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评价要"人性化",多些鼓励,多些商量,以一种童真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习作.尽量避免裁判式和空洞的、含糊的评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要"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让他们都能体验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增加自信,从而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评价要"多元化",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切实的讨论和评判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贴近学生的课堂生活,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些写作内容,就能使学生变无话为有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才能保持他们持久写作的兴趣。而要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成功是学生保持兴趣最好的方法,所以教师就要时刻从学生的作文中找出优点并加以强化。其次是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不能一味强调写作的意义,而让学生陷入一种痛苦的编造中,只有写作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从而保持他们持久的写作兴趣。最后,多样的评价方法和讲评方式也是保持学生写作兴趣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讲评方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作文的评价中,也是保持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从接受性语言到输出性语言的转化比较困难。借鉴创意写作的理念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创造性,增强表达欲望,辅以相应方法指导及多元评价手段,协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结合信息技术制作网站也将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引入到作文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实现以上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和智力相关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写作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动机,触动学生的写作的热情,克服写作中的种种困难,更加有信心地去写作。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初中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通过观察向内看,让素材变得多彩;范文"组合拳",让形式变得多样;纵向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习作发表,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刚刚接触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解决并寻找到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方式就一定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真情打动下写出具有丰富文化、道理和真情的出色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引导学生较多地参与情感教育,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情感知识,从而达到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并且在内在情感的催使下将其用文字来表述并形成良好的用文字表述自己情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7):96-97
本文主要对"多元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促使高中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英语写作的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乐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人的优势,从而互相借鉴,共享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一个是通过文字让自己有所认知,一个是让自己的认知变成文字,可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但是学生中广泛流传这样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多元化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不同角度对小学生习作进行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热情,从而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写作生活",或者学生"实际生活的充实",在我们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可以理解为:通过语文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要素,开拓写作源泉,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悟、能凝练的生活,又可以指作文教学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生活服务.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文生活,拉长学生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行为,产生体验,从一定的生活中提炼写作语言,从而形成具有真情实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不弄清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改进作文教学就无由谈起;而作文之好坏的评价应基于"为什么要写作文"。从作文本质来看,写作是整理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有思想",也是教学生"如何思想"的过程。前者是教学的担当与责任,后者是教学的入口与途径。再从课标的愿景来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6.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写作本来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但现在的小学生面对写作却缺乏兴趣。进入小学中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写话兴趣与表达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基于文本、基于常识,让写作素材"有血有肉"、写作方法"有板有眼"、写作评价"有声有色",从而让小学中年级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写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强善 《考试周刊》2013,(32):47-48
作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应更加"给力",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评价应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丰富体验,提升习作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8.
就作文教学而言,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生活的原生态,注重学生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习作的自由表达,对情感的自由宣泄,注重生活写真.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让作文链接学生健康的生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让学生真正走向"悦读",开拓更为广阔的"悦读"天地.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必须教会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要教会学生"体验学习",就必须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造性的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课程资源,让"体验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创新地进入课堂.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