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国家采用以抵制他国的产品,本文从苹果汁反倾销这一成功案件入手,试图分析我国农产品在面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出我国农产品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倾销法中的行政复审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复审是各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对反倾销各利害关系人的权益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反倾销法律机制中行政复审制度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反倾销行政复审的实质要件和适用程序,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行政复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已演化成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建立我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对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反规避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但内容简单且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反倾销立法考察和借鉴,尽快完善反规避的法律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起到维护国家及企业合法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上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外歧视造成的,也有中国自身造成的.面对反倾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加强预防对外商品倾销;认真研究WTO和各国的相关规定;积极做好反倾销应诉;同时加强市场经济地位的抗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头号目标,保护贸易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频繁对我国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论文描述了当前国际反倾销形势,分析了国外对华的反倾销形势和原因,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非关税措施已成为许多发达的工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外限制竞争对手向本国的市场扩张,用此以作为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争夺国际市场的手段,以及实现贸易歧视的工具.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掠夺,也在不同程度上采取非关税保护性措施.而非关税壁垒其中之一的一个"佼佼者"即为反倾销.  相似文献   

7.
与国外民法对代位权制度的规定相比,我国代位权制度有自己的特点,有些规定有所不同,从而使债务人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影响.作为债权的保全制度,代位权制度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不应损害债务人应有的权利.通过对代位权的行使及其效力以及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地位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代位权的规定不仅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债务人的权利,将债务人定位于纯粹义务人.这不仅违背了代位权制度的设立宗旨,而且不利于相关民事主体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林怡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23-12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越来越多.但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制度保护了股东自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债权人保护不足,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本文就我国公司有限性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论述,以便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是我国经济应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必然对策.我国企业对反倾销的国际条例或惯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应对能力,反倾销法的域外适应对我国企业的不公平甚至歧视性的做法, 使我国的反倾销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严酷的现实.全面认识和掌握国际反倾销法,加强国际间的积极合作,在提升自身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大市场准入改革力度,是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反倾销应诉中,会计证据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福建省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通过实际调查福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具体案例、分析其所提供会计证据的具体情况,结合WTO"反倾销"调查的具体规定、发起方的要求等构建一个全面、完整、细致的应对"反倾销"调查的会计证据体系,将大大增强福建企业成功应对"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探讨该会计证据体系的构建对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问题是近年来关于反倾销法讨论的热点问题.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也有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但是其在立法上的缺陷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应该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协议>的公共利益条款,扩大相关利害关系方的范围,强调倾销产品工业用户的利益,从而避免<反倾销协议>成为纯粹的国内产业的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关于“国内产业“的规定仅仅是全部生产者,而未规定地区工业这种情况,本文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利于保护我国的利益,应当在立法中增加地区工业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欧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由于政治、经济以及企业自身的原因,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反倾销调查的次数增多,涉案金额巨大.中国制鞋企业应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应WTO反倾销协议的原则和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规定,尝试建立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基于反倾销调查程序涉及复杂的经济数据(事实)问题,我国相关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欠缺对倾销和损害构成的认定与评判司法审查技术层面上的具体规定。我国应借鉴欧共体、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反倾销审查的司法经验,规范和完善我国反倾销审查程序,以使我国反倾销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实体规定符合WTO反倾销审查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上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分析其原因既有国外歧视造成的.也有中国自身造成的。面对反倾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加强预防对外商品倾销;认真研究WTO和各国的相关规定;积极做好反倾销应诉;同时加强市场经济地位的抗辩。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关税下降和数量限制措施受到WTO约束的趋势和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免受冲击.在外国对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过程中存在三类博弈,即WTO规则与反倾销收益、多米诺效应与起诉成本、实施与制衡机制.正是外国对华反倾销收益出现递减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存在多米诺效应和我国缺乏制衡机制这三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发达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WTO的贸易规则框架下,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等已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一个博弈,一旦商品出口量突破临界点时,进口国政府会认为进口产品冲击了本国市场,从而决定进行贸易保护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或特别保障等措施来限制进口.我国企业和政府应正确把握这一均衡点,以便从容应对外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强制缔约制度作为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措施,对保护弱者利益、维护合同正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强制缔约类型基础上,对强制缔约制度的法理基础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我国立法上的相关规定,论证违反强制缔约义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反倾销法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本是保护国际公平竞争、使进口国产业免受外来不合理侵犯的合法措施,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成为隐蔽的贸易保护工具,而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反倾销立法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对我国受反倾销损害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FA"(最佳可得事实)规则是正当程序原则在反倾销和反补贴制度中的体现,也是对"缺席审判"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正确理解其适用条件和限制范围,关注其自身规定的缺陷和漏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