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泗阳县葛集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已经有过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一部分升入高中以外,大部分都参加了农业生产。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以后,他们很多人已当上了生产队里的干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对未升学的毕业生的教育,我校在10月20日举行了毕业生返校日,28个参加农业生产和自学的学生,向学校汇报了他们出校以后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成绩。陈振国在会上生动地叙述了他参加劳动生产的体会。他说开始参加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市的中学毕业生,其中家在城市,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没有录取高一级学校的,有94%自愿报名要求参加农业生产,计615人,经批准的为441人。城市高中毕业生除考取学校的以外,有60%参加农业生产。末录取高一级学校的农村学生全部回乡生产。这批自愿参加农业生产的中学毕业生,他们在高一级学校招生试后,纷纷写信给学校领导,要求到农村去,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他们决心去农村的美好愿望,也得到家长的热烈支持,许多家庭出现了父亲带着子女一同到学校去报名,母亲为子女赶制行装的生动事例。有些家长开始不同意,经过教师和学生一再的宜传教育,也终于被说服了。在学校和家庭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了解了全县农村中学适应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要求,改进学校工作的情况,想对农村中学如何从农村实际出发、更好地为农业服务的问题,作些研究。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县各中学在为农业服务方面是做了不少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绩。我县全日制中学共有二十九所,多数是分布在农村(就是设在集镇上的学校,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除小部分升学以外,其余绝大部分都直接参加了农业生产。现在每个大队平均有十三个中学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都安心于农业生产,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经济,在劳动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与社员打成一片,虚心向老农学习;有些毕业生还能积极钻研新的技术。他们普遍受到群众赞扬,不少人成为劳动模范、青年积极分子,有的还被群众选为生产队的管理干部。如梁垜初中三年来共有初中毕业生三百零五人,投入农业生产的毕业生二百二十八人,其中  相似文献   

5.
今天本报发表了福州第一中学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接触到农业生产和农村阶级斗争的实际,受到了很好的劳动锻炼和深刻的阶级教育。这一具体经验,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学生下乡下厂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树立了一个范例。福州第一中学的学生下乡以后,分散住在贫农、下中农家里,和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劳动,谈心交友,参加了群众会、干部会,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体力劳动,体验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崇高的品质,而且由于接触当前农村阶级斗争的实际,还可以学习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问  相似文献   

6.
上月下旬,我们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首先谈到高小毕业生到农村中去参加生产,究竟起不起作用的问题。大家举出许多具体的事例,说明农村中需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身体健康的高小毕业生,他们参加农业生产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我校1953年高小毕业生陈德珠,是燕子矶区迈皋桥乡四班村人,当年未考取中学就参加农业生产。因为他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所以积极拥护农业合作化。他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初级小学,去年暑期有三名毕业生没有考上小学五年级,连同前年未考上五年级的共五名儿童,都参加了农业生产。他们参加生产後,对学习很忽视,家长思想上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参加生产不需要知识;学生既然参加了生产,就让他一心一意的干,学习难免影响活计等等。我认识到教师有责任继续关心他们的学习,於是先通过家庭访问,对家长说明生产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改进落後的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在访问的同时,我并向他们了解儿童已学的知识在农村中应用得怎样。家长梁学勤说:“我的孩子真笨,什么算账、写信、写便条等一样也不会,连简单的信也看不下来。”这时我便指出孩子们需要学习,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应用知识。并告诉他们,学校对他们子女的学习要进行帮助。接着我便召集参加生产的毕业生来校座谈,从生产谈到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动员他们组织起来自学,同时并解决了他们怕学不好,没时间学等思想顾虑。然後给他们成立自学小组。学习材料主要是以农村实用知识为主,叫  相似文献   

8.
最近,接触到一批在国营农场、人民公社生产队里劳动、工作的知识青年,他们是近几年来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中去的广大知识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大都立志红在农村,专在农村,锻炼自己成为我国第一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民,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他们这种革命的行动和志向,给广阔的农村带去了新的朝气,增添了新的景象。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实践说明:知识青年到了农村以后,只要认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农业生产技术是可以学会的,农业生产劳动是可以胜任愉快的,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技术改革是能够作出贡献的。他们之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新的农业劳动者,有的还被评为公社、生产队或农场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这样,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4年领导上号召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劳动教育以后,太和县旧县小学便根据上级指示,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种植和饲养活动,通过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生产技能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许多毕业之后没能升中学的学生,都愉快地参加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甲、基本情况我校今年共毕业学生六十名,十四名考上了中学,四十六名留在农村。经过半个月的组织安排,留下的已全部在生产岗位上安定下来:其中赵华堂、赵家仙等四名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王凤芝等十四名进了互助组,有的做了见习会计、记账员或计工员;杨宗贤等二十七名暂时随家庭单干,争取条件将来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另有王德信一名,因家庭劳动力有剩余,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学习钉秤。在他们从事生产以后,乡政府、乡团支部、区文化站准备吸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受到锻练和培养。初步计划:培养陈文泰等四人参加中心工作,王福华、赵华堂等四人为农业社、互助组的读报员和黑板报通讯员,杨宗贤等五人为幻灯小组的组员。乡团支部负责对他们加强领导,通过工作中的考验,逐步把有条件的吸收入团。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来,有很多老师和同学来信,热情关心我的情况,并向我提出了一些有关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认识农业生产劳动的前途问题。现在我通过《江西教育》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也谈谈自己同伙伴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一些体会,作为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两个月来,新湖南报开展了一个关于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是否会造成浪费的问题的讨论。大家对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是否用得上,是否会出现学非所用的严重浪费情况进行了热烈的争辩。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无疑地将会从这次讨论中获致很多的启示与教益的。比如说,从中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是否会造成浪费的提出,将促使我们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中学教育的目的任务的规定是否脱离了实际?我们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教学劳动是否也是  相似文献   

