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帅 《中国培训》2003,(12):55-55
据报载,在今年七、八月份职业学校招生期间,有些职业学校为争夺生源,采取了给向自己学校输送学生的初中老师或校领导送回扣的办法和手段。所给回扣的价码是每送一名学生给500元、1000元不等。有的教师和学校负责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扣,竟然引诱甚至胁迫毕业生去报考某个职业学校(例如,毕业生只有上了某职业学校才发给其初中毕业证书)。因此,有的记者将这种行为称之为“买卖”学生。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文凭热”及大学扩招的影响,部分职业学校招生出现了下滑甚至困难的局面。许多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争取生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出很…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难等矛盾逐步显露出来,招生市场烽烟四起,职业学校之间、职业学校与各种重点的、非重点的普通高中之间,为争夺生源,展开了“招生大战”.招生市场商业化色彩浓烈,运行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3.
学生流失是职业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职业教育市场化,职业学校的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流失更为严重,这给职业学校办学提出严峻考验,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控制学生流失、做好学生的工作成为职业学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以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职教工作的三个关键,乃是招生、教学、就业安置.如果这三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职业学校就会越办越好.一是招生.这是发展职业教育基础的基础.众所周知,办学的基本条件是校舍、教师、教材和学生.一所学校,没有校舍,可以建、可以租;没有教师,可以调,可以聘;没有教材,可以买,可以编;如果没有学生,学校还称其为学校吗?我们再看职业学校招生的整体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异军突起,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结果使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在招生工作上忙得焦头烂额.有的学校为了保证生源,  相似文献   

5.
王秋暖 《现代教育》2012,(11):127-127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家长普遍认为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才是孩子的正确选择,所以在中学表现较好的学生大都选择上普通高中,而那些在中学各方面表现都不如人意甚至是被老师忽视的学生才会选择来职业学校,这就使得职业学校录取的生源素质普遍低于普通中学。随着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学校要想扩大生源就不得不放低门槛降低录取条件,有的职业学校甚至出现了“零条件”录取现象,只要学生愿意来,什么条件的学生都录取。职业学校要想把这样一批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生源萎缩 ,步履艰难。对于造成此等局面的原因 ,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民众中固有的“学而优则士”的传统观念在作祟 ,鄙薄职业教育 ,一味追求高学历 ,而近年高中、大学纷纷扩招 ,抢夺了职业学校的大批生源 ;有人则认为是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初级劳动力就业岗位减少 ,使中等职业学校丧失了吸引力 ;还有人归咎于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乏力 ,等等 ,不一而足。于是乎 ,有的地方大力压缩职校数量 ;有的职校削减专业 ,裁减人员 ;还有的职校采取谁拉来生源给谁奖励的“鲜招”争夺生源。然而 ,…  相似文献   

7.
许家琴 《文教资料》2008,(11):87-88
职业学校生源、培养目标、社会功能与其他学校的不同,势必左右着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并且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先波 《西北职教》2007,(10):15-15
职业学校办学经历了低谷、高峰交互出现的现象,再加上生源和专业设置不稳定性,长期在一线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心理。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管理难度大,职业学校生源大部分是学业成绩差或不良习惯多的学生,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激励的反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二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在短期很难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学生相比于普通中学学生有诸多差异,正是生源的差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同时,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笔者从这些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入手,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0年,职业教育招生继续趋冷、下滑。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减少,生源质量降低,职教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有所下降,有的职业学校门可罗雀,面临生存危机。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这股大范围的招生寒潮中,江苏省骨干职业学校招生情况却普遍看好,有的甚至火爆。镇江市1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增长(市区3所职高较去年增长63%),占全市 71所职业学校招生总数的 44%;苏州市 17所重点职高招生人数占职校招生总数的53%;盐城市6所职教中心招生校均突破600人;宿迁市8所骨干学校招生5400人。骨干…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学生相比于普通中学学生有诸多差异,正是生源的差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同时,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笔者从这些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入手.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小到大,家长为孩子选择的中学升学目标是:能考省重点学校不考市重点学校,哪怕是自费也要进省重点,能进市重点的不进普高,能进普高的不进职业学校,实在成绩太差,才不情愿地选择职业学校。所以,职业学校不但生源紧张,而且生源的整体素质也确实难以让教者满意。很多学生对职业学校的选择都是在家长怕孩子游离到社会而不得不为之的结果。常言道:爱一行,才能钻一行。这样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在学习和上进心上就有了很大的障碍,增加了培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生源,而生源又依赖于学校本身的社会效应。职业教育的社会效应主要是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来实现的。因此努力提高职中学生的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职教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检验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效率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几年来,我校在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雪夜里的烛光郝啸云毕业后分配到这所职业学校,已经一年了,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因为风言风语听得不少。诸如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差,难管理,生源紧张,流失率失高等。一句话吧,职业学校就象苍蝇趴在玻璃帘上———看到光明却没有前进。弄得自己也懊悔着怎么一不留神成职...  相似文献   

15.
教学工作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学校工作的中枢和出发点。因此,加强教学管理,构建适应职业学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新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接受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是时代赋予职教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直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用他们在职业学校学得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学生知识水平、职业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因此,职业学校教育的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实践证明,哪…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机更多地具有社会性,他们的社会性动机是在职业学校这种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的诱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对于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职业教育目标培养的难度,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重要的是要对职业学校学生自始至终进行全方位的目标教育。使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成为市场、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初中生源的不断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致使职业高中生源严重不足。学校在招生中只能是照单全收。因此,职业学校的新生在入学之初,有的体现了明显的缺点,或是不爱学,或是不会学,或是根本就不想学。面对这种现状,怎样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成为各个职业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广泛性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导致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性。因此,作为一名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而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认为山区县职业教育生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学校数量增多而生源数量下降,是职业学校生源短缺的根本原因1职业学校数量增多我县1995年—1999年四年中,职业学校的数量由原来的3所猛增到8所,净增5所,净增20班,可容纳人数也净增了800多人。2家长的经济原因和他们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不足,导致职校生源短缺据我县1999年招生资料统计,全县4808名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高的1278人,占27%,进入职业学校包括中专及外县读职校的1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