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无效对话。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逃避、害怕心理,文言文阅读教学更是众多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研究对话教学理论,从四个方面针对文言文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策略:正确贯彻理念;创设民主氛围;改善提问方式;开展有效对话。希望在对话中发展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激起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促进文言文的传承与发展,将师生对话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一得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主张,也成了不少教师挂在嘴边的"时尚"。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是《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评课时,该教师提出:"着力关注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进行仿写训练,做到一课一得"。对此,不少教师表示认同。真的如此吗?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将该教师的具体教学要点简述如下。1.初读文言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导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2.重点要求学生关注课文中四个句子之间  相似文献   

3.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多为"满堂灌",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究其原因,大多为教师急功近利,听命于"中考指挥棒",或者是因为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重知识语法的讲授,把一篇篇美文肢解成一个个词法与句法,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就是树立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言"的教学、也要兼顾"文"的关照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言文真正当成一篇好文章来品读。用朗读、师生角色互换、课外拓展延伸等方法,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保护与鼓励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中的人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人说:"对话教学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这一革命性的课堂行为,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唱独角戏和学生"回收站"式的等待灌注知识的被动学习,使课堂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动所在,成了师生浮想联翩、创意生成的沃土.  相似文献   

5.
<正>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痛苦地挣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趣教、智教,二是学生缺乏趣学、智学,教师教得无趣无智,学生自然也学得无趣无味。因而,文言文教学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取得良好成效,教师必须在"趣"字和"智"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生应该学习、了解并发扬中华文化。但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现象。本人积极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现状与需求,贯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突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到了高三,教师往往迫切地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言文短篇,希望通过量的积累,达到强化高考知识点的目的。尽管教师如此主动,文言文教学依然是被动的。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体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成就动机,将有助于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益。一、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有过这样的困惑:急于求成,未必成教师对高考考纲已烂熟于心,因此容易出现"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复习)什么"的现象。这样容易割断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7)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认识。有教师认为文言文的难点在于文字语言障碍,上课只要疏通文字即可;有的认为只讲文字不讲文章不行,于是大讲特讲其特色;有的两者兼顾,结果成了蜻蜓点水。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言文的教法也就"百花齐放"了。所有这一切认识都是从教师、课本、学生这课堂三要素中的"课本"这一要素出发的,而没有顾及到主体对象——学生。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9.
学习文言文是与历朝历代先贤智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也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探究文言文教学方法,通过读背结合、挖掘材料、玩味品析、深入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费尽心思,学生望而生厌。将对话教学的理念运用于文言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师生关系、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引导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今语言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常把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疏通文言字词上,文言文课堂教学成了识字课,成了古汉语知识的教学课,而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真正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却被拒之门外。本应成为学生和古代文学作品对话桥梁的古代言语形式反而成了学生和作品沟通的障碍。本应是配角的古代言语形式喧宾夺主,公然霸占了文言文课堂。我们也为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和文化依然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师生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受到了很大限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自己能为改变文言文教学做点儿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理行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指挥棒"指向哪里,他们的学习目标也指向哪里。由此造成了学生消极应对文言文学习,教师机械教授文言文课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陆春雷 《广西教育》2012,(18):73-73
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有些语文教师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甚至直接利用现成的译文让学生机械地识记,所以学生大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学得昏昏欲睡,文言文教学成了部分教师的软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如果教师所用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文言文教学也能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  相似文献   

15.
以中学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文言文阅读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详实地介绍了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并把文言文课外阅读这一较少有教师涉足的领域作为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读—诵—思—用"四个步骤,进行文言文课外阅读。从教师"课内教"到学生"课外学",将学生文言文的知识学习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探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将对话教育理念应用于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文言文的精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对话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适当的文言文对话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对话教学,优化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诵读和背诵,加强文言对话教学中的质疑和探究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文言文教学一直处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学生对文言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本文试图找到解决这一状况的办法,尝试了一些方法:善问。用学生善问,教师善问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走入文言文。挖掘文言文中丰富的资源,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文言文中的"语文味",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定可以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大多数是采用讲授法,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文言文。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文言文的研究性学习的学案角度进行研究,找出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本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恰当角色,有效对话。第十二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教学程序通常是教师解释文本,学生理解内容,或学生利用注释理解词句,教师补充。学生对这样的文言文学习方式兴趣不高,收获也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然而,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处于发展的瓶颈期,教师依旧过于重视知识传输,学生依旧害怕学习文言文,文言文"言文分离,虚实难辨"的特征成为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拦路虎。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提出了若干策略,期望通过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让文言文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让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思维中,从而使"言文"不再"分离"、"虚实"不再"难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