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洗稿规制的三重进路各有内在局限:法律进路的标准难以细化、执行效率低下,规范进路的规制激励不足、治理能力有限,技术进路的手段过于刚性、黑箱难以监管,因此网络洗稿的常态化及其对原创者的声誉收益与货币收益所造成的损害不可避免.但为激励原创所需的收益保护范围不必过大,权利保障水平过高也会显著增加未来原创的信息输入成本,因此有必要在重申激励原创作为网络洗稿规制之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区分简单低级的网络洗稿与复杂高级的网络洗稿,对前者通过技术的升级换代审慎规制、守住法律底线,对后者通过基于社会信用制度的行业规范柔性治理、保持规制包容,并以法律引导行业秩序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非政府主体与非法律进路的规制目标与法律规制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王沛楠 《青年记者》2022,(13):95-96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层面的广泛使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所具有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决策潜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监管,但技术黑箱带来的透明性陷阱与法律层面人工智能人格主体地位的模糊性为有效规制带来了挑战。蒙特利尔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今年5月推出的《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报告》认为,对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规制应当诉诸具有明确操作性的原则,基于人类道德框架、多元数据来源和公共部门的算法问责实现对人工智能有效的数字伦理规制。  相似文献   

3.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促动信息秩序的巨大变局,重新分配社会信息资源和数字权力。数据喂养的偏狭、使用的偏误和伦理的偏颇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出的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及恶意信息流入信道创造条件,现有信息秩序面临失序风险。调整信息治理范式与治理方向成为智能传播格局下AI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提出实现信息秩序再次和谐的共创进路与治理方向,即以法律为约束,构建软硬法兼施的复合型AI信息治理法律框架,将法治贯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治理的全链条多领域,全面提升法律规制效能;以内外兼顾的技术善治实现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图景,促动技术的自我纠偏与完善;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流域化治理模式以直面多元治理难题,将多元数字行动主体纳入差异化规制与协同性治理体系以实现信息秩序的复建。  相似文献   

4.
钟建林 《出版广角》2021,(19):45-48
在作者专业发展对论文发表的需求压力、编辑审稿过程对原创行为的追溯难度和学术评价机制对学术不端的考察困境等合力之下,洗稿行为日渐侵入学术论文领域.然而,学界对洗稿的定义、特点并未形成权威性、共识性的认知,学术论文洗稿因思维共性、学术参考、技术规避等导致判定困境客观存在.学术论文洗稿治理体系必须标本兼治:完善学术不端监测机制以"治标",强化学术道德约束机制以"治本",改进学术水平评价机制以"兼治标本".  相似文献   

5.
谢亚可 《传媒》2022,(3):89-92
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已然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本文以今日头条用户对于"2020年全球十大人工智能事件"的评论为样本,使用共词分析法对用户关切的人工智能伦理向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本主义"是用户最为关切的核心伦理向度,"算法透明"为用户关切的伦理向度盲区,"审慎和节制"成为用户伦理关切的新向度.社交媒体用户对人工智能的关切向度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存在一定偏差,我国用户的人工智能伦理观需要从技术、社会治理、法律、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引领.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媒体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智能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伦理风险.本文梳理了我国智能媒体的相关伦理规范,审视其存在的伦理风险,由此提出智能媒体伦理规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蔡斐 《当代传播》2012,(5):83-84
鉴于自媒体的核心价值及运作理念在于“自”,法律与伦理在对自媒体的规制过程中,短期应采取“共同调整、互为补充”的关系模式;中期应采取“法律规制、伦理疏导”的关系模式;长期应采取“法律理论、道德主题”的关系模式.这三种关系模式前后相承,能够有效实现法律规制和伦理规制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自问世以来,关于其带来的伦理争论从未停止,产生了诸如人工智能威胁论、机器人恶意等言论。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对人工智能发展程度的不明确以及因此产生的伦理关系模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理解,从两个层面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理顺人工智能技术语境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冲突与调适,通过对机器道德的研究反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要素,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分发、互联网定向广告、消费者自动化决策等场景之中,同时带来法律风险、伦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明确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的法律属性,赋予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权""退出权""删除权"等权利,同时加强对算法的法律规制,为保护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潘雪  果磊  段艳文 《青年记者》2023,(24):56-5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新闻伦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入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下新闻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认为应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为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在新闻领域、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提高媒体公信力提供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目录学理论研究与“三基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目录学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矛盾说、书目情报、书目情报理论等三基点问题,作了一次认真的回顾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光盘发布系统中随书光盘的筛选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图书馆光盘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中光盘的筛选问题,提出影响光盘使用的几个因素,并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RFID在图书馆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自动数据采集技术,本文阐述了RFID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基础,详细介绍了RFID系统的构成及其运用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RFID代表了世界图书馆界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也造成了其在邓小平图书馆运用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新年新希望     
<河北科技图苑>创刊十多年来越办越好,作为一名老读者和老作者,我由衷地高兴.为了把它办得更好、更辉煌,在新的一年里,我特地提出一些新希望.  相似文献   

16.
徐超英 《中国博物馆》2003,(3):73-75,64
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广播从2002年“十一”正式开播,至今已运行八个月,工作状态良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全天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播出,远程计算机实时监控,可根据游客数量自动调节广播音量,真正体现了现代化高新科技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18.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批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多被称为我国目录学之目的、任务、核心和优良传统.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记录了2004~2005年我国图书馆重要思想启蒙时期中,作者经历的湖南图书馆百年馆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桂林年会、衡阳调查等事件,以及此期张勇、李国新、王子舟、范并思、余子牛、蒋永福、梁灿兴等的图书馆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外滩位于英租界东端的黄浦江西岸,是近代上海港的正门.1 843年11月8日英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在县城租屋落脚未及一周,就以告示的形式,划定了有关上海港的港界及洋船停泊区:港界的范围自县城起,沿黄浦江而下直到吴淞口宝山嘴之间的江面;外滩则属该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