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采取的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创新制度,该制度对于检察行为公信力的型塑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制度塑造检察公信力的初衷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应当从提高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有效性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有益于该项创新举措的准确定位和检察行为公信力的良性塑造。  相似文献   

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改变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中无人监督的格局,而主动采取的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创新制度。向群众寻求监督的思想在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中也有体现。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检察审查会制度的比较研究,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以期有益于该项创新举措的准确定位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制度创新,其目的是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人民监督员的产生、职责、监督程序和履行职责的保障等。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推进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不仅具有宪法上的依据,而且符合民主监督和程序正义的要求,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检察机关深化外部监督机制的创新,是现行检察制度中增设的一种民主监督程序,对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限制权利滥用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民众参与检察是克服检察权在产生之初就具有的天然弱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使得监督者也受到了一定的有效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民众参与检察的一个尝试,虽然难以达到尽善尽美,但是毕竟是在司法民主化进程中迈出的可喜一步。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应该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有效发挥其独到的作用。应当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尽快启动立法程序,使该制度法律化,推动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监督员制度因具备呼应群众参与司法的民主基源优势、契合检察权力治理的监督运行优势、符合追求公正司法的决策保障优势等多重优势,而步入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检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现状,发现其仍存在理念误区、定位不清和程序缺憾等运行困境。在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效能转化的进程中,宜回归参与式监督的逻辑起点,厘清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利形势,优化监督实质化的程序设置,完善高品质监督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荣路  冯晓音 《陕西教育》2007,(10):121-12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一项新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旨在建立对检察权切实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试点至今成绩斐然,但这一制度在设计上的缺陷及实践过程中显现的瑕疵,正日益成为其发挥巨大社会功效的羁绊。对比研究改革中的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发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问题所在,并对此制度加以改进完善,以期使我国的司法监督体系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一项新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榆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问题。这项制度创造了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机制、新形式。然而该工作中也遇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争论,尤以“被监督者选择监督者”的遴选模式受到一定的质疑和诟病。笔者认为,确定人民监督员遴选标准和遴选模式的起点是厘清人民监督员监督权之权源属性。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从完善检察体制的高度出发所提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改善和加强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外部监督机制、促进公正执法的一种制度。由于这是一项新的检察改革探索,本文拟对各地检察机关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是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司法制度,是绿水青山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厘清理论上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本质定位,解读司法实践中环境检察公益诉讼遭遇的困境,有助于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完善路径的探寻。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可沿着完善立法、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渠道、细化原被告举证责任的证明标准及完善调查取证制度诉讼等方向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民事审判程序中重要的监督制约制度,但司法实践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立法上的缺陷是制约民事检察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如何通过立法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民事交易环境是当前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行立法的模糊及最高法的限制性司法解释,使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一度陷入瓶颈。民诉法修正案将执行监督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使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权有法可依,对如何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和方式,提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范围应不受限制;监督方式以抗诉和检察建议为主要方式;对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要进行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干预性是检察监督的重要特征。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一个西化过程,随着意思自治、程序正义等西方法治观念的引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理念与民事审判改革方向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实中再审检察建议存在法律效力效力缺失以及该制度实际操作中程序不规范问题,试提出修正再审检察建议的建议。在适用中加强与抗诉的协调与互补;树立起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以抗诉为主,以再审检察建议为补充的理念;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应经立案、阅卷、调查、集体讨论、主管检察长或检察长决定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后才可形成;以再审检察建议回复制度为切入点加强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增强再审检察建议内容的针对性与说理性,从而实现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制度化、正规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其重要职责。在实际运作中,存在有检察监督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手腕不硬,以致于效果不佳的情况。正确理解坚持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理顺检察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健全检察监督法制,推进检察制度改革是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实践中又具有随意性。因此,需要精巧的程序制度设计保障该制度的健康发展。但在目前的立法背景下,检察机关暂不宜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7.
民事公诉制度是指通常以公诉机关身份出现的检察院,为了维护特定情形下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重要权利,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对支持起诉原则的扩展,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实体主体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民事诉讼法首次将"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情形作为检察机关对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的事由之一。检察机关应当在正确把握新证据的本质、分类、要件,并综合考虑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环境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新证据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19.
民行侦查权的有效行使对新形势下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强化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加强人民群众的司法信仰,实现司法公正与和谐,有着重大意义。立足于工作实践,提出在民行侦查权的行使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并加强民行侦查工作中的证据收集制度建设,以促进民行侦查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20.
按照检察一体化的制度要求,民事行政检察办案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克服地方司法化,有利于法制统一,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其制度基础为检察一体化。按照系统论的哲学要求,民事行政检察办案一体化机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等特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率要求,民事行政检察办案一体化机制,可减少办案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促成各部门合理的办案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