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并发症""合并症""纠发病""伴发病"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玥 《编辑学报》2005,17(4):312-312
在医学中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纠发病""伴发病"这类名词.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词,但要想确切表述它们各自的意思和区别,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2.
"编辑""出版"最早出现时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刭罔而非唐初 "编辑"是一个由联合词组凝固形成的动词.其中,古代汉语中的"辑"和"缉"在"连缀""整合""聚集""纂集"等意义上是通用的.现代权威的说法认为,"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初李延寿所著<南史·刘葆传>中,其文日:"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缉,筐箧盈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结构、时代和受众的剧烈变化,新型传播者开始出现,与"传""媒"结合的传统传播者不同,它的根本特点是传播者从大众传媒中分离出来,成为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新型传播者有什么特点?它带来了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4.
"偶联""偶合""耦合"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曾收到一篇题为<胫骨轴向旋转运动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耦联的实验研究>的稿件.这里的"耦联"是指2种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显然用"耦联"是不合适的.在与作者沟通时我们发现作者对这2个词的词义有误解,这引发了我们对"偶联""耦合"及相关的"耦联""偶合"这4个词的兴趣,因而在此对它们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5.
郭雨欣 《声屏世界》2016,(12):29-31
《中国播音学》中对"播音"的定义包含了"播音"和"主持"两方面的涵义,并创造性地将播音工作分为"有稿播音""无稿播音",以区分"播音"和"主持",这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方式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多样化,如今,区分"播音"和"主持"仅仅依靠是否"有稿"这个外在形式早已远远不够,概念不清势必会对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造成困扰.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探讨"播音"的定义以及"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这两个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分""两统""三协调",形成以党委统领下的"两纵"(宣传、经营组织指挥系统)、"三横"(上中下三层次的横向协调组织)为基本构架的"两分开"集团管理体制. 在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大众报业集团继续进行宣传、经营"两分开"的理论探讨,不断调整机构,完善组织体系,从而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两纵""三横"式"两分开"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1.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活动多数以电视媒体作为主办  相似文献   

8.
"的""地""得"的用法是编校差错高发地带,可能造成文字差错和语法差错,甚至造成知识性差错或政治问题.本文从图书质检中发现的常见典型易错问题入手,梳理"的""地""得"的语用原则、编校易错点和相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编校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体新闻版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式更能代表读者的阅读潮流,更能体现出一张报纸的版式特色.只有追求"形""视"兼备的版式,才能创出一片天地.如何才能制作"视""形"兼备的文体版面是每个文体新闻编辑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书屋""差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位差异、农户经济组织结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差异、"本土知识"差异造成了"农家书屋"运营的差异,差异也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在"农家书屋""怎么做"的实证中,论证"差异".差异需要政府主导,需要农民主体积极参与.差异是"农家书屋"特质,也是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如今媒体时常有一些"秀""才"栏目——推出一些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物,让他们上场"秀"一把特殊"才能".尤其是电视台,借助可观赏性优势,各种"秀""才"节目层出不穷.这类节目,大多具有新奇的特点,因而吸引了众多观众,如年初以来风靡一时的刘谦的魔术节目,还有一些民间武功高手,练就独门绝技的江湖奇人,等等,收视率自然不错.  相似文献   

12.
杨宾《柳边纪略》对"档案"一词的解释,在档案学界流传甚广.本文以清代笔记为载体,以纵线时间轴为线索,梳理对"档子""档案""档册"三词的运用与解读.并对《柳边纪略》中对"档案"一词的错误解读进行分析与匡正.  相似文献   

13.
请用"标志",免用"标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远 《编辑学报》2008,20(1):78-78
在图书、报纸、期刊、电视屏幕乃至不少标准、规范、文件中,频频可见"标识"一词,如"期刊出版标识""文章标识码""商品标识""标识方法""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标识各个分册"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很多人还把"标识"读成"biāoshi",这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从表面上看,2009年在中国新闻摄影界并未出现更多的新鲜名词.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来在各类不同类型的新闻摄影研讨会(或曰论坛)上热议的"流媒体""视频截图""报网合一""全能型记者""社会责任"等关键词均已在往年的研讨中出现过.但是,同一个词汇由于出现在不同年份或者说出现在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而就有了不同的区别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陈章颖  肖雅妮 《编辑学报》2014,26(6):549-549
正Amaurosis,是一个医学常用名词,指眼球内外无明显病变,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而单眼或双眼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的病理状态[1]。在国内医学期刊的相关文献中,其对应的中文名称存在"黑矇""黑朦""黑蒙""黑曚""黑濛"等多种写法,而且还存在相同期刊写法不统一,甚至在同一刊期、同一文章内都有不同写法的情况。我们用万方数据库对2009—2013年之间医药、卫生类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如  相似文献   

16.
樊淼 《图书馆界》1999,(3):50-50,F004
开馆时间的"短"、"死"、"乱",成为制约山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的一个障碍.据笔者调查了解,驻济高校多数图书馆也有存在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素材中寻找新闻点,并将新闻点做到标题中去,这是每一位编辑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但是,最近几年,有一个热词成为一些媒体人,特别是一些新媒体人在做标题时最强调的,那就是"爆点",所谓的"爆点"就是能使新闻刊播之后能够"像炸弹一样嘭的一声爆炸"的新闻元素.除此之外,还有"矛盾点"敏感点",甚至还有生造新闻点.这些标题手法频繁使用是产生"标题党"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影响到新闻的品位、价值,甚至导致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给力"泛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很烦"给力"两个字,因为报纸上"给力'标题泛滥让我由审美疲劳至尤生厌恶. 何为"给力'?一说中国北方土话,表示给劲带劲之意,一说系从闽南话演变而来.作为形容词用类似"牛""很带劲""酷";用作动词相当"给予力量""加油'之意.  相似文献   

19.
新闻生硬,是党报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通病.一写到工作就是"抓",有一篇反映某项工作的报道一连写了四五个"抓"字,什么"狠狠地抓""坚决地抓""反复抓""抓反复";一开会不是"强调"就是"指出":什么"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一报道经验就是"提高认识""政策到位""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会议报道历来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行之有效的重要领导方式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会议的重要性让人不敢小觑,让会议报道生出两幅截然相反的面孔,一副是"面目狰狞",空话套话很多,还没看上三行就放弃了阅读;另一副是"立体丰满",写法新颖,让人在阅读中满足了自身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