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十五"期间,我校本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发展理念,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先导,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  相似文献   

2.
胡建波 《教师》2014,(14):15-15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日常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全社会高度关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质量的背景下,为确保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如何建构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为本"教学模式,从而创设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始终把创建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办学追求。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校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善正"德育为核心,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均有显著提高。一、"善正"润化心灵学校本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时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紧扣"善正"主题开展"善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一面大旗,也是一个路标。在德育中,学校应坚持"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策略,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深入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成功赏识教育、感恩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学校评价是依照教育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定估量,是保障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评价体系,实现了从政府单一主体评价向政府、学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转变,从重视硬件设备评价向学校内涵发展转变,从以分数为主的升学率竞争评价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但评价标准难以摆脱"名"与"实"两难困境、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积重难返、构建多元参与的学校评价体系仍举步维艰等问题影响着学校的育人质量与发展.未来,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评价应超越结果与绩效,回归过程与改进,继续坚持以学生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过程评价,坚持基于底线思维的标准评价,坚持基于放权赋能的政府评价与社会评价,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为巴东一中的办学思想。坚持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思路,把教师作为核心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教以师为本,与时俱进,把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含义丰富,既说明了学校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最终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让教育充满智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校的"三节两活动"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自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立足全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学校办学实际,紧紧围绕"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学校发展"这一主题,周密安排部署,大胆探索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全校上下初步形成"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实现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回归,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1,(30):3
他,坚持"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他,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提倡"生活即教育",是学校双语教学的特色之一;他,在汶川大地震后将爱心深入教育,构建"爱心学校",是学校"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激发生命潜能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近年来,银川十中认真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办学理念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均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初步规划其未来的生涯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2007,(12):F0002-F0002
湖大附小是一所武汉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管理优校"的办学思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以及自我完善发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2015,(2):81
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坚持"复光教育"理念,以"尊重生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协同发展,个性成长"特色育人模式。学校正视个体的差异性,養眼于学生的来来发展,积极探索抅建顺磨高效?孥习中心型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的需求。通过校本课程"走入创造之门"的学习,学生已获国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3)
福州市台江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棋树德、以棋益智,培养学生健全人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的不当定位、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对学生依据成绩人为分类等不公平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心理成长,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使学校人际关系紧张.为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以"立身修心"为总体目标,以"修德、明理、尚学、生才"为教育基本元素的课程体系;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强化劳动教育;三是实施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以文养德以艺修身以武立道苏州市相城区实验小学将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和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这一愿景融合起来,探寻出了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魂,又适合当代儿童少年发展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养德,以艺修身,以武立道"的特色发展定位,坚持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精神,培养高尚品德,塑造健全人格,并且把学校特色文化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学校扎实推进的苏州市十二五《素质教育发展评价改革实验》、《"教是为了不教"实验》和《智慧教育——数字化课堂教学试点实验》等重点实验研究项目为学校特色发展明目标、导方向;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修身、立德、治心;"教育评价改革"、"教是为了不教"和"智慧教育实验"为学生育能、自强、自立;"武术  相似文献   

16.
<正>张家港市城北小学建成于1995年8月,办学至今,学校已形成"绿色教育"的特色,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教育行风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努力构建绿色育人、卓越发展的新环境。不断提升学校  相似文献   

17.
<正>张家港市城北小学建成于1995年8月,办学至今,学校已形成"绿色教育"的特色,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教育行风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努力构建绿色育人、卓越发展的新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现代化教育实施水平和内涵发展,以"八礼四仪"教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一所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三个面向"和教育创新的精神,坚持"面向现代化,体现实验性,突显个性化"的办学方向,落实"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正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的主题。因此,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整合各种文化资源,逐步确立"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的理念,坚持"求是、求实、求适"办学精神,努力形成我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求是"——依据成长规律,助推学生发展(一)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智慧,学校教育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智能差异,营造积极和谐、安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加强科学的管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动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