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亚新同志整理的杜定友先生遗作《图书资料分类法》一文,虽写于1962年初,但未得到机会发表,由于杜先生当时提出“类质与类素”的问题,虽曾引起一场争论,可惜未能继续下去,在新图书分类法理论研究上目前发表的论文不多,时隔二十多年我们认为发表杜先生此文仍有其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继续研究老一辈图书馆学者的图书分类学思想,更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理论的研究。本刊今后仍将继续发表有关论文,希望图书馆界同仁踊跃参加并投稿。  相似文献   

2.
蒋元卿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造诣颇深的图书馆学家之一。在图书分类学领域,他曾出版专著《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该书是了解、考察我国图书分类源流与演变的优秀著作。他还曾与霍怀恕先生一起,于1934年编制了《安徽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我国图书分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修订的增补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相比较,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增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例举、分析了各种增补实例。  相似文献   

4.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生活服务类图书需求很旺,许多出版社特别是科技社纷纷加大生活类图书的出版力度,图书市场中的“生活”书琳琅满目。可是,在编辑和发行业务中,当涉及图书分类时,常常会产生“何为生活图书”,该如何界定“实用生活用书”和“生产实用技术”图书、“科普类”图书的问题。本文就“生活”书定位和分类等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给“实用生活用书”一个“席位”中国的图书分类法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在中国使用较多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相似文献   

6.
著者号,或称之为书次号,是索书号的组成部分,被用来确定各类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即解决同类书的排列问题,同时也解决目录卡片的排列次序问题。著者号是组织图书的分类排架和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书库管理、流通阅览和目录组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著者号随着分类法的发展一起发展,国内外皆然。从图书馆实践可以得到证明:每当出现一个新的分类法,每当一个图书馆改用新分类法时随着就提出著者号的问题。近几年图书馆界讨论著者号问题,就是随着采用新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使用得较多、且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以下简称《中小型表》)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在这几部分类法中,除《中小型表》外,其余三家都在近几年内作了修订,出了新的本子,《中图法》和《科图法》是第二版,  相似文献   

8.
自从1957年《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出版以后,有不少大型图书馆根据这个《草案》的五分体系编制适用于各馆的分类法。如《南京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等。到目前为止,流行而且占相当地位的分类法,集中起来只有三家,那就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其中《人大法》,本来是坚持四分法的,第五版修钉时,也由四分法而改为五分法,可见图书五分法的体  相似文献   

9.
ZSY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次号标准化是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之后,图书馆界又一急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界的同志一致希望能有一种较为理想的书次号作“标准”。为此很多人都在认真研究、探索,以求得一种较为满意、切合实用的书次号。笔者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以著者、书名、页码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表现出其权威及生命力,如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分类法一样,它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对西方分类法多有探讨,比较《日本十进分类法》的研究,是借鉴在知识分类、体系结构、类目编排诸方面的异同,为我所用,以对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文献标准化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图书馆自清末成立以来,曾先后使用《四库法》、《杜威十进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外图书馆统一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对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使图书馆藏书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也推动了读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国家教委委托、由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一书已于1988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适用于图书馆学专业,也可供古典文献、图书行政管理、编辑出版等专业参考。全书28万字,除绪论外,分4编13章,从文化史角度,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图书  相似文献   

13.
(1999 .3一2000 .8)《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述要/陈树年;卜书庆; 汪东波;张函;刘湘生//中国图书馆学报,1侧拍 (4):28一39,77(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系列讲座/刘湘生;卜 书庆;张函;陈树年刀北京图书馆馆刊,1性巧旧(增 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特点/陈树年//图书 馆杂志,11书旧(9一12)《中图法》第4版浅谈/刘金卿//图书馆论坛,2(XX)(3):肠一67论《中图法》第四版的修订特色/郭茂育;刘娴刀图 书馆理论与研究,19臾)(4):19一2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特色与使用/梁伟钧 //图书馆建设,1燮尧)(6):46一48《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使用说明》1981年版,对于我们搞分类标引工作很有帮助,在北京图书馆俄文书分类标引实践中,感觉到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求得分类标引工作的统一和一致。(一)使用说明》的原有规定是什么在《中图法使用说明》第28—29页,有一个标题:“5、几个主题的图书归类”,这标题下面有5个条文,头4条是关于两个主题图书的规定,第5条是:“凡论及两个以上主题的图书,均应归入其上位类”,条文之下所举3个实例,都是有三、四个主题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我国图书馆学界的主题法还没有普遍应用,因而图书分类法在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分类的组织、专题目录的编制、图书的排架,都是以分类法为根据的。作为类分图书资料的工具——图书分类法一旦修订,势必影响到图书的排架和分类目录组织,影响到图书流通和参考咨询等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如何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的问题,谈谈体会。一、在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中我馆的若干做法分类法修订中,有关变动类目图书的改编,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如何进行这项改编工作呢? 我馆的做法是: (一)统一领导,提高认识,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6.
馆藏资料,既不同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又不同于图书馆所存的图书、报刊,因此,在馆藏资料的分类上,既不能采用《中国档案分类法》,也不适宜用《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的某些类目用于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类目的图书分类、类目设置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图法》第4版部分类目设置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轶 《图书馆》2001,(6):60-62
笔者结合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促进《中图法》类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杨杞 《图书馆论坛》1995,(5):46-47,52
《中图法》法律类目第二分类体系简评杨杞(陕西西安西北政法学院175信箱)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即《中图法》,下同)第三版法律类目中,首次采用了双表列类,即在保留原来按照“国家——法学部门法”分类标准使用次序编列的Dg法律类第一分类体系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20.
八大图书分类法第三版已于八月份出版了。八大图书分类法自一九五三年九月第一版出版以后,已有很多图书馆相继採用,并受到全国各图书馆专家和图书馆界热心的帮助与指导。一九五五年八月出版了第二版(增订版)。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文化工作的不断繁荣,同时在图书馆界对图书分类工作方面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使採用八大图书分类法的图书馆感到八大图书分类法需要再作一次增订工作,以适合目前的需要和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八大图书分类法第三版增订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客观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