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嫦娥三号”成功升空之际,读到同学们关于“飞天”“太空”的习作,真是欣喜的同时又倍感欣慰。“嫦娥三号”完美发射,其技术的精准和高难度博得了国际上一片赞誉之声。法国的媒体就称赞说:中国在实现征服太空的抱负方面正在跨越一个重要阶段。确实,“嫦娥三号”升空,  相似文献   

2.
“嫦娥一号”代表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水平,为此,我讲了一节物理研究性学习课,课题为“嫦娥一号”中的物理学原理。其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从距离38万km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我校初中物理师生及时抓住这次机会,从物理的角度来审视“嫦娥一号”,大家热情高涨。当时探究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嫦娥一号”用到了哪些初中物理知识。我们的讨论总结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十、九、八、七、六……一"的口令声,只听到"轰"的一声,飞船狠狠地晃了一下,嫦娥五号就直插云霄了.……  相似文献   

5.
减速、下落、撞击……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撞击月球表面的一瞬.也是这位中国首个探月使者生命的最后一抹绚烂。  相似文献   

6.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200km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  相似文献   

7.
嫦娥回娘家     
“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的行程……”天一大早,思乡心切的嫦娥带着玉兔往地球娘家匆匆赶路。远居月球多年,昔日的家乡想必锦上添花,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水更清,花更鲜,气更爽……想着,想着,嫦娥携着玉兔,一路欢歌笑语……突然,“扑嗵”一声,蹦蹦跳跳的玉兔一不小心掉进了臭氧空洞,幸亏嫦娥眼疾手快,才避免了一场悲  相似文献   

8.
减速、下落、撞击……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球丰富海区域。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撞击月球表面的一瞬,也是这位中国首个探月使者生命的最后一抹绚烂。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布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月球探测工作。现在“,嫦娥一号”还在绕月飞行,吸引着我们热切关注的目光……月亮,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0.
共和国的六十一岁生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一声神圣的“点火”命令,运载火箭发出震撼人心的轰鸣,伴随着全国人民的欢呼雀跃,徐徐升空。如同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一样,“嫦娥二号”的探月之旅,激起了人们许多遐思和好奇。  相似文献   

11.
提起航空航天,同学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飞机、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卫星导航定位。或是“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以及备受国人瞩目的“嫦娥一号”。人类自古就梦想探知太空的奥秘,嫦娥奔月、敦煌飞天等神话传说。无不反映出古人对宇宙的神往。我国明朝的万户手持大风筝飞天,成为世界上首个以身尝试用“火箭”飞行的人;1912年我国近代航空事业创始人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国人的飞天梦想一步步得以实现。像“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这样举世瞩目的飞天计划,必将在国际航空航天舞台上大展风采。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6,(1):76-7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透露,“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武验正在进行。我国今年将研制1-2颗正样飞行星,计划2007年发射。  相似文献   

13.
木易 《中学科技》2010,(11):6-7
虽然不时遇到西方“太空竞赛”声音的袭扰,但中国探测太空的决心没有动摇。2010年10月1日,“嫦娥2号”卫星在西昌顺利点火升空。作为嫦娥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2号”卫星将成为之后的“嫦娥3号”、“嫦娥4号”卫星在月球实施软着陆寻找适当的地点。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嫦娥”奔月,举国欢腾,为海内外所瞩目。这一热点新闻一定会引起2008年中考命题者的关注。笔者挑选了部分与“嫦娥一号”相关的素材,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试题,供老师和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家好,我是“嫦娥三号”。最近收到网友的来信,对我的情况深表关切,那我就在此——回答吧。1.美女三号,你落到月球上,还有富裕的燃料再发射吗?没有了。实在遗感,我不得不永驻广寒宫了。中国探月工程按“绕”“落”“回”三步走展开。大姐“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任务后受控撞月,以后以“落月”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步由先导星“嫦娥二号”、主任务探测器我“嫦娥三号”和备份兼改进型的老四“嫦娥四号”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6.
“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因此倍受中学生关注,这是现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崇尚科学的体现.学生迫切希望全面了解“嫦娥1号”,而航天航空知识又与物理有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介绍“嫦娥1号”,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有关探月奔月的相关数据在2008年高考中也可能成为热点.本文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将“嫦娥1号”引入中学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8.
新华网上海电:我国自行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近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件.国防科丁委昨天发布消息,承担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了多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开始初样研制,“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在今年发射探月,2012年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将登陆月球表面.随之携带的“月球年”机器人也将开始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庆节,“嫦娥二号”在西昌顺利发射升空,它为建国61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嫦娥二号”将成为明年中考命题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新角度认识“嫦娥二号”,期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