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就业观念偏狭保守,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就读院校影响较小社会资源比较匮乏,是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强化职业生涯引导;规范就业服务管理,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完善社会资助体系,缓解就业竞争压力,扩大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职贫困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非贫困生相比要大,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相比要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应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并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是他们生活的重中之重。调查显示,随着年级升高,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且差异显著;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就业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充满信心,又十分忧虑;他们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依赖学校;贫困生群体中,男、女生就业心理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发展的特点,要积极推进职业生源规划;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实施"工学交替",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探究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因素,文章从社会整体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贫困生及其家庭就业期望和心理、地方高校办学影响力和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的脱节、贫困生拥有的社会资本及自主创业的资金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摆脱就业困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学业、就业压力,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结合学生具体案例,从辅导员的角色出发,分析贫困生敏感自卑心理的应对措施,探索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的有效途径,使贫困生在温暖有爱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解决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日渐凸现,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和行使者,有责任在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实施政策调控,采取激励、支持、扶助和服务等权力行为,改变贫困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如何帮助日益增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已成为目前高校重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上海某本科院校为例,自制调研问卷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数据进行逐一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在就业压力、就业意向、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各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数据资料统计和分析相对缺乏这一现状,以广东为例,通过调查五所广东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现实情况,明确优势,转化劣势,提出各地方高校要通过建立贫困生专业调整制度、半工半读制度、提前毕业制度;撰写贫困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机制;建立贫困生普惠性长效助学机制等方式帮助地方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在全国高校就业形势整体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贫困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而农林院校贫困生数量相对较多,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以农林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等为出发点,提出了促进贫困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锐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19-12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毕业人数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贫困生的就业弱势现状亟需改善。而不良的就业观是导致贫困生就业障碍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帮助贫困生构建正确就业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蒋振杰 《文教资料》2014,(11):114-1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就业的难点问题。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主要以经济帮扶为主,缺乏对贫困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作者通过调查研究高职贫困生创业所关心的问题,分析对贫困生进行创业能力资助的必要性,提出贫困生创业能力资助的对策,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和支持贫困大学生,是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公平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贫困生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贫困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由于面临着学习、经济、情感、心理及就业等多重压力,更容易陷入精神和心理的贫困当中.在校园中他们往往很少参加聚会和文化活动,因而也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在与同学相处中,贫困生容易导致过于自我保护,表现为孤僻、敏感、偏执和过激.解决贫困生问题是国家、社会各界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应多方努力,形成贫困生救助机制,使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生问题;应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力度,使贫因生从精神上脱贫;应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大幅增长,贫困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现状的梳理归纳,探索从国家、高职院校以及贫困生个体的多管齐下的就业援助对策,进而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量大面广,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及就业等各个方面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高于普通学生.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师院校贫困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困难等是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对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解困助学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冯婧 《广西教育》2009,(33):124-125
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援助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就业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它既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要解决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既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政策支持,还需要高校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最终还需要贫困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贫困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从贫困生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就业心理不成熟,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贫困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只有国家不断完善贫困生就业政策,学校构建强有力的支持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贫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贫困生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才能较好地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24-225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特别是高职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仍是难点和重点,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高职贫困生是就业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扶持。研究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对丰富和发展现有的就业理论和压力理论,完善和补充健康行为教育内容,对高校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