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明山人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出现在晚明,在隐居方式、谋生方法、生存范式等方面都与传统的隐士大相径庭.同时,晚明山人群体的文化建构呈现出的名士气、商贾气、才艺化、世俗化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时代风气的深刻影响,由此可以观照晚明山人的文化风貌的形成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
张岱在《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晚明党争的观点,主要包括:晚明党争的起源、晚明党争的危害、宽宥阉党。张岱的晚明党争论与他的家族渊源、地域政治背景和学术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拟话本小说和晚明市民心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晚明的拟话本小说,确切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明市民的心态。具体说来,拟话本小说反映出了晚明市民阶层普遍具有的渴求财富、鸳逐感官刺激的和企盼“因果报应”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成因,与市民阶层的阶级构成、晚明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哲学思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写作范式"是一种基于"词典体"发展出来的新兴的写作手法。本文通过比较"关键词写作范式"与词典、百科全书的差异,从而归纳出"关键词写作范式"的特点,以便进一步认知"关键词写作范式"这一日益广泛运用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读书     
《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出版杜:中华书局2008.08本书透过具体而细致的实证研究,探讨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的消费文化,希冀打开晚明消费史的多元面向,丰富这段历史。全书的两大主轴,其一是尝试把近代早期中国的消费史,放在世界史的脉络下,观察晚明时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费社会的现象,以修正英国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在晚清政坛活跃近40年,与当时的内政、外交息息相关,是晚清史上一个关键人物,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对李鸿章的研究存在着"范式"问题,"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下的李鸿章的形象相差很大,这影响了对历史人物真实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晚明是中国古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商业异常繁荣,社会思潮活跃,是古代社会商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晚明社会商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晚明社会的变迁,而首当其冲的要算思想变迁。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接连出现,促使大量人员加入商人群体,文人学士的加入使晚明社会的从商风气日重,导致晚明社会的商业化和世俗化,人们欲望的极度膨胀,社会生活走向糜烂,促使晚明社会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转型,这也是晚明社会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晚明女性诗坛崛兴,女诗人不仅振兴闺秀诗坛,而且争衡大家,以其卓绝的诗歌才华,创造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本文考察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与构成、时代文化心理、诗歌创作艺术,揭现了晚明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9.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长河中的一条支流,由于它承载着晚明性灵文人的文学革新思想和多姿多态的文人情怀,所以有了超越文体的特征和内涵。复杂多样的文人情怀寓于小品文中,真实而形象,独特而有趣,不仅增添了小品文的文化内涵,也极大地丰富了晚明士子文人的人格形象。探究晚明士子文人情怀产生的原因,追寻晚明士子文人情怀对推动文学发展、带动社会进步和拉动经济增长诸方面影响,对于鉴赏晚明小品文思想艺术成就,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与晚明小品之关系,自始至终受其民族情感变化的制约。上世纪,1911年归国乡居时期的《越中"游览记"录》,是周作人推崇晚明小品之发端;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周作人寻找新文学源流、推崇晚明小品及进行理论总结时期;1933年之后晚明梦幻破灭,周作人推崇晚明小品的视角发生了转变,继而转向对中国新文学源流的探溯,但局限明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晚明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沉暮开新的动荡时局是晚明文学思潮的催化剂;丰盈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晚明文学思潮的沃土;庙堂文化一统及复古流弊是晚明文学思潮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小品的评价以否定性为主。四库馆臣针对晚明小品存在的离经叛道、内容杂乱、不著出典、慕奇好异、语言纤佻、体例不当、考证疏舛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同时,《总目》对部分持论笃实、文辞雅洁、考据精核、富于史料价值、作者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晚明小品,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主要是受官方哲学即程朱理学以及考据学风的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总目》对晚明小品积极和进步的一面认识不足。不过,《总目》也敏锐地指出了晚明小品的一些弊病。客观看待《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有助于今人全面把握晚明小品的优缺点、理性评价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孟称舜的《娇红记》是晚明继汤显祖《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戏曲杰作。作者以崭新的思想意识和圆熟的艺术技巧,使得《娇红记》无论是在创作手法、“同心子”爱情理想的建构以及侍妾形象的塑造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物质明和精神明是现代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范式,而人类对于未来明的走向则缺乏远见卓识,历史地看,农业革命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明,奠定了人类社会的全新基础,工业革命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明。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环保领域,不断掀起绿色产品浪潮,形成了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生态革命,生态革命必钭创造以生态明为基础的现代明范式,这一范式之于中国,关键就在于农村生态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晚明儒学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思想逻辑之外,特别受当时的"大礼议"、"东林党议"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事件所引发的思想与社会后果,促使晚明儒学呈现出新的社会性意向。在所谓早期启蒙思潮中,由"东林派"和江右王学所代表的注重社会理性的思想路线与泰州学派和李贽所代表的浪漫化的思想路线共同构成了晚明思想史的复调格局。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拟就《金瓶梅》与晚明女性生育民俗的角度探究被称为"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的社会风俗史"的《金瓶梅》所反映的晚明女性生育民俗文化的特点,使我们透过作品真实地感知晚明时期女性的生育状态,了解晚明女性生育民俗。  相似文献   

17.
董其昌作为晚明禅风兴盛时期的重要引领者,在晚明多元的文化思潮中,其理论创见和艺术实践,多由禅而发,并借以体现艺术风格和内在的精神气质。通过"以禅入书"思想进行书法的探究正是董其昌毕生的学书之路,他的书法风格和思想与禅息息相关,彼此汲取力量,对晚明及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明作家徐渭,思想复杂,行为怪诞.晚明社会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我价值体认的社会思潮与徐渭曲折多难的人生撞击,造成了他性格的狂放不羁而又自卑、敏感、多疑.晚年的徐渭愤益深,进而发狂.他的这种思想行为在晚明士人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乡评是晚明民间舆论的一种形式,反映乡里社会的群体共识和道德期许,因兼具公论批判的性质与评断是非的功能,成为晚明乡宦借以维持威望的舆论资源。乡宦一方面主动趋附乡评,通过救荒、慈善、基建等行为实现与乡评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随着晚明乡评的不断尖锐化,乡宦陷入恶评的漩涡中,他们因畏于乡评而杜门自守,与乡民的关系也不断恶化,以至酿成大规模的民变。最终晚明乡评参与并推动了地方社会权力阶层的力量转变,生员阶层代乡宦而起,但也造成了地方社会秩序的紊乱。  相似文献   

20.
吴顺 《文教资料》2009,(5):23-26
晚明民间宗教活跃,对晚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型世言》描绘了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世界,是对晚明民间宗教生活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