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踺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务。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和心理健康维护对其人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它力求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随着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小学生不良心理表现和原因的分析,笔者在此谈点浅显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时光红 《文教资料》2009,(3):113-115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逐步从"国本论"走上国本论与人本论相统一的轨道.人本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决定于人的良好素质的发展,人的素质发展需要强大的内驱力,这强大的内驱力就来自于心理素质.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中职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教育学家指出:"必须把关心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未成年人教育更加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与时俱进的当今时代,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的生成阶段。教育教学中指出:素质教学的总目标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使学生在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和谐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怎样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特性,从培养目标出发,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加快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4.
梁翠嫦 《广西教育》2013,(17):6-6,19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 《教育与职业》2007,(29):86-88
大学生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进一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试图对当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中小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应该把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因此,进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理念和行动,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及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吴忠民  曹明平 《文教资料》2008,(10):200-201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不可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引导学生走上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引导学生走上心理健康之路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耿振美 《考试周刊》2012,(65):172-17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