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堂林 《化学教与学》2013,(8):50-51,26
充满激情的课堂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融入其中,有更多机会思考、发现、理解和表达。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领学生,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激情导入,盎然兴趣"溢"满课堂教学之始  相似文献   

2.
提问式的教学首先要做到时刻集中学生的精力,要给学生制造巨大的压迫感,让他们不得不拿出自己最饱满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在现代课堂上应当继续深挖提问式教学的内涵,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是让课堂活起来的核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洞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需求和变化,从学生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情绪状态,满足他们的情感要求。只要教师能在"活"字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就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4.
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语文课上,如何让激情充满课堂?用教师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用学生的激情感染教师,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5.
徐锡建 《成才之路》2014,(15):16-16
小学体育课堂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的锻炼与培养,加强小学生的锻炼形式,能让学生有良好的机会张扬激情,挥洒不同的本性。体育课堂上的很多项目都有其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投入兴趣去参与体育活动,就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王刚 《教书育人》2008,(5):36-37
沉闷、压抑的地理课堂如一潭,死水,会令学生开小差、打瞌睡,反应冷淡。这与教师缺乏激情有关。一者,教师缺少情调、激情,课堂语言枯燥,教法单一,学生当然会昏昏欲睡;再者,教师完全主宰课堂,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三者,学生迫于升学压力,起早贪黑,课堂上自然没有了激情,提不起精神。如何让学生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7.
黄志武 《生活教育》2012,(17):27-27
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课: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溢,随着课文内容的改变,他时而高亢激昂,声情并茂;时而眉头紧锁,慷慨悲愤;有时到激动处,会夸张地运用肢体语言,甚至还要求全体学生来配合,弄得整个课堂一惊一乍的,让人很不舒服。整个课堂上,教师在卖力地激情表演,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他们并不买账。我认为,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激情,但教师的激情也要把握适当的"度"。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滕学教授对"润泽教育"的阐释: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这一阐释给我们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新境界,那就是让学生学习有幸福感,并因课堂的文化信息,激情澎湃和充满睿智而影响学生,使他们茁壮成长.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旅游,不仅可以启迪智慧,而且可以享受温馨.那如何让学生乐学、喜学并把语文课当成享受呢?  相似文献   

9.
姜玉花 《考试周刊》2015,(15):37-38
着力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如花般生命怒放,语文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0.
没有激情的日子,生命仅仅是走过场,死水一潭;缺乏激情的课堂,教学也只是走过场,浪费时间,误人子弟。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我深深感受到让教学充满生命力是多么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关系到教师的自我认同,更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课堂上,不但学生是活泼泼的青春少年,老师也有活生生的鲜明个性.甚至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也是活学活用的智慧。让课堂充满激情.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让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师生的思想在课堂这一平台上交流、对话、碰撞、提升,不仅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丰富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只顾一味地聆听教师讲课的思维模式,那只会让学生的视野狭小,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让"死知识"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激情有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一个激情洋溢的大舞台,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情感去迸发学生生命的激情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点燃自己的情感,那语文课堂肯定会像一池吹皱的春水。一、课堂因老师的激情而精彩我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觉得自己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自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在学生们汇报"爸爸是怎样一个人"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博学多识、渴望和平、爱自  相似文献   

13.
张丽君 《小学生》2011,(5):16-17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丰富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只顾一味地聆听教师讲课的思维模式,那只会让学生的视野狭小,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让"死知识"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激情有活力。  相似文献   

15.
张保霞 《新疆教育》2013,(11):153-153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在学生面前充满亲和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教与学的快乐。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善于用语言赞美学生,让他们能保持自信,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采用多维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16.
高效的历史课堂会让学生产生激情、产生期望,相反,低效的课堂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激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课堂小主人的作用,体验历史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做到情境相生,能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特点,通过"换位阅读,以情激情""互动阅读,以意激情"和"延伸阅读,以境激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共生的境界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事哪门学科教学,教师都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先学"的习惯,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本知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去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先学的能力,让小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媛媛 《教书育人》2013,(12):24-24
无论从事哪门学科教学,教师都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先学”的习惯,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本知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更有激情地去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先学的能力,让小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数学课堂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激情的氛围,营造一个对活的空间,构建一个开放的世界.这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在心灵上能和同学、老师进行平等的沟通,这种沟通,能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应提供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