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拳击集训队、广东拳击队、武汉体院拳击队等28人的研究,发现运用脱水法、控制饮食法及合理安排训练等方法,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拳击队、北京体育大学拳击队、浙江省拳击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拳击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旨在使拳击运动员能形成赛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浅析步法在拳击实战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一个拳击手的技术素养和他的训练水平往往是通过观察他步法的优势便能做出判断,优秀的拳击手步法也一定是非常出色的。步法是拳击比赛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只有依靠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攻防技术,很好的保护自己和有力的打击对手。因此,可以把拳击的步法看作是比赛胜利的首要条件。提高步法训练在拳南技术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讨论步法在拳击实战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拳击比赛、训练的效益提供有力参考。1研究方法1·1访谈法对福建省拳击队、广东省拳击队、三明市拳击队的部分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访…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对备战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男子拳击运动员冬训期大强度训练周CK、BUN、T、C、T/C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国家男子拳击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CK、BUN在大强度训练中期显著性升高,训练后期下降至训练前水平;T、C变化不显著,T/C比值在训练后期显著性低于训练前.提出:冬训期间,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T/C显著性降低,机体机能状态产生适应性变化;经过积极性恢复,可改善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5.
早在十九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大学的拳击队和职业拳击俱乐部开始认识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这些拳击队聘请一些看起来对力量训练颇为内行的教练前去进行指导,这种专职人员被称为“力量教练”。按照惯例,担任力量教练的人,大多数是举重教练员,包括健美教练员,这种选择之所以显得自然,仅仅是因为举重教练员看上去最能显示出其力量与健美,他们既然能举出超常的重量,岂能没有力量。但是,如果力量教练像训练举重运动员那样来训练拳击运动员,就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许多举重教练都极力鼓吹他们所熟悉的训练内容,一般来说,这些训练计划都是他们…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拳击后备人才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拳击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①辽宁省拳击后备人才培养单位主要集中在11个市的体校和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后备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整体较好,但各市运动员的数量及训练年限差别较大;②辽宁省拳击后备人才的级别布局缺少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考虑,存在着选材难和选不到好材等问题;③运动员的训练动机主要来自主体兴趣需要,每年参加比赛次数偏少;④培养单位领导及运动员家长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都比较重视,但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规律,对安徽省男子拳击队8名参加2013年全国运动会决赛的运动员进行连续6周的赛前训练生化指标监控。结果显示:1)安徽男子拳击运动员在本次赛前训练期的血红蛋白初期逐渐下降,中期明显回升,出发前达到最高水平;2)血尿素从第2周到第5周与第1周相比均有升高,每周变化幅度不大,赛前最后1周调整至较低水平;3)血清肌酸激酶在第3周和第5周出现两个高峰,呈"双峰"状态,赛前最后1周下降至平均水平;4)血清睾酮随运动负荷的变化呈阶段性变化,赛前最后1周回升到较高水平;5)每个优秀拳击运动员反应运动负荷和疲劳的各项指标波动范围各不相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在进行具体评价时建立个人正常值参照系,训练和比赛中可进行比对,更客观地判断个体机能情况。  相似文献   

