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西方现代文化的涌入推动了国内报刊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以登载时事、时政评论等为主的时政类报刊.政治环境变迁下的晚清社会,创办的时政类报刊办报环境复杂、民间报与官报并存及报刊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活跃于晚清社会的维新派与革命派,在时政类报刊上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革命派赢得了舆论.政治势力的有意推动...  相似文献   

2.
报刊图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媒介形式,是中国近代史上晚清以来的一件新生事物,其所具有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生活史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中国美术史、书籍史和报刊史的发展轨迹显示,晚清以来报刊图画的发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图画报刊及其刊载的大量图画的社会生活史意义越发显得重要、珍贵,历史与艺术的文化史价值、文献价值越来越发凸显出来.研究、整理、重印晚清以来报刊图画,理应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出版界十分关注的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来,新闻出版业异军突起.浙江作为文化发达之地,在晚清和民国期间,先后创办报刊达100余种,这些报刊对当时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浙江近现代报刊的历史发展分三个阶段作一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晚清基督教报刊以及商业报刊的出现是福建新闻事业近代化的开端,在其引领下,各宗派的宗教期刊成为福建新闻传播和宗教传播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近代福建社会。本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宗教期刊的出版、发行及地理分布等近代宗教传播的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文迎霞 《编辑之友》2016,(9):99-102
晚清报刊的兴起,为小说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受市场影响,晚清小说的转载现象突出;传播形式翻新出奇,出现了小说与广告的结合、小说被改编为戏曲等新形式;小说传播的主旨也从强调有益社会转变为迎合读者趣味.  相似文献   

6.
侯海燕 《出版广角》2015,(16):32-33
以晚清时代的民国报刊为代表的编辑思想,其影响力渗透在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也为当代报刊编辑理论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晚清民国报刊编辑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划分,据此梳理出晚清民国报刊编辑的思想特征和规律,旨在为现代报刊编辑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是我国妇女报刊繁荣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作为晚清报界一部分的妇女报刊不仅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承载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演变状况。文章从晚清女报的出版主体、出版内容、出版宗旨与议论主题等方面,来探讨报刊对于改变国人的思维、言谈、写作定势与交流方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晚清白话报为分析对象,将其社会功能和历史功绩作为基本框架,从白话报刊创办人启蒙和革命的主观意图出发,探讨白话报在教育和宣传方面的社会功能,并对白话报刊的历史功绩做出新闻学、史学、文学和社会运动四方面的叙述,客观评价晚清白话报刊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群体政治心态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分化整合提供了一条分析思路。甲午战后,社会各阶层政治情绪的激变成为晚清政论报刊时代形成的心理基础。阅读主体心态从求新求变到激进化、进而革命化,成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变化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邹雨婷 《今传媒》2016,(1):130-131
清末民初的民营报刊在中国的报刊新闻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阶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作用下,民营报刊随着上海的开埠而得以迅猛发展.各类民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这块土地上蓬勃发展.其中外文报刊在传输西方先进的新闻理念、社会观念上起到了先驱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鼓励女性进行学习教育,导致大量女性知识分子的出现.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外文报刊——《大陆报》在1912年所刊载的女性主题的文章,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当时的报刊对于社会舆论公共空间中女性思潮的解放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