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夏瑞芳     
夏瑞芳(1872—1914)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字粹芳。毕业于清心书院。此后在英商《文汇报》、《字林西报》、《捷报》当排字工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集资四千元,创办商务印书馆,并首任总经理。初以印刷为主要业务。后增设编译所,邀请张元济主持编辑工作,为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奠定了基础。对馆务发展多有筹划,曾亲往日本考察,回国后革新技术,使之焕然  相似文献   

2.
一、辞职风波及其影响 先知先觉者总有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张元济亦如是。在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后两次辞职。这两次辞职间隔不算太久、原因大致相同,且均引起轩然大波,胡适、梁启超等文化界名流纷纷表示关注并写信挽留,但张元济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卸职而去,深刻反映出当时商务印书馆管理层内部,尤其是张氏与高凤池之间在企业管理思路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于1910年3月17日(二月初七日)从上海起程,开始了长达10个月的欧美环游之旅,于1911年1月18日(十二月十八日)回到上海。张元济且走且停,一路考察了西方各国教育、出版、印刷事业,同时还与商务印书馆的同仁频频通信,处理馆务。文章主要对1910年8月张元济致夏瑞芳和高凤池的一封信做求证与解读,以期管窥此时张元济对中外合作出版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园 《兰台世界》2012,(4):12-13
张元济先生字筱斋,号菊生.他出生于1867年10月25日,于1959年8月14日去世.张元济原籍浙江海盐,在1892年考上进士,并担任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张元济在戊戌变法时曾经被光绪皇帝破格召见,但在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在1898年,张元济入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管理译书院事务兼总校,后来又担任过公学总理.1901年,张元济出资创办商务印书馆.1926年,张元济担任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直到去世.张元济的许多关于近代图书馆的思想都非常有见地,并创建了多家近代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离京到上海,经李鸿章介绍,由盛宣怀聘请,担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后任公学总理。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由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高凤池等人在上海集资创办。当时译书院常有书稿在商务印书馆印刷,张元济便与夏瑞芳结识。夏深知张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经世之才,张也看出夏有远大抱负,绝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7.
谈到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一代出版巨擘张元济先生和商务印书馆是无法绕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张元济,其领导下的商务印书馆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版界的老大.为了保护中华古籍,将商务印书馆做大做强,张元济可说是呕心沥血,无论遇到何种人生窘境,张元济都做到了铮铮铁骨,一身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4月25日,《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浙江海盐召开。本次活动为期3天,包括张元济纪念馆开馆和思想研讨会两项内容,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据了解,张元济故居海盐县投资4300多万元,启动了"张元济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和"张元济纪念馆"  相似文献   

9.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0,(6):23-23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的来源:张元济和严复同为戊戌变法之先进人物。张元济在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工作期间,二人密切合作,不仅为中国近代的译书出版作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中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创立多有建树。严复在翻译《原富》期间,已开始借鉴西方版权保护成例,试图用以保护著(译)者的权利。张元济对严复的版权保护主张多加认同。  相似文献   

11.
TCP/IP的层次不同所提供的安全性也不同,例如,在网络层可以提供虚拟私用网络安全服务,在传输层提供安全套接的安全服务。1.IP层安全层改进IP层协议的安全性,在过去十年里,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案。例如,“安全协议3号(SP3)”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标准技术协会作为“安全数据网络系统(SDNS)”的一部分而制定的。“网络层安全协议(NLSP)”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无线连接网络协议(CLNP)”制定的安全协议标准。“集成化NLSP(I-NL-SP)”是美国国家科技研究所提出的包括IP和CLNP在内的统一安全机制。SwIPe…  相似文献   

12.
"网络 CPU"就像微处理器简化了电脑设计那样,正在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复杂网络设备的设计及实现变得规范化和常规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网络编辑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编辑无法满足新媒体的需求,逐渐产生了网络编辑。网络媒体有诸多新特性,比如信息爆炸以及信息多媒体化,传播者公信力缺失,与此同时受众却在海量信息中迷失,信息传播更加迅捷,而且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大大增加。这些新特性使得网络编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传统编辑过程中所没有的新特点,因而要求网络编辑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加适应网络编辑职业的素质。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出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概念 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封装型电子出版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出版发行的,即其创作、交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使用都可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而后者是通过书刊等渠道发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分析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需求为基础,对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及其资源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2001-2010年我国社科信息系统设计与网络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分析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需求为基点,对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及其资源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2001-2010年我国社科信息系统设计与网络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国家社科信息系统设计与网络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分析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需求为基点,对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及其资源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2001-2010年我国社科信息系统设计与网络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崔茜 《新闻界》2009,(2):31-32
在当今社会里,网络与网络传播发展迅猛,这为网络文学打下了基础,本文从网络文学相关范畴入手,深入讨论两者之间关系并运用社会心理学,阐述了网络对文学接受者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分析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需求为基点,对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及其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2001-2010年我国社科信息系数设计与网络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网络化参考咨询服务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跃文 《图书馆论坛》2004,24(4):167-168,196
叙述网络化参考咨询服务的特征以及实施的方式,提出网络化参考咨询服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