13.
福州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人民日报》今年六月五日在第一版上刊载了他们的材料,并且发了社论,本刊为了把这方面的具体经验提供给各地学校参考,又请福州一中比较详细地把他们的经验写成文章,连同武汉九中关于下乡劳动的文章,一齐在这里发表。两个学校的经验说明,城市中学特别是年级比较高的学生,每年集中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参加生产劳动,非常必要。今天我们的农村是最能锻炼人教育人的地方,下乡劳动,不仅对于为农业服务的教育易于深入进行,使学生参加农业劳动,体验稼穑的艰难,也是最扎实的生产斗争的锻炼;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当前农村实际,增加他们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感情知识,和贫、下中农群众打成一片,培养新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动的阶级教育。我们相信这些基本经验将会使更多的学校得到启发,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组织学生下厂、下乡参加生产劳动,创造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区农村的初中学生占全区在校中学生总数的77.7%,中学生物学教学普遍存在“枯燥”、“单一”的问题,而从教学条件上看又存在着两大不足,即:师资不足和教学实验仪器不足。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生物学的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之路,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培养农业生产能手打下基础迫在眉睫,对此我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基础知识教学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 农村中学虽然条件差,但也有其较城市中学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部分参加过农业生产,由于所处的环境,他们从小就见过植物、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耳濡目染,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客观上造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联系本乡本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届高小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大体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中学,认为小学毕业了,去参加劳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是不光彩的,这些家长表现比较紧张。其中有的说:“孩子考不上中学,这—辈子就完蛋了。”有的对自己的子女这么说:“你还是要吃鱼、吃肉、住大洋房?还是要住草棚、拿锄头?如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贯彻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教育,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中学毕业生积极地响应了党的号召,走上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伟大斗争。在劳动实践中,他们提高了思想觉悟,学会了不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从事农村工作的能力,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当中,许多人被评为公社、大队或者农场的先进生产者,取得群众的欢迎和信任,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得到社会的赞扬,成了知识青年的榜样。关于他们的事迹,本刊过去曾经作过一些报导,这一期又用较多的篇幅发表了这一方面的文章。看  相似文献   

17.
宿县顺河小学从1954年至1956年的一百四十三个高小毕业生,除一小部份升入中学和一小部份年龄较小的回校补习外,其余全部参加了各种生产劳动,并在生产战线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参加农业生产的,有力的支持了农业生产,活跃与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历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如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本届毕业生认识到农业生产的前途和劳动生产的光荣,为了使已参加农业生产的毕业生安心生产,我们在“五一”那天,组织全体本届毕业生分头访问了桑掌源、陈耀祖、程培坤、周昌宾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是所有参加生产的毕业生中情绪比较稳定,工作比较积极的。访问前,和他们作了多次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情况,把访问的目的明确地告诉他们。对参加访问的本届毕业生也作了动员,指出通过访问可以具体了解知识青年在农业生产上起的作用,号召大家向这几位大哥哥学习。同学们都热烈地要求前去访问,并自愿凑出钱来买礼物。  相似文献   

19.
定远县池河初中是一所农村全日制中学。去年以来,全体师生学习了刘少奇主席关于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认识到大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端正了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向;同的又深入社队了解贫农下中农的意见和要求,不少贫农下中农反映:上全日制中学,学生不能回家参加劳动,收费又较多,他们负但不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毕业学生的联系和教育,鼓励他们安心农业生产,同时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改进学校工作,玉山中学全体教育行政人员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访问队,于2月3日至7日,分成8组再次上山下乡,访问本校回乡的历届毕业学生。访问时,首先到各公社、生产队,说明来意,请他们介绍毕业学生的情况,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然后又分别访问毕业学生,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教育。这一行动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干群和回乡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