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一新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任课教师,对中学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中小学数学不仅有连续性而且有阶段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区别,前后不能自然的衔接起来,因此,初一年级的师生就有一个怎样从小学数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初一新生从小学升入中学,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任课教师,对中学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中小学数学不仅有连续性而且有阶段性,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方法都有较大的区别,前后不能自然的衔接起来,因此,初一年级的师生就有一个怎样从小学数学教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适应过程.在这一时期里,教师如能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照顾到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悄然转型为"先学后教""转学成教",通过学生"先学""研学"和"拓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在运用新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编织""堵漏",引领学生"爬高",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刚进初一的学生来说,这个时段是适应中学数学教学,缩短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距离的过渡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就将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教师要让初一新生爱上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更高的艺术性,在课堂上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立峰 《考试周刊》2012,(40):68-68
对于刚从小学毕业,步入初一的新生来说,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新的环境与他们过去的环境不同:学习环境改变,课程种类骤然增多,知识结构变化巨大,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要求提高。这些都使得大多数初一学生措手不及,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所以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一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搞好初一数学入门教学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情境拥有"真""美""情""思"等内在元素。情境不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疑境""动境""思境",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操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题组织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围绕起主导作用的核心问题,按照"至理数学"教学主张展开主题学习,有助于厘清课程的组织结构,增强学生对数学本质及规律的理解。践行"至理数学"教学主张、实施基于核心问题的主题学习的关键点在于"提炼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主题""拓展教学时空,倡导自主学习""围绕优化设计,提升训练效度""基于学习反思,形成质疑能力"践行"至理数学"这一教学主张,实施基于核心问题的主题学习需要。通过构建学习场域、创生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8.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必须从初一年级抓起。儿童由小学到中学 ,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课程内容、新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抱有新的希望 ,想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是初一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 ,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 ,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 ,初一数学比小学数学 ,内容更丰富、抽象 ,为了使初一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数学教学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必须从初一学生特点出发 ,认真扎实地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中学数…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2,(3):55-58
早期数学学习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有效性,对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融合多个领域""综合多种感官""巧用操作学具""擅用教育评价""注重生活延伸"六步法旨在提升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教师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数学奠基的基础和重要时期,如何采用别样化的教学手段塑造全新的初中数学课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成绩和数学素养是教师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学习""采用科学有效的审题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塑造学生数学指导师和评讲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信心"三方面入手,针对"别样化的教学手段塑造全新的初中数学课堂"这一话题,做出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入门教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教学阶段的开始,在教学中处于转折点的重要位置,也是教学的难点.鉴于平面几何学科自身的特点,其入门教学更是个难题,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极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就要着力研究初一新生的学习特点及平面几何的学科特点,进而研制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应对策略,使几何入门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以活动为载体,由活动体验拓展数学思考。拓展数学思考的内在机制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种,分为"自然生长""板块对接""螺旋回升"三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生成体验来酝酿数学思考,以问题架构桥梁来启迪数学思考,以反思促进发展来提升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由理性思维逐步走向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常谦国 《文教资料》2010,(36):75-76
初一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初一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见到新的老师和同学,触及到新的知识,其心理发生了巨变:新鲜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优势,处理好中小学阶段的衔接。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的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并要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比例的初一新生都感觉到,进入中学后数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生进入中学感到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比较,离实际生活要远得多。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是数学概念的巨大飞跃。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多为生活中数学,都是直观的生活的再现。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是一个人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入门迅速,基础牢固,则对今后继续学习并掌握好这门功课将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初一新生,要教会他们"怎样学""学什么",如果我们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就很难取得预期教学效果。指导学法就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使教学事半功倍。一、指导学生学词语  相似文献   

16.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教学到初中数学教学的过渡,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衔接,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帮助初一新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数学教学十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多年来将心理学融入数学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将这一心理学教学方式总结为三项教育,具体做法如下:一、开展目的教育,培养新生上进心动机是激发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由"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4):51-52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和数学学习思想的重要阶段,基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小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经常表现出"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深入探究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综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形化数、以数为形的转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故而,本文从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角度探讨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又有人把"教学"解释为:教学生学.这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地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怎样培养中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特别是初一新生自学数学的能力(万事开头难),  相似文献   

20.
高伯苗 《特区教育》2011,(12):19-20
差不多每所初中学校都在演绎"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真实故事.如何前瞻性地预防或者尽可能地减少初二初三的极度分化?就数学教学而言,在初一新生阶段,新班级的学习风气尚未确立之前,极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一条积极的应对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