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汉英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转换。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有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民族注重伦理道德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西方民族注重理性思辨和逻辑分析,使得英语是一种注重形合的语言。本文通过对比汉英思维方式和汉英语言,得出较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帮助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视角探究语言差异对汉英长句语义转换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的语言特征、句法结构以及思维表达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实现文本的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体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在具体的英汉互译中,译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形合和意合在译文中的具体转换,同时还要考虑到思维方式在翻译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以刘士聪教授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中的部分文章为例,具体地论证思维方式在形合和意合转换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英汉互译提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戴凤姣 《现代语文》2013,(7):156-158
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汉英思维模式与汉英语言结构,试图构建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切换模式,文章最后探讨了该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的语言是在各自的劳动生活中发展成熟的,必然反映各自的地域风貌、历史特征、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即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英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转换过程.因此,汉英翻译也必然体现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某些较短句群或较长句子时,译者必须在两种思维方式上进行转换,才能达到既传达原文的神韵,又保持译文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汉英翻译实例来阐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两种语言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张健 《培训与研究》2006,23(4):131-132
汉英两个民族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使译文晦涩难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模式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揭示了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提出了排除和化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干扰是提高翻译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汉英民族文化和思维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重点从四个方面比较了汉英不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说明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汉英旅游文本中的若干方面的差异。本文拟以相关的语言学、思维学和文化学观点作指导,对汉英旅游翻译特别是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语言差异、东西方民族思维差异和中外读者旅游文化背景差异的处理方法予以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汉英翻译是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汉英翻译训练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英翻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汉英翻译训练必须把握的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英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必要调适,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文精选《中国日报》、《青年报》经典例句,从汉英的语言结构、表达形式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汉英翻译视角差异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西思维模式对英、汉语语言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对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实用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特点,并讨论了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应采用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4.
释意学派指出,口译语言转换过程实际上是"译意"的思维过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释意学派理论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汉英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脱离原语外壳"、转换语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汉英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本文通过实例强调汉译英时,要考虑汉英思维差异,采取一定手段,以使译文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6.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7.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反映着讲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汉英两种语言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影响着手,研究汉英思维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8.
徐嘉璐  袁亦宁 《海外英语》2012,(17):162-164
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维成果的方式存在着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征。翻译活动需要在不同语族的语言之间或者同一语族的不同语言进行词语间的同义转换,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很少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问题由此而生。如何恰当处理意义的模糊性和传达原文真实意义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该文从文化巨著《红楼梦》的杨宪益汉英译文中的选取了部分例子,对于词义选择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希望能够为译者在从事汉英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汉英思维差异入手,分析其在语言各层面的表现并探讨了思维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汉英隐喻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差异。作者提出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性思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也是汉英隐喻产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通过了解汉英不同地域背景对于语言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汉英隐喻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