,周恩来总理的堂侄,解放前曾由总理夫妇抚养过。毕业于南开大学,是著名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周教授"四清"和"文革"期间,曾经当过工人、农民;上世纪70年代,在外事口、文化口当过司局长;上世纪80年代组织上安排他到上海,出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任市委委员,但未到任即被组织上调回北京,出任对外友协副会长。当时邓颖超是对外友协名誉会长,为避嫌,他应费孝通之请,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担任"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其间领衔城乡协作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多样模式,随势应变,不失时机"的十六字研究法。他曾跟随周恩来总理多次接待外国元首,在工作上和总理有过多年的接触……退休后仍致力于周恩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茅盾、巴金、徐志摩、林语堂的名字都很醒目。他们当中,有的曾长住黄浦江畔,主编多种著名刊物,积极从事文化活动;有的曾屡次来到申城,在这里写下名作,度过一些难忘的岁月;有的未曾久待上海,却与它有着很深的缘,并藉此登上文坛。追寻这些文化名人在沪的足迹,实际也是对我们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一种审视。老舍:在《小说月报》发表成名作1924年7月,老舍初次来到上海,稍作停留就从杨树浦码头乘轮船前往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  相似文献   

15.
青年周恩来的报刊实践及其思想●胡正强戎志毅【徐州】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报刊活动家。他的革命生涯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一样,可以说是从报刊活动开始的,也可说是同报刊活动分不开的。相对而言,从191...  相似文献   

16.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2-72
海明威,记者中的作家,作家中的记者,在中国很有人缘. 这可以远溯到中国抗战时期.1941年,42岁的海明威以美国《午报》记者身份,领着同样是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来到中国,经香港、南阳、韶关、桂林到重庆.在重庆,先是孔祥熙设宴招待,再是蒋介石"破例"接见,之后是与周恩来的秘密会面.离开中国后,海明威和妻子在新闻报道和回忆中,对周恩来及共产党颇有好感:"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人谈得无拘无束","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尽管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他们作宣传,但他们对蒋介石之流没有好感,战事正紧,蒋政府的官员们却生活奢华,玛莎后来更是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公不幸,在"阳光硬汉"海明威面前,只会愈加衬出自己的"僵硬"、"乏味".  相似文献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敲定,是改稿艺术的佳话。周恩来经历与改稿相关的工作有: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编辑《敬业》,兼任《布尔塞维克》编委;创办《少年》、《赤光》、《军事通讯》;领导创办重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析周恩来同志1921-1922年写的“旅欧通信”中的某些篇章,我从图书馆借来一些书,主要目的是想弄清通信的写作背景。这些书包括:《周恩来早期集》(上下卷)、《周恩来自述》、《周恩来经历记述》、《周恩来思想与实践》、《周恩来研究述评》、《周恩来年谱》、《张申府访谈录》等。不看则已,一看倒发现一个新天地: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内容相当丰富,相当有特色,大大超出了我原来在这方面的浅薄知识,于是产生了写作章的冲动。最初,我把章定位在单纯介绍周恩来早期有哪些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上。在写作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同志写的研究周恩来新闻实践的章,使我发现我要写的章,仅仅定位在“单纯介绍”这一点上,已经不够了,是在炒冷饭了。那么写什么好呢?苦苦思索,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发现已有的研究章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在挖掘材料方面还大有余地,在评价方面还远不能说已到了山穷水尽把话说完的地步。对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来一番再梳理、再认识,不是很有必要吗?于是,这就有了本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陶玉玲 《档案天地》2011,(1):4-7,25
幸福的"春妮" 上个世纪60年代,我所在的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话剧剧目,像<东海最前线>、<我是一个兵>、<东进序曲>等,这些剧目在全国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和轰动效应.然而,影响最大的、而且和我关系最大的是后来排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该剧排演期间,我和剧组的演员深入"好八连",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博物馆在近期的文物整理工作中,偶然发现了一张老舍先生的结婚请柬。此请柬距今已90余年,很可能是目前留存的唯一一张老舍先生的结婚请柬,尤为珍贵。请柬是发给黎锦熙的,黎锦熙是老舍夫人胡青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国文老师,也许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促成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