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总结出父母教养方式有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不同类型,结合心理咨询及座谈交流的经验,对当前我国中职生父母不同教养方式的比率、影响及其措施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放任型、溺爱型、不一致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五种教养态度影响下,幼儿容易形成我行我素、自我中心、撒谎、胆小怕事和独立自主等社会交往行为。为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家长应该转变教养态度,变“放任型”为“合理管束型”、变“溺爱型”为“培养型”、变“专制型”为“放任型”、变“多变型”为“一致型”,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心理分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800名大学生实施测量,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和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功能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臧楠楠 《成才之路》2010,(35):84-84
儿童期是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场所,所以家庭人际氛围,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他们的期望等家庭因素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包括专制型、溺爱型、严厉型、民主型、民主权威型五种,父母对儿童的期望有适度和不适度的。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搜集与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以及父母对儿童的适度期望都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301名3-5岁儿童的祖父母作为被试,考察祖父母参与儿童教养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结果发现,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教养支持行为最多,惩罚行为最少.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祖孙相处时间对祖父母的养育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祖孙相处时间对于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忽视型祖父母在四类祖父母教养方式中人数最多,溺爱型祖父母人数最少;祖父和祖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祖母更多参与孙子女的教养,且更多指导型与溺爱型,祖父则更多采取专制型;祖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不同儿童年龄上存在差异,随儿童年龄增长,采取溺爱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祖父母减少,而开始更多采取忽视型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育方式上,城市父母大多数采取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而农村父母则大多数采取以“成人”为中心的教养方式;城市的父母在情感温暖和过分干涉方面多于农村父母,农村父母则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方面多于城市父母;城市和农村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较为一致的四种类型——民主型、纵容型、溺爱型、专断型,其中纵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最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欺凌视角下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追访数据,对7510名初中生进行了追访调查。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容易欺凌他人,寄宿比非寄宿易发起欺凌行为,学习成绩越差欺凌行为报告率越高;专制型、宽容型、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校园欺凌影响显著,能够正向预测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同伴关系越疏离越容易发起欺凌行为;同伴关系在专制型、忽视型、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继而提出提高父母教育素养、引导学生发展良好友谊等方法,构筑防范校园欺凌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8.
祖父母教养与孙子女情绪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了1026名小学三年儿童及其祖辈进行调查,考察祖父母教养与儿童情绪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祖父母对儿童所实施的教养类型因祖父母的性别、年龄及其与儿童血缘关系的不同而不同,祖母更多的是对儿童采取指导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祖父更多的是对儿童采取忽视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母系祖父母更多的是对儿童采取溺爱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父系祖父母更多的是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祖父母教养中的养育因子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孤独感;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因子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孤独和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以某市幼儿园107名3~5岁幼儿为被试,分析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年龄差异,并探讨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5岁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且在不同气质类型母亲的不同教养方式下,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耐受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最好;敏捷型、感觉敏感型次之;持续型较低。母亲教养方式为权威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最好;民主型次之;溺爱型较低。母亲气质与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474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女童的社会能力水平显著高于男童(t=2.08,P<0.05);民主型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显著正相关(r=0.51,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显著正相关(r=0.60,P<0.001),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方式均与亲子关系显著负相关(-0.47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冷淡型五类。我们现在对每种教养态度分别提出六个问题,你对每个问题选择的答案如果是“是”,得2分,选择的答案是“有时”,得1分,选择的答案是“不”,没有分。而每种教养态度的第一题,得分加倍。最后,哪一种教养态度,你得到的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1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80名流动儿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有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权威型四种,有66.7%的农民工教养方式不恰当.(2)流动儿童父母权威性有较高得分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46.2%,农民工在子女眼中父母权威性未达到理想水平,有待提高.(3)流动儿童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的比例随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流动时间的增长、亲子交谈频率的增多而加大;“同时随迁”的流动儿童中,其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均大于“随后随迁”的流动儿童.(4)农民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做到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以此改进其教养方式,并在子女中树立较高的权威性,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二年以来,我在北京东路小学幼儿园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对大班三十三个幼儿的父母的教养态度作了一年多时间的观察了解,并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分析。《幼儿教育》今年第七期发表了《你对孩子的教养属于哪一种类型》一文,实际调查中,我们是把五种教养类型的二十个问题打乱顺序的,以求得到客观、准确的答案。根据调查,我把家长的教养态度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冷淡型等五类。五种类型在少数家长身上还会出现交叉现象。有时在同一个家长身上,在一种教养态度占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筛选晋中市三所公、私立幼儿园的32名中、大班被忽视幼儿,通过施加表演游戏培养其同伴交往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表演游戏训练被忽视幼儿在同伴交往能力总体和各维度方面都有量的提高;(2)通过个案观察显示表演游戏训练对中、大班被忽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有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探索影响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家庭、教师、同伴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四个维度,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其中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2)男生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而男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得分无显著差异。(3)内外向与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而神经质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4)专制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精神质、忽视型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而忽视型与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5)人格特征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二年以来,我在北京东路小学幼儿园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对大班三十三个幼儿的父母的教养态度作了一年多时间的观察了解,并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分析。《幼儿教育》今年第七期发表了《你对孩子的教养属于哪一种类型》一文,实际调查中,我们是把五种教养类型的二十个问题打乱顺序的,以求得到客观、准确的答案。根据调查,我把家长的教养态度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冷淡型等五类。五种类型在少数家长身上还会出现交叉现象。有时在同一个家长身上,在一种教养态度占优势的情况下,同时还存在着次要的另一种教养态度。如有个家长根据调查问卷得分最高的是  相似文献   

18.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权威型、娇宠型、专制型三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最有利。另一方面,孩子的特点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反作用,二者是交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父母的教养态度及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动机系统口情绪倾向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这些早期经验是影响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原因。笔者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此说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在诸多的教养方式中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冷淡型五类。我们现在对每种教养态度分别提出六个问题,你对每个问题选择的答案如果是“是”,得2分,选择的答案是“有时”,得1分,选择的答案是“不”,没有分。而每种教养态度的第一题,得分加倍。最后,哪一种教养态度,你得到的总分最高,那你就属这种类型。若是两种教养类型得分相近,那你也可能属于综合型或矛盾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