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35):32-33
儿童分级阅读曾被广泛关注并掀起一阵热潮,近年来回归平静。本文从儿童分级阅读的认识、目的、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分级体系、主导者等方面,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儿童分级阅读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我国少年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人才的发展对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需求,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最佳阶段为儿童阶段。教师应就当前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化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儿童分级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广东率先出台国内首个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标准,并于6月初向国家版权保护中心申报成功。分级阅读标准包括《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两套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科  相似文献   

4.
建构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应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让书香泽润童年时光;科学划分阅读区间,实现年段分级阅读;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全过程,以儿童的方式浸润到书籍之中;创建阅读型教师队伍,让幸福童年拥有智慧的"点灯人"。  相似文献   

5.
学前期是儿童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与儿童最亲密的环境要素——家庭入手,以亲子阅读为载体,通过行动研究,发现亲子阅读以其独有的显性与隐性教育并存的形态,为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营造了真正具有主体性存在的亲子阅读体验现场,即以丰富的阅读内容、共同的阅读时光和平等的阅读互动等为体验内容,以"白描式案例"呈现了亲子阅读在儿童情感、认知和能力发展上  相似文献   

6.
儿童阅读的深度往往决定着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度,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发展,我国儿童阅读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其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利用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以1950-2017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11237篇国内儿童阅读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在趋势分析基础上,追踪了1950-2017这68年间我国儿童阅读研究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从2007到2017,十年间我国儿童阅读研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研究内容的关键词明显,未来该领域前沿热点集中在"绘本阅读游戏化"、"阅读活动多样化"、以及"分级阅读标准化"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种"读写萌发",引入分级阅读这一课题,目标是为儿童提供"最合适的文本"。从而树立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能更好地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应研究开展分级阅读课题研究的背景,并创设支持性的自主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深入挖掘分级阅读材料;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提高教师的讲读能力。同时利用亲子阅读,实现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8.
儿童阅读初感是指以儿童独特的眼光,在未经他人干预的情况下,调动自身原有的言语、情感、生活等经验,在自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以想象、思考为主的审美行为。尊重、珍视儿童阅读初感,以"顺守""反刍""织网"之法育养儿童阅读初感,必定能实现儿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重构起指向儿童意义的阅读新图景。  相似文献   

9.
早期阅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同,但由于教师与家长对"前阅读"核心经验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使得当前的早期阅读活动大都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帮助幼儿获得终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文章阐述了教师应如何紧握"前阅读"核心经验,运用多元互动阅读,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搭建阅读策略支架、打开幼儿脑洞之门、建立情感的触发器,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使其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0.
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有利,但当前亲子阅读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阅读中家长多看重"读",少情感性投入;多咬文嚼字,少品味图片等。针对问题,研究者提出建议:亲子阅读要遵循儿童的兴趣,重视亲子阅读的"情感价值",多品味图画,引导儿童开展创造性想象和运用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绘本具有图文结合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征,因而特别适合儿童阅读,为"有意思"的儿童阅读开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绘本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对儿童的阅读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和意义,对发展儿童语言能力、促进儿童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绘本成为儿童阅读的有益补充。一、绘本阅读独特的教学价值绘本是运用一组图画,表达一个故事。图画是绘本的生命和灵魂,符合了儿童形象认知思维的特点。绘本的故事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让孩子不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是小学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体裁。教师在选择儿童诗时,既要注重诗歌形式的完美,更需关注其特有的诗味,同时要注重其是否具有真挚动人的情感激发力量,具有睿智而明快的心智启迪作用。教师必须熟悉儿童的生活,了解其心理和情感,把握其既有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儿童本位"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并注意对推介内容的分析、记录,对阅读效果的总结、归纳,在长期的阅读指导实践中,筛选出那些真正属于儿童,同时又能促进其正面成长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学前儿童英语启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美国均衡阅读提出学前儿童英语启蒙实施建议:以英语早期阅读为主要途径;通过使用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征的英语分级读物激发英语兴趣,培养基本的拼读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情感和语言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红樱的儿童小说,立足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情感,真正体现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理念,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儿童语言、童话式叙事以及女性特有的唯美细腻的感受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以"情书"写作冲动为突破点,分析学生形成这一冲动的成因,并梳理其他存在的冲动触点,剖析学生写作冲动的存在性及重要意义,探究儿童情感的需求与认知方式,从而引发基于"情感需求"的儿童写作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于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明确。及时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心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提出了尊重学生人格需求、完善学生情感发育的教育目标,且直接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是一种融合了小学生人生经历与情感体会的个性化思维活动,应主动以情感教育组织阅读教学,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感悟。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激起学生共情;鼓励学生表达,阐述个人情感;辅以赏识评价,保护学生情绪三个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有效落实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及审美感的启迪,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绘本阅读"悄悄进入了我们视线。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于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所以,我们要给儿童自主阅读的机会,把儿童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绘本的出现,给教学营造了清新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阅读运动”是新世纪以来引人瞩目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这一运动从民间起步,官方给力,全社会参与,形成了经典阅读、早期阅读、分级阅读等多种形式,并出现了一批默默奉献的儿童阅读志愿者与机构。“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选书目”是儿童阅读的核心与难点。儿童阅读关系到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是...  相似文献   

20.
儿童阅读应考虑他们的共性需求和个体需求。共性需求主要体现在育人根本任务、民族文化传承和心理发展规律三个方面;个体需求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性格特点、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教师应根据儿童的阅读需求,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促进每一个儿童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