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爱,有大有小,爱国家,爱亲人,爱同学,爱朋友,爱动物,爱植物,等等。当我们的祖国有危险时,会有许多的人奋不顾身,这是爱的表现;当有人不小心摔倒时,旁边的人会将他扶起来,这是爱的表现;当有的同学考得不理想时,其他同学会鼓励他、帮助他,这是爱的表现。这都是爱,从大到小的爱。爱,特别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以清晰的层次设计突出教学重点设计者张岩点评者石开娜小学数学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都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其体积计算教学时,经常因其内容容量过大而使教学程序混乱,完不成课时任务,影响教学效率。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张岩老师在...  相似文献   

3.
刘瑞吟 《成长》2007,(5):21-22
爱总在不知不觉时袭来,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也还想不清为什么要爱他,就爱上了他。爱是一种没有逻辑的直觉感应。和爱不一样,为什么不爱他,总是比较容易说出理由来。  相似文献   

4.
张岩的故事     
张钧 《中学教育》2005,(12):26-27
在教师办公室,班主任向张岩的母亲介绍他在校的表现,妈妈刚批评他几句,张岩举手给了母亲两个耳光,“你没有资格教训我!”说完,摔门面去,办公室里只翻下流泪的母亲和一屋子人的目瞪口呆![编按]  相似文献   

5.
他爱上一个女孩,爱得很深,爱得也很苦,但这个女孩一丁点儿也不爱他。他因此感到无精打采,工作也漫不经心。朋友于是劝他先休息几天,找个安静的地方清静一下。  相似文献   

6.
古诗教学中道德感的培养张岩在心理学上道德感属于情感范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对人的不同作用产生了喜、怒、哀、欲、爱、恶、惧等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情感。道德感则是一种高级情感,即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  相似文献   

7.
一袋红薯     
临近期末,我们的课程进入冲刺阶段。晚自习我发了一套试卷给学生做。无意中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张岩无精打采拿着笔,一副瞌睡相……我提醒他快点答题。  相似文献   

8.
王建国 《文教资料》2011,(18):83-85
郑板桥是在被爱和爱中的交织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因此他对“爱”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且构筑了他爱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他在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上课时很爱讲话。有一个物理老师说:“我们来达成一个协议———我每次上课开始时给你5分钟时间来说,因为你讲的实在是好,然后你就不能再说话了。”这个孩子同意了,他每次都非常认真地“说5分钟”。这个孩子考试时,每次物理都是A。教师给了他释放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个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法。爱说话的孩子讨人喜欢,但老听他说也让人烦。有些爱说话的孩子,往往把课堂搅乱。他突然冒出两句话,同学们常抱以欣赏的态度,好借机放松一下。爱…  相似文献   

10.
爱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他疲倦或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相似文献   

11.
蓝茶 《中学生博览》2012,(10):35-35
1.当一个男人同时对两个女孩子有好感时,他更爱谁,取决于谁更不爱他。这就是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  相似文献   

12.
珍惜十种人     
一、遇到你真正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3.
张秀萍 《宁夏教育》2004,(12):19-20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窘困者得到爱,他会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屡遭挫折者得到爱,他会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如果学生能得到真挚的爱,将会产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材的强大内在动力,使他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因此,老师爱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爱学生的老师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何伟 《贵州教育》2012,(18):26-27
一、倾情浇注学生心田,引领学生走进爱的春天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手段的前提,只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因此,班主任要爱学生,也要引导鼓励学生去爱他身边的人。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上的第一堂课总习惯以“爱”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爱我们的人,同样也有我们爱的人。在《理解的礼物》中,一个四岁的男孩去买糖果,他对于钱一无所知,付账时递上了用纸包好的五六颗樱桃,卖糖果的老人迟疑了一下,欣然接受而且还找了两美元给男孩……长大成人的男孩开了一家金鱼店,当他遇到同样遭遇时,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猛然明白老人的寓意,在那一刹那男孩心中进发出糖果的芬芳,而他也做出同样决定。  相似文献   

16.
“不爱体育爱肥胖!”这是什么话?这就像是病人说的话,或者是谁的爸爸酒后胡言。不爱体育可以,爱肥胖就不可原谅了。现如今减肥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tú〕,男女老少趋之若鹜〔wù〕,奋不顾身,却有人在那儿宣扬什么“爱肥胖”!你说,这是不是有病?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存在,“不爱体育爱肥胖”是说一种现象,前一个“爱”是真,后一个“爱”是无可奈何。比如说,余超豪这家伙最近就慢慢地胖了起来,他身高一米六,体重却达一百五。他呼哧呼哧地喘气时,能吓跑十米以内的婴幼儿。由于胖,他对体育运动深恶痛绝,甚至还煽动男女生…  相似文献   

17.
于丁 《成才之路》2011,(32):97-I0014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年轻的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独辟蹊径,用特有的方式流露着对职业的爱和公司的情。每当他远行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平时在书信或收据上也不例外,签名之后,必然写上那几个字。因此,同事们送他一个绰号,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人叫了。  相似文献   

18.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师生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因此,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  相似文献   

19.
不能不说,我写诗歌时曾受到了海子的影响。在每一个人的青春期,如果他爱诗,就会自然爱上海子的诗歌。海干的诗歌弥漫在我整个青春时期,像粮食和空气,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别是海子的死更加强了他的诗歌在我心中的分量。在某一个时期,我爱海子的诗歌要疯了,我对人就说海子,  相似文献   

20.
罗从政 《良师》2010,(10):53-53
奥托·瓦拉赫上大学时选择的是文学专业,他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勤奋、用功。第一个学期结束时,老师给了他这样的评语: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谨、死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