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出版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文化是人类文化长卷中重要的一页.出版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出版观念,在一定出版观念支配下进行出版实践和由出版实践所创造的出版成果及其影响的总和.出版文化横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社会范畴,跨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文化领域,涉及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出版文化既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传播和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媒介,又是发展人类文化的必要条件;既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2.
存在的问题以出版价值观为统领的精神文化部分是出版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出版活动中生产和传播文化的方向、路径和实效.①同其他社会子系统一样,出版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出版业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挑战。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出版,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比较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标志。人类出版时间活动会产生出版文化,并且出版文化是文化理论在出版研究中的运用成果。本文对出版文化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建设绿色出版生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倩 《出版广角》2016,(5):82-83
音乐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图书出版是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深入把握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属性,并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才能实现音乐文化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数字出版业致力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加工与传播。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在建设文化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路径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在系统分析数字出版对外传播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管理与政策项目保障体系、内容供给与发行体系、数字版权保护与治理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五个维度多元建设我国的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6.
党史学习教育出版与文化记忆关系密切.党史学习教育出版为文化记忆建构提供合适的内容和叙事模式,文化记忆建构是党史学习教育出版的目的 之一,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出版必然要思考有助于接受者形成文化记忆的内容呈现方式.党史学习教育出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记忆建构,为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而融媒体利用技术优势,可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出版传播效果和实现中华文化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徐华 《军事记者》2012,(11):51-53
军队出版工作.是军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军对内对外传播军事文化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了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主阵地”之一的军事出版工作,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在传播先进军事文化中守好“主阵地”。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不断强化“主阵地”意识。自觉履行好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武术文化的传播是国家“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新的消息来源、交流途径和传播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武术文化传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不良影响,对运用新媒体传播武术文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内容产业,创新是出版的永恒主题。唯有创新,才能使出版不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承积累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需求的职业重任。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出版新的创新要求,体制机制的创新、内容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是当前出版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版如何创新、创新活动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如何突破创新瓶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诚邀业界人士畅谈实践经验,希望引发您的思考,更盼望诸多有识之士参与研讨,为出版创新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徐海 《出版广角》2021,(10):6-9
自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启动主题出版工程以来,主题出版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国图书市场重要而活跃的板块.近两年,主题出版的内涵扩展到宣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的新型复合型选题开始出现.文章提出,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挖掘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主题,挖掘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题,以及寻找中国之治现代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