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语文新课程实验区的不断扩大,随着非实验教师提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尽可能多地用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迅速递增。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走向教学前台,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教师们在实践新课标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一、“自主”与“自流”“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新课程实验区的不断扩大,随着非实验教师提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尽可能多地用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迅速递增,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走向教学前台,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教师们在实践新课标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一、“自主”与“自流”“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  相似文献   

3.
对新课标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瑛 《中小学管理》2003,(10):32-34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体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但是,在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势必影响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下面,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新课标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  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强调学生的自主构建,却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缺乏艺术引领,常用“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教学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由于我们对这一理念不能正确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教学目标缺失,教师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感悟;二是学生的感悟很肤浅,没有思维含量。那么,怎样引领学生在自主感悟中发展思维呢?一、正确理解自主感悟的内涵自主感悟强调的是阅读个体的不可代替性,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6.
一、“自主学习”过于“散”时下,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老师说:“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以此体现教学中的民主与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精神。但是,凡事有个“度”,不少的语文教师还未等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有整体的了解,就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学习”,明显地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这种断章取义的阅读方法,很难让学生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这种过于自由的读书,使…  相似文献   

7.
时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了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时尚用语。教师常以此语让学生自读课文,以体现教学的民主与学生的自主性。但仔细想起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应该慎用,否则,将异化为放任自流。请看教例:师: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北京亮起来了》,你们想怎么读这篇课文呢?生:我想大声地读。生:我想有感情地读。生:我想和同桌—起有表情地读。……师:好,那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吧。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读书使课堂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教师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想怎么读”,却忽视了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忽视了发挥主导的…  相似文献   

8.
刘细凤 《江西教育》2004,(10):37-37
谈到自主学习,有一种很流行的做法是:阅读课文时,教师很大度地、一次次地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似乎认为这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在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然而.敦师却忽略了一点——这就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存在一个自主学习方法、习惯的引导和培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在解读新课标理论时出现偏差,即在注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时,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好像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老师只要组织好合作小组并维持好班级纪律即可,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这种盲目的自主学习,自然是一团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给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先学后教”的课堂,学生要在课堂中自主先学、主动探究、自我建构。文章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先学后教”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文言文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自主钻研为形式,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助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新课标下变革原有的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合作性、创新性的特点。学生学习文言文,采用四步行。一、学案导入,整体阅读,自主感知学生整体阅读,自主感知文言文,不像阅读现代文那样轻松,文意了然,必须在学案(教师为学生编写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提纲。学案的设计完全是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有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助读内容、练习题目等)的帮助下,有层次、有目标地读。首先,学生要借助…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修订版“大纲”的这一精神呢?听了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武琼执教的《挑山工》后 ,感触颇深。一、在语言实践中汲取学习方法生 :挑山工是干什么的?生 :从字面上讲是挑山的工人 ,但我想肯定不是挑大山的。师 :你真会思考 ,所以我们以后学习不能仅仅看字面。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挑山工是干什么的呢?生 :读课文。生 :读“预习”也能知道。师 :那就按你们说的去做吧!(学…  相似文献   

13.
一、轻指导在倡导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前提下,广大教师更多地在研究和实践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本人曾听过一节《乌鸦喝水》,教师花费26分钟时间,多次安排自主学习活动,围绕6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果造成学生盲目自主、盲目合作。学生在盲目地读词,麻木地读书,一遍又一遍地机械地读。其实无论是学生读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对他们加以指导。一位教师执教国标本《理想的风筝》指导读“词酸涩”,他评价第一位学生“你读准了这个词的字音”,后提出要“求你能否读出这个词的意思?”当他发现这个学生读出了这个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王怀中 《河北教育》2007,(10):12-13
现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从张扬学生的个性出发,想让学生自主读书,动则“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其实这种教学行为是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自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师落实新课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一直是我们关注探索的课题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从自主两个字看,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亦或其他人或参考的任何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或朗诵或默读,或浏览或细读都可以。这也切合了语文的实际功用。读出什么便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阅读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请同学们读下面这段话,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上我却发现所有学生只有一种读法——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或左顾右盼,声音有高有底,节奏有快有慢。这种读书的情景很难让人相信学生的思想、情感已融入文本中。学生的自主读书使课堂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教师的确尊重了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想怎么读",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却忽略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忽视了教师应发挥主导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标的主旋律。然而,我们发现在课改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曲解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涵义,以致不能合理运用,因此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反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下滑,从而对新的学习方式产生怀疑,徘徊在课改的“十字路口”。我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A.自主操作型《爬山虎的脚》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只作适时点拨,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一、激发动机(出示投影或录像)谁认识这种植物?你在哪儿看过?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你想知道爬山虎怎么爬墙的吗?二、学习实践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掌握学生读书情况,说说每个自然段大意。3.研读重点段。①赏“叶”。精读第2自然段,画出爬山虎叶子的样子和颜色,对照自己的画,口述叶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什么最有价值?就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就是最有价值的。但因学生年龄小.认识力、控制力不足等原因,致使他们有时喜欢的不一定有价值,所以教师不能过度地给予学生自主,任由他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地让语文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津津乐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