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成军 《世界文化》2012,(11):31-33
“圣杯”日益成为西方文学艺术关键词,频频现身于文学创作、绘画、影视等领域。例如近年甚为畅销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即叙述了一个“追寻”圣杯的故事,而与圣杯相关的电影亦是前仆后继、络绎不绝。现今圣杯已成为一个寓意丰富的成语进入西语词典,进入人们的日常语言。美国学者理查德.巴伯(RichardBarber)在他研究圣杯传奇的著作《圣杯,想象和信仰》里,开列了一长串自1978年至2002年西方主要报刊提到“圣杯”的统计数字:1978年共提到了16次,其中15次出现在《华盛顿邮报》上……而2002年,则出现了1082次。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俄罗斯,一支由八位老奶奶组成的乐队唱响俄罗斯,甚至唱响了整个欧洲,这个组合就是“布拉诺沃老奶奶”演唱组合。正是这支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奶奶组合”获得了2012年度欧洲电视歌唱大赛总决赛亚军,成为俄罗斯众人追捧的“新星”。老奶奶们的家乡布拉诺沃村是个古老偏远的小村庄,隶属俄罗斯的乌德穆尔特共和国,总人口仅有600多人,距离最近的城市大概30公里。老奶奶组合成立的初衷是想为家乡筹资建造教堂。小镇中唯一的教堂于1939年被毁,前苏联时期也一直未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3.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4.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5.
关于威廉·莎士比亚“被迫”结婚的记录,可能就埋藏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附近一个废弃的教堂下面。这是阿瑟·马洛在用雷达和光纤摄影术探测地下后透露出来的。这位研究人员说:“要是能找到他结婚的地点,也许还可以有一些意外的发现。”69岁的马洛正就发掘全圣教堂下的墓穴一事征求“废弃教堂基金会”的同意。全圣教堂位于斯特拉特福以西6公里的比利斯利。光纤探测器插入墓  相似文献   

6.
管风琴在教堂的穹顶下、廊柱间鸣响。时而如和风中的鸟儿在啼鸣,时而如山川中的激流在奔腾,时而像夕阳下古老的圣殿般巍然屹立……这声音从教堂的拱门和镶嵌着彩绘玻璃的窗子飞出去,直达廓的天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从他的键盘上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眼睛却是那样明亮,闪烁着智慧  相似文献   

7.
法国岛真称得上应有尽有,美不胜收。这里有古老的教堂,引人入胜的村舍,茂密的森林,豪华的旅馆,美酒佳肴以及令人心旷神怡的泛舟游览。这里还有几十座小城,虽然在我们这个世纪人们曾经竭尽所能地加以破坏,但是它们仍然保持了各自  相似文献   

8.
温暖的烛光     
在午后灿烂而柔和的阳光下,弗拉基米尔教堂古老的天蓝色圆顶显得明亮悦目。教堂门前那条石板路也在阳光下闪烁发亮,如同一条波光晶莹的河。这条石板路被彼得堡虔诚的东正教徒们走了几百年,高低不平的路面如果有记忆的话,应该会记住一位俄罗斯大作家的脚步。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两年半时光。从他住宅的窗户中能看见弗拉基米尔教堂蓝色的圆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住在这里时,除了出门旅行或者卧病不起,他每天早晨都带着一双儿女上教堂。附近的彼得堡人都认识这位爱戴礼帽、…  相似文献   

9.
法国北部瓦兹河畔的奥弗村是个舒适宁静的乡居之处,村头还有座古老的教堂。这个地方曾经吸引过一批法国历史上巴松派艺术大师,给他们以激情和灵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文森特·凡·高。奥弗村从瓦兹河缓缓向北延伸,经过市政厅、教堂,翻过小山后就是公墓。这里长眠着凡·...  相似文献   

