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实践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2.
吴希 《云南教育》2008,(3):30-3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3.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苏教版"元角分"一课中,在面对学生不认识"1分、2分、5分、2角、2元"这样的币值和不明白选择"5元12角"还是"6元2角"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介本内容是在学生们初步认识了计量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对计量单位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计量单位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人民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况且学生们又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人民币已有的经验,教材在这个地方插入此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方便,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如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二、目标预设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硬币     
有1角、5角和1元的硬币共16枚,将它们摆成如下图所示的方阵。每行的和分别是2元6角、2元1角、1元7角和1元2角,每列的和分别是2元5角、2元2角、2元1角和8角。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2.通过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小精灵聪聪,大家看,他在干…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有"元"、"角"、"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有纸币也有硬币,纸币的面值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和1角等,硬币的面值有1元、5角和1角等,其中的5分、2分和1分在生活中已经很少用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准备】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有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1角的纸币15张,  相似文献   

10.
晚饭过后,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 我们买了7元1角8分的饼干、1元8角的垃圾袋、2元8角的儿童牙刷和4元5角的“清嘴”含片。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123页"拓广探索" 有这样一道题:现有1角、5角、 1元硬币各lo枚,从中取出15 枚,共值7元,问1角、5角、1元硬币各取多少枚?  相似文献   

12.
例1 小明买一个铅笔盒要付7元6角,他身边带了一个5元,一个2元,7个1元,一个5角,3个2角,6个1角,他可以怎么付? 这是一道开放题,我们想一想:先拿7元,有几种拿法?我们按照拿5元、拿2元、拿1元的顺序想,发现共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认识人民币;二是简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掌握简单的计算;对学生进行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学生平时用钱不多,经验少,因此教学难点应为初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简单计算,会用人民币买东西。实验教材与原义务教材相比…  相似文献   

14.
唐翠娥 《湖南教育》2004,(12):40-41
一、特卖文具引入新课1. 兴趣了解学情 激发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爱心小超市”今天大特卖了!看!这个汽车卷笔刀原价28元,猜猜看,今天要卖多少钱? 教师引导,学生猜价钱,猜对后看标签:8元5角。师:今天只卖8元5角! 想买吗? 生:想! 师:这样吧,谁拿钱最准最快,老  相似文献   

15.
钱峰 《考试周刊》2014,(2):75-7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6—67页。教学目标:①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②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1角=10分。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④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16.
初一代数第一册下册第32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15枚硬币、共7元,求其中1角、5角,1元三种硬币各多少枚?如果设1角的为x枚,5角的为y枚,则1元的为(15-x-y)枚.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12页的拓广探索训练中有一个题目为:现有1角、5角、1元硬币各10枚。从中取出15枚,共值7元。1角、5角、1元硬币各取多少枚?初看这道题目,可能绝大部分学生能比较顺利的列出两个等量关系式:1角硬币数量+5角硬币数量+1元硬币数量=15,1角硬币钱数+5角硬币钱数+1元硬币钱数=7,进而可以列出两个三元一次方程:x+y+z=15①;0.1x+0.5y+z=7②。但是如何求解,可能是很多学生  相似文献   

18.
10月16日 晴 “5角,1元,2元……”我又把小猪储蓄罐的肚子掏空了。数着越来越多的零用钱,我的思绪像插上了翅膀,飞到了日夜盼望的日子里——2008年。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中,遇到"一块橡皮8角钱,付出1元,找回多少钱"的解决问题,算式怎样列?两种意见:1元=10角,10-8=2(角);1元-8角=2(角)。哪种正确?山东栖霞杨晓华算术中名数加减法的计算,一般方法是同名数相加减时,把量数相加减,计算单位名称不变。同类的异名数加减时,先要化为同名数,再加减。1元、8角  相似文献   

20.
赵桂侠 《黑河教育》2014,(11):73-73
正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掌握1元=10角、1角=10分,懂得兑换人民币。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懂得勤俭节约。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小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