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的实施,使我认识到光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学不好语文的.为营造一个书香班级,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总是千方百计为学生"找"书读.在我的苦心"经营"下,班级里的"书香"渐成气候.  相似文献   

2.
班华 《班主任》2011,(7):10-11
经常有人认为班主任就是负责班级管理的。实际上,这是没有分清"班级管理"与"班级教育"。有的书或文章论述班级管理时,泛化为论述整个班级教育。班级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培养人的活动;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学校培养目标,运用其被赋予的权力,按一定的计划,通过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为班级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是一线班主任常规工作之一。班主任设计一次或几次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不难,难的是依据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构建层级性、序列化的班级特色活动来凸显班级文化特色。但《小学班级特色活动设计与指导》一书做到了。该书分"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为自己‘立法’""简约生活"四个章节,具体介绍了如何围绕"尊重"这一班  相似文献   

4.
正班主任是学生、学校、家长三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实践证明,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工作,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打造教育合力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出几点做法:一、成立"班级家委会"每接一个新班,我会在第一时间发放《告家长书》,请家长自愿报名,讨论、推荐,产生第一期"班级家委会"。"班级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对"班级、班级管理"概念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作为教师和学生活动的特定场所,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中被视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传统模式,使班集体淹没于"班"、"课"、"书"之中.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班、课、书与人(集体及其成员)的关系,确立班集体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所倡导的"交互主体性"理念为班集体的主体地位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为班级管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之父"杜拉克在其《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这样写道:"管理者的本分,在求工作之有效."以此类推,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追求班级管理的最大效益.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达到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效方式,也是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红梅 《班主任》2004,(8):17-18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是一名"工龄"不算长的班主任.在上任之初,我就琢磨一个问题:能否把语文内容"嫁接"到班主任工作中,发挥语文教师的专长管理班级,挖掘语文书中的素材教化学生,汲取班级中的营养滋润语文课堂,从而产生一个新的境界?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我终于找到了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暑假,学生文理分科,我被学校选派担任文科班班主任。班级共有42人,怎样把这个人数不多(36名女生、6名男生)的班级带好,暑假里我进行了诸多思考。研读了陈晓华老师的《班主任突围》一书,对书中所说的班级"部落"的创意很感兴趣,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做法加以变通,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陈老师做法的启示与反思在《班主任突围》的第一章第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不堪班主任工作的繁杂和负累,我拿起《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我开始找寻班级管理的"秘诀",然而书中既没有偷懒的秘诀,也没有偷懒的具体做法,相反,书中处处强调"勤奋"。正当我欷之时,猛然发现:会"偷懒"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把班级管理得秩序井然的班主任,是会"偷懒"的班主任,但又何尝不是"勤奋"的班主任?做一个勤于思考的班主任。郑老师说:  相似文献   

10.
班级共读是落实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重要抓手。班级共读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基于问题,积极应对,探究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应针对班级共读问题,灵活筹措书籍,让学生有足够的书读;打造好阅读教室,用环境引领学生阅读;优化三种课型,让共读增效提能。  相似文献   

11.
康鹏 《甘肃教育》2014,(13):27-27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而学生身处其中的班级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场所。一、班级文化的内涵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  相似文献   

12.
一本好书,除了有它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其精神价值、教育价值。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书为"媒",让每个学生从书中明白道理,引导学生去做一个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团结合作的人,以此完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王保迎  王振文 《班主任》2005,(11):20-21
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代表作<老子>不但是一部哲学书、从政书、兵法书,更是一本管理科学的书.现代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如领导、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在<老子>中都已涉及到,其"道法自然"、"知人善任"、"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思想,不仅是治国兴邦之谋略,而且对当代班级管理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班主任有必要学习一点管理经济学。受《咖啡奶茶经济学》一书的启发,本文从五个方面略谈管理经济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即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积极引导和激励"后进生";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防微杜渐,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每个班级多少都有几个看似不和谐的音符——问题生,这部分学生好比大树下的小草,如何能让这些缺少阳光的"小草"感受"阳光"的温暖,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最早提出"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概念的人,肯定没有在全民高考的国家读过书,就算是读过书,也是个资优生。否则,他应该知道,在一个唯分数论的班级里,人和人绝对是不平等的!面对老师的惩罚、同学的欺负、父母的无视,作为一名"差生",你此刻什么心情?  相似文献   

17.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完善民主的制度往往能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但制度有其一成不变等缺点,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立"与"破"。本文从"破窗效应"、"护花原理"出发,探讨两者在班级建设中的关系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教的班级大多是教师子女组成的班级,有人说:"这种班级,这样的孩子,不用教都能教好。"有人说:"这样的班级更不好对付!"因为水平越高的学生对老师越挑剔,当我身处其中的时候,对后一种说法感悟更深。刚接这种班级时,我刚休完产假,带着八个月的孩子,教着一批天之骄子,那时阅历浅薄、志虑单纯的我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生怕被学生问倒,让学生赶掉。我唯恐误人子弟,于是在跌跌撞撞中努  相似文献   

19.
班级读书会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新兴组织形态,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交流、讨论,是跨越一本书的共享阅读。班级读书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如同走进童趣盎然的“巴学园”,与书为友,为书着迷。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的孩子容易受电视、手机等视听媒体的干扰,班级推广阅读颇具难度。通过在班级中应用"首因效应""饥渴效应""环境效应",每学期捧红一本或一个系列"书明星",引领孩子们完成从追逐模仿到价值认同继而逐渐习惯的过程,收效明显。对形成和推广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