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两个变量相关曲线(即函数图象法)图”。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初中数学的函数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地理教材中每幅函数图象的更名。并且掌握地理函数图象的一般规律,从而提前学生的析图与用图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 中学数学中函数的单调性通常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而且这个区间是函数定义域的子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要注意结合单调函数的图象性质来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反映在图象上,若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则函数图象在D上的部分从左向右看,曲线逐渐上升(下降),具有上升(下降)的趋势.其结果分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课程中,用导数知识研究初等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将三次函数作为载体,考查导数的知识是一类常见题型.为了让学生从理论上对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高三的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学生总结三次函数f(x)=a^x3+bx^2+cz+d(a≠0)的图象与性质.而且利用三次函数的图象还可以解决三次方程实根个数的判别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高三复习中遇到这样一道题目: 下列四个命题: (1)若函数f(x)满足f(x-1)=f(1-x),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相似文献   

5.
我省初中会考试题中 ,函数内容占比较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近几年有关试题归纳分析 ,以指导初三会考复习。中学数学教材中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难度不大 ,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由于简单的初等函数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 ,特别是一次函数 ,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学生学习二次函数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讲解函数 y=ax2 +bx +c(a≠0)的图象和性质时 ,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它的图象是有对称轴和顶点的抛物线。现行教材是按y=ax2→y=ax2 +n→y=a(x +m)2 +n的顺序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还安排在同…  相似文献   

6.
安然 《中学理科》2006,(3):38-40
在中考中,有一类由函数图象给出已知信息、考查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系数之间关系的试题,我们称它为图象信息题.图象信息题大致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由图象信息分析变量之间的变化状态、确定解析式的系数;(二)由系数符号(或系数间的关系)、函数性质确定图象状态;(三)由图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图象平移是函数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以往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向上加,向下减”,“向左正,向右负”.本人认为既不利于学生对函数图象掌握,也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如果利用图象“整体思想”透过特殊点的变化来研究整个图象变化(如抛物线以其顶点为特殊点),再结合平移或翻转不改变图象形状,“以点带线”,解决图象平移问题将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一、评析一道高考题,感悟抽象函数的考查功能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借助函数的图象或通过对函数解析式的操作演练,来解证有关函数的问题,而抽象函数没有给定函数的解析式,只是定性的刻画函数具有某种性质或符合某种运算规律.因此,学生对抽象函数问题的考查功能认识不足,也对解答抽象函数问题缺乏策略和方法.下面一道高考题,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抽象函数的考查功能.2001年高考数学第(22)题:设f(x)的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对任意x1、x2∈[0,12],都有f(x1+x2)=f(x1)·f(x2),…  相似文献   

9.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认识和把握函数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图象可以从总体上直观地刻画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则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函数,既有总体的,也有局部的。因为涉及图象的问题比较综合,所以高考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上有一定的难度。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涉及函数图象与性质的问题也积累了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应该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总目标):一是使学生巩固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气温图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很容易从图形直观上升到自然语言叙述——x增大(减小),y增大(减小).困难就在于如何由自然语言抽象到符号语言,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函数的概念及性质,③中主要考查单调性,④中考查函数图象(凹凸特点).若用代数方法研究④,则难度较大,通过图象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则很容易判断.作出函数的f(x)=lgx图象,然后逐一对四个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一次函数y=kx+b(k≠0)是我们学习中碰到的第一个简单的函数类型,通过学习一次函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函数关系中,除了两个变量z、y之外,系数k、b的值及其符号直接影响着函数的性质,又影响着图象的位置、形状、变化趋势;反过来,我们又可以从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来判定函数式中的系数值和符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形结合”思想,掌握数形结合的规律,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理解函数及其图象的关键.现在一些题目中经常以函数图象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我们能否从图象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是能否正确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上关于《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新课时,讲解课本例2求y=13x3-4x+13的极值时是运用求函数极值的方法讲得很透,由于时间不够该例题的图象没有讲.在学习后的关于三次函数的练习中以及考试中发现许多学生掌握得不好,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知道几乎没有学生对该例题的图象进行过关注.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关于导数的例题和习题若借助该例题的图象去讲、去分析会让学生掌握得更容易.于是我决定在第二轮复习中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师生一起研讨三次函数的图象以及由图象得到三次函数的性质.一、案例描述师:把苏教版1—1翻到第78页.  相似文献   

14.
函数y=Asin(ωx+φ)在三角中占有十分煎要的地位,在历届高考的题目中,常常涉及到这一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里,我们将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对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和性质加以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求各种函数的最值问题是中学阶段的重点与难点.中学阶段所涉及到函数通常是二元函数f(x,y)或带着约束条件的二元函数g(x,y),若令f(x,y)=A或g(x,y)=m,则可以在xOy平面上画出其图象,利用函数图象来求解最值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二次三项式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这节课是高一学生在学习完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用五点法作图后学习的知识.本节课是旧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9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3课时,是新教材人教版必修4第1章第5节第1课时;它是函数图象伸缩平移变换的特例,是初等数学一般函数图象变换的基础,是高考的热点、难点;它是在完成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理科》2007,(3):20-21,40
1.第三届南宁国际龙舟赛于2006年6月3日至4日在南湖举行,甲、乙两队在比赛时,路程y(米)与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函数图象填空和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有关初等函数图象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基本初等函数(为便于区别起见,本文暂称之谓“标准型初等函数”)图象的作法,而对于非标准型初等函数图象的作法却感到困难。例如,在有关初等函数图象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基本初等函数(为便于区别起见,本文暂称之谓“标准型初等函数”)图象的作法,而对于非标准型初等函数图象的作法却感到困难。例如,  相似文献   

19.
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高考和竞赛命题的一个热点,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函数厂(x)关于直线x=a(或点(a,0))对称的判定方法;两个函数f(x)与g(x)关于直线x=a(或点(a,0))对称的判定方法.本拟研究在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a(或点(a,0))对称的条件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所占比例较大,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学好函数是学好初中数学的一个关键,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一块敲门砖和基石,而函数图象对理解函数的本质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对函数图象的认识和分析是学好函数的一条捷径,但是在实际解题中,很多时候,函数的图象,往往成为使学生产生迷惑和错误的罪魁祸首,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