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自1970年创设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高等学校分类法之一。2010年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在2005年版本的基础上在基本分类以及五大多维分类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反映出当前美国私立营利性学校的增长以及应用型专业增加的趋势,描绘与尊重了美国高等学校多样化的特征,为我国建构中国特色的多维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卡内基的高等院校分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例,简要介绍了两种分类法的分类目的、依据、标准等,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析,旨在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通过对美国卡内基高等学校1973年版、1994年版、2000年版的分类法的形成、历年发展变化的介绍和比较分析,总结出美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对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法及其变革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法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工具。介绍2005年卡内基分类的5种新体系,并从分类体系、使用数据、分类依据及类型名称、教学职能、学生主体等方面对新体系的变革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类型名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基本框架的演变和我国有关高等学校分类法的特点后认为,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的设计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基本依据;高等学校分类类型名称宜借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按照高校所授予学位的层次来命名.  相似文献   

6.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于1973年出版,随后修订5次,修订后的每一个版本都保留了最早公布的分类模式,在2005年版里叫做基本分类。自1973年延续下来的基本分类模式的特点是分类类型名称直接用授予学位的层次来命名;分类标准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基本依据;分类方法有定量标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撑。这些特点为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5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框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剖析了2005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框架,其中重点介绍了此次分类中新引入的五个分类标准;并分析了2005年分类框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同时对其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美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高校分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本文介绍了2005版卡内基"基本分类"出台的原因,分析了"基本分类"中类型顺序、类型名称、划分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卡内基"基本分类"方法新变化对我国的现行高校分类方法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影响广泛的"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2005年再次修订发布,通过对卡内基分类体系历史演变的描述和分析,提出对我国大学分类的建议,认为要倡导多元并存的大学分类系统,突出大学竞争力与特色的分类标准以及要正确看待排行、定位与分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至今已经历了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几次修订的变化历程,它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2005版卡内基分类体系包括基本分类和多维分类两个体系,卡内基在校生结构分类体系是多维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笔者定义的CF对称群范畴的基础上,给出了更一般的CF群范畴的定义,讨论了CF群范畴的积与上积,并给出积与上积的唯一性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文章对唯物辩证法中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五对关系范畴之间的十种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价值的缺失与分配不公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市场实际出发,论证自然物也是商品从而具有价值,使商品和价值的范畴扩大;并认为两种价值同源,进而说明自然物价值的缺失是导致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英语双关语(pun)是利用语言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种不同的意思,即“一语双关”,从而使语言生动、活泼。双关语在英语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英语双关语蕴含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较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英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双关语知识,既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深刻理解英语的幽默,进而提高英美文学欣赏素养及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句子的深层语义关系 ,可把“给 +NP”中NP的语义范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按照句法语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名词短语以“格的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格的关系”即不同的语义范畴 (《“格”辨》 ,2 4页 )。按照这个原则 ,可以把“给 +NP”中的NP划分为 :〔对象〕、〔施事〕、〔受事〕 ,以及语用成分。其中“给 +〔对象〕”是“给+NP”结构的主要用法。第二层 :〔对象〕范畴进入组合后 ,由于动词选择限制关系不同 ,又可以次范畴化为 :〔受物〕、〔受益〕、〔受损〕、〔朝向〕等几个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给”字句的一些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以通识性教育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根据学科门类设置不同课程体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角度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个复杂的系统,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这一范畴并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我们有必要深入到实践系统内部,从不同的维度、层次、结构等诸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我们可以依据活动直接目的将其划分为变革性实践和探索性实践;依据活动是否具有开拓性将其划分为重复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依据活动的主体将其划分为个体性实践和群体性实践;依据活动是否合规律性将其划分为科学性实践和盲目性实践;依据活动对象将其划分为客体性实践和主体性实践;依据活动效果和价值将其划分为正效性实践和负效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CKBS范畴的对偶范畴(CDBS-).并证明两个函子T1、T2与函子T之间的自然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程度补语句下位分类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补语句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内容,学者们对组合式程度补语句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粘合式程度补语句。关于其下位分类,学者们亦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考察了现有程度补语句下位分类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更进一步认识这一重要句型,并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员培训、回溯建库前所做准备工作及流通应用几方面,研究ILAS系统在我馆应用前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