8.
少年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的经期训练进行研究,结合女子拳击运动员经期训练的生理、心理特点,提出女子拳击运动员在经期训练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强度训练后拳击运动员血清CK异常升高恢复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内蒙古拳击队进行的一次大强度训练课后次日晨常规机能监测时,对12名血清CK异常升高的拳击运动员采取了适当减少运动量,同时补充保护细胞膜和抗氧化类营养补剂的措施,并对大强度训练后第3日、第7日晨各项生化指标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对血清CK异常升高的运动员采取适当减少运动量,同时补充保护细胞膜和抗氧化类营养补剂的措施,可使运动员在不间断训练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得以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体育学院男子拳击队17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健将级运动员6名、一级运动员11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针对性训练实验分析.研究确定单臂推、拉皮条出拳、拳卧撑、哑铃空击、负重滑步、蹲跳出拳、抛杠铃片等7项内容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负荷安排快速发展拳击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1.
When two athletes meet inside the ropes of the boxing ring to fight, their cognitive systems have to respon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 a manifold of stimuli to assure victory. In the present work, we studied the pre-attentive mechanisms,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an athlete’s ability in reacting to an opponent’s punches. Expert boxers, beginner boxers and people with no experience of boxing performed a Simon-like task where they judged the colour of the boxing gloves worn by athletes in attack postures by pressing two lateralised keys. Although participants were not instruc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punches, beginner boxers’ responses resembled a defence-related pattern, expert boxers’ resembled counterattacks, whereas non-athletes’ responses were not influenced by the unrelated task inform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an expertise-related action simulation account.  相似文献   

12.
杨晓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88-90,81
通过Omega wave系统(运动员实时机能评定)的心率变异性、心电图变异及Ω电位等指标在拳击小周期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探讨拳击运动的项目特征、人群特征和对板块训练构建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迷走神经功能偏低,承受极限量负荷能力弱,板块训练模式是理想选择;拳击能量代谢具有以氧代谢为支撑,无氧代谢为主,磷酸源代谢为制胜关键的混氧运动代谢特征,拳击板块训练应突出强度要素;拳击运动员疲劳较多体现在中枢功能变化,且对心肺机能影响明显,不易开展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综合评价各指标变化特点,拳击训练应采用板块训练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对比赛质量有直接影响,科学有序的赛前训练不仅可以调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让运动员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有效防止出现伤病问题。本文从青少年拳击比赛赛前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保证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过程性,从而提高赛前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散打和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拳击和散打都属于格斗对抗性项目,均以击中对方有效部位而取胜,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较为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尤其是运动技术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特点密切相关,类似职业病。通过对不同项目损伤的特点比较,探讨不同项目损伤发生的规律,能为指导损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进  相似文献   

15.
拳击运动员表象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等研究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水平较低、基础较差的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与进行基本技术的表象训练相比,较高水平的运动员进行稍复杂技术的表象训练的效果更好一些;短期的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运动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系统的表象训练,表象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为女子拳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检查22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及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结果: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d/BSA)、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s/BSA)、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但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小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的横截面积以及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内径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普通组(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女子拳击运动员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在长期的训练后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表现在心室腔扩大、心室容量增加、动脉管腔的面积与内径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征及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综述且结合拳击运动的特点,论述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特征,并就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选择进行探讨,为拳击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规则下世界拳击强国乌克兰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新规则后,乌克兰拳击运动员表现出强劲的夺冠势头,是我国伦敦奥运夺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剖析新规则下乌克兰运动员技战术特征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录像解析法等方法,对第16届世界拳击锦标赛决赛中5名乌克兰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克兰运动员整体突出表现为紧逼式进攻型打法;连续进攻能力强,攻防转换节奏快,善于在中近距离来控制对手比赛节奏;采用格挡防守为主,闪躲防守和步法防守为辅的方式,为摆拳和三拳组合拳反击得点提供了前提,反击意识强,强攻战术运用效果明显;总体技战术特征适应了新规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拳击决赛的一线教练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与会65名教练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职称多以高级职称教练,多数为汉族教练员及男性教练员,拳击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员占多数,且多数教练员在我国知名高等体育学府进修学习过。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技战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攻中疏于防守,防守反击和击打力量不足,单拳进攻或组合拳不够快,对攻中的击打不够准确,防守仍然不够严密,盲目乱打乱拼,缺乏战术素养和灵活的战术思维。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选手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拳击运动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它不仅讲究对抗性,更注重技巧性。拳击运动员的成绩来源于日常扎实的基本技术训练,青少年拳击运动基本技术训练对运动员职业生涯有巨大影响。本文研究青少年拳击运动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号召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调整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基本技术训练的科学化、常态化和持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