10.
在鸦片战争前的1830年,天主教法国圣味增爵会就潜入察哈尔西湾子(今河北省崇礼县)设立了教堂,并开始向内蒙古各地扩展势力。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法国忙于在京、津、直隶地区的活动“,蒙古教区”的传教权为比利时神甫所争得,遂于1862年成立了旨在到“蒙古教区”传教的“圣母圣心会”。1865年底“,圣毋圣心会”的首批来华教士一行五人来到西湾子,接替了法国圣味增爵会的教务。1874年“,圣母圣心会”的两名神甫第一次来到鄂尔多斯地区传教,并确定在鄂托克旗南境的城川(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乡)设立教堂。1882年,经清政府同意,正式在城…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圣家族教堂坐落在巴塞罗那市中心新城区和古城区交汇处 ,它雄伟壮观 ,是全市最高建筑物 ,几乎在市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利剑般刺向蓝天的塔尖。我相信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会被它恢弘的气度和伟岸的身姿所震撼和折服 ,都会为这一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感到骄傲和自豪。圣家族教堂始建于1884年 ,但至今尚未完工 ,还是一件“半成品”的建筑艺术瑰宝 ,至于什么时候能最后完工目前还是一个谜。圣家族教堂是举世闻名的大建筑设计师安东尼·高迪(1852~1926)未完成的杰作 ,他就是为了这一“作品”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来到…  相似文献   

12.
英国基督教文明的摇篮一座古老的教堂,一本影响深远的故事集,宗教的沉重和文学的传奇,这是英国东南部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小城独有的特色。这里是英国宗教领袖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3.
徐曼 《世界文化》2005,(12):34-35
如果说巴黎是法兰西热闹而华丽的门面,那些散落于法国各处的古老小镇则像是“法兰西制造”的工厂,正是这些充满历史感与灵性的小村落成就了法兰西民族。千年岁月的打磨赋予古镇一种深入人心、穿透肺腑之美。它们谦逊、安静而平和地散落于城市的喧嚣之外,就像一本静静摊开的史书,等着人们去发现与解读那属于法兰西民族的真正的历史。游走在乡村教堂的尖塔之间,感受的是一个彻底敞开了心扉的法兰西,是支撑起巴黎和整个法兰西民族的最为本质和纯粹的法兰西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化纵览     
《世界文化》2014,(4):F0003-F0003
教堂的庄严肃穆一方面源于那威严冷峻的外表、栩栩如生的圣像以及动人心境的圣乐,同时还有那装点其间的一枚枚花色绚烂、意蕴深长的彩绘玻璃,它们可是工匠们手艺与心灵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能让观众集中欣赏著名教堂的精美彩绘玻璃,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近期举办了“坎特伯雷大教堂彩绘玻璃展”(StainedGlassfromCanterburyCathedral)。  相似文献   

15.
“达·芬奇年”在意大利去年是“达·芬奇年”,意大利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除一位美国实业家韩默在佛罗伦萨展出他私人收藏的价值五百八十万美元的达·芬奇画作的古代临摹品之外,达·芬奇的家乡也举办了展览会。一幅新近从一座破旧的乡村教堂里发现的达·芬奇的绘画,正好赶上展  相似文献   

16.
楠子 《世界文化》2012,(5):56-57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杰作,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瓦雷泽圣山位于意大利北部。瓦雷泽城座落在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所在的Padanian大平原交界的地方。圣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基督教传统。如今,圣山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好场所,每天都有运动员骑车爬山或人们在此自由散步。但圣山仍是朝圣首选的目标。信徒们登山最有名的路是一条古老而神圣的小路。沿途有许多小教堂,内有宗教雕塑和壁画。  相似文献   

18.
一座不规则的壮丽古城,坐落在天然要塞——一片岩石嶙峋的海角上。海角三面环水,塔古斯河为它筑起了天然的壕沟。古老的宫殿、教堂和蜿蜒的城墙提醒我们,这里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十六世纪时安放在比萨哥拉门上的双头展翅雄鹰告诉人们,托莱多曾是世界闻名大帝国的心脏。尽管1561年腓力二世把国家的首都搬迁到马德里,但是托莱多仍然是“皇城”,哈布斯堡朝代的雄鹰仍然是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托莱多,与三百七十年前由它著名的养子格列柯搬到油画上的托莱多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相仿。现在,托莱多一些居民照样可以在格列柯博物馆收藏的油画上找到他们的旧居。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改革的发展,使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已跨越“温饱线”,正阔步走向小康大道。但有的地方,丰衣足食后的农民,文化生活却越来越苍白,在精神文明领域出现了“断层”。农闲时节,无书可读、无报可看,为弥补精神空虚,打发时间,便纷纷走进了“赌场”、“教堂”、“闲话摊”等,一些不良倾向的文化垃圾乘虚而入,毒害农民。因此,富裕起来后的农民禁不住大声呼吁我们渴望实现“文化温饱”。  相似文献   

20.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0,(11):39-39
按照“世界三种古老戏剧文化”的理论,印度梵剧与古希腊戏剧、中国戏曲同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库蒂亚泰姆”即属于印度梵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