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造神运动中,海子俨然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一些狂热而有欠冷静的评论者带着对诗人的一知半解就匆匆上路,将海子误读为"抒情诗人"、"诗歌英雄",甚至还将他神化为"为诗而死"的"殉道者",这些论调不仅严重歪曲了海子的形象,同时也展现出当下评论界一些人的病态心理。之所以要对这些显失合理的观点展开深入的批判,目的在于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品味"碧""接天""别样红"等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3.通过几种送别诗的吟诵对比,了解作者送别的深刻含义,体会诗句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诗人1.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诗人,他在一句诗里。这个人擅长写景,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被他写成了诗,于是朋友姜夔便写了一句诗来赞美他。出示句子: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相似文献   

3.
海子的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与海子的人生命运相关联,他的诗歌中也出现了一些固定而独特的意象,如"麦地"、"村庄"、"黑夜"等。除了这些意象以外,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也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因为海子的"桃花诗"没有继承传统,完全是他自己独创的,并且与当代诗歌中的一些描写桃花的诗歌含义也有所不同。他诗歌中的"桃花"与"血"、"火"等意象相关联,象征着死亡与毁灭。而海子也是以"桃花"自喻,暗示了自己最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海子是20世纪末中国诗坛的奇特现象,有人说他是世纪末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也有人说他是世纪末最后一位诗人,甚至还有人说他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诗人。现在我们共同欣赏著名诗人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5.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离开了世界,留下了"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抒情诗歌,读海子的诗,正如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一样,诗中丰富的意象既表达了海子的诗歌理想,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世界,情感纯粹而真挚,本文从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出发,探究诗人的理想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当代学院派诗人海子在结束自己25岁生命的前两个月写下的一首撼人心魄的诗。初读这首诗,你会觉得诗人有“积极”的追求,“幸福”的向往,在努力追求尘世的“幸福”。可当我们细细咀嚼之后,你会品味出诗人海子内心无比的苦涩和无奈。这种苦涩和无奈表现了诗人海子人格的二重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挣脱世俗、极力追求自己惟一的“幸福”———对诗坛“王位”的渴望。诗中表现出对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又蛰居京郊昌平,埋头写诗。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自己与家人、亲友、社会一天天隔膜…  相似文献   

7.
唐人与新罗、日本、渤海人员交往的诗中,"日东""海东""东海"和"扶桑"是经常出现的词语,其地理指向,在阐释上往往出现讹误,本文通过对有关作品的逐一考释,证实这些词语并非固定指新罗、日本或渤海,而要根据诗中具体交往对象,方可确定所指。文章还对"日东"、"扶桑"等词在唐诗中出现和使用情况作历史考察,对文本中相关地名讹误的原因,从校勘上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因为海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代人们多认同他是一个抒情诗人。但在他寄托了诗歌理想的长诗和诗剧中却有着更多的诉说。海子提出的“民间主题”有着特定的含义,只有对它进行剖析才能看到海子诗歌理想的内核,获取海子诗歌的价值取向;海子不是一个忙于解构的诗人,而是一个醉心于重构的艺术家。海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寻找文学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9.
走向海子     
诗人海子的死震惊了文坛。他的死是诗的悲哀诗的不幸。从诗歌创作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创作画上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句号 ;从诗歌影响来说 ,海子的死为他的诗歌安上了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谢伶俐 《现代语文》2008,(10):114-115
海子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诗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短诗和诗剧,这些诗歌对中国当代纯诗以及史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海子的陨落预示着八十年代抒情诗的衰退。从海子的诗歌创作的整个历程来看,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主要从事抒情短诗创作,中期写下了规模宏大的叙事史诗,后期则回到抒情短诗的创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后期抒情短诗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诗作,  相似文献   

11.
海子是一个渴望精神安定,抗拒繁乱现实世界的一位诗人,他所向往的是简单而质朴的生活。这些反映在他的诗中,就形成了原始质朴、植根大地、神秘与深邃这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引读】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杰出诗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系,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近300首优秀的抒情诗和7部长诗,已出版的作品有《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诗作】答复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赏读】在海子的诗中,有很多是写麦地的。他执迷于麦地,钟情于麦地,他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课文师: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蔚蓝的大海。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师: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今天,如果要写当代诗歌史,已经不能无视海子的存在。下…  相似文献   

14.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恋歌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在第一节中,诗人勾勒的是想像中尘世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以及“我有一所房子”都有一种拟想性。第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  相似文献   

15.
王叔岷巨著《史记斠证》所言,多是王叔岷多年研究所得,值得学界重视。不过,王叔岷论证也有白璧微瑕之处,文章逐一研讨了其中"鬐""女登""除""故遂因""遗矢""沧海""祥"等词语,提出了我们的观点或者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诠释了他与世人不同的幸福观。他追求的幸福乃是一种世上每一个人皆获得幸福之后的那种幸福,他的这一幸福观,让我们又重新解读了海子。本文对苏教版高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全新赏析,别样地展示了海子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海子又一全新的认识。希望本文能对师生解读海子及此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海子的名字在一般的读者中是比较陌生的,但随着新语文试验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编选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秋》之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始热情地关注起海子和海子的诗歌来了,甚至有众多的诗人和读者建议把海子的忌日———3月26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海子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也开启了一个诗歌时代,他成为了一个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又一个象征。本文试图对海子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大略的梳理和论证,并以此参与关于海子诗歌精神的讨论。一、海子的死和不能承受的精神之殇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  相似文献   

18.
李胜利 《教师》2012,(21):74-75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迅速高效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理解词语进行了探究,主张通过"读""议""演""写""画""评"等手段,改进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海子的名字在一般的读者中是比较陌生的,但随着新语文试验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编选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秋>之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始热情地关注起海子和海子的诗歌来了,甚至有众多的诗人和读者建议把海子的忌日--3月26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海子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也开启了一个诗歌时代,他成为了一个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又一个象征.本文试图对海子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大略的梳理和论证,并以此参与关于海子诗歌精神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王维诗中的"雨花""空有""无生""水田""妓乐"等5个词语进行考释,旨在表明对这些看似普通实际意义却特殊的词语进行考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