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聊斋志异》中的《画皮》所说的人皮面具令人毛骨悚然,但对于烧伤科的医生来说,人皮却是很重要的宝贝。来自苏州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始了一项全新的实验,就是利用丝绸提取的丝蛋白与人类干细胞相结合培育仿生皮肤。如果成功,那么将来的烧伤病人想要用多少皮肤就可以用多少皮肤,且不用再忍受植皮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农对着拉车的毛驴吆喝“驾”,毛驴就前进;吆喝“吁”,毛驴就停下来。如果对眼前的电视机也这样吆喝,它会有反应吗?目前至少没有。然而,有英国科学家表示,电视机很快就能听懂人们的语音指令了。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12):18-19
欧美影视剧中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都有家庭医生,平时负责关照全家人的健康问题,偶尔有谁不舒服了他就会像热心朋友一样到家里来诊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你大概就不得不到大医院排队挂号辛苦等一上午,结果却只用了三分钟就被医生打发走。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高涨,正在全国推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倡导"大病上医院,小病到社区",你也许想知道,全科医生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4.
<正>情人节到了,游戏也要两个人玩才好。这是谜题设计高手Robert Abbott为情人节设计的迷宫(Valentine’s Day Maze)。你和你的男/女朋友,你俩把食指放到A和B两个点上,如果能一步步移动到同一个点上,那你们俩就能像那谁说的那样,怎么样怎么样地到永远。  相似文献   

5.
酷酷新品show     
NO.1骑车高手这个小机器人名叫“村田顽童”,如果你想和它比骑车的话,那你可就输定了哦。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自行车型机器人,它的车技甚至超过了人类。它不仅可以在与车轮同宽的平衡木上行驶,即使是在停的时侯也不会倒下。你能有这样的车技吗?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正>人不屈腿能跳起来吗?站起来试试看,你会发现,如果膝盖不弯是跳不起来的。这是什么原因?初中物理课的知识就足够我们解开这个谜题。物体受力而进入运动状态,如果我们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就一定要使地面对我们先有一个作用力,那就要求我们先对地面施力。我们做下蹲,就是为了调整腿部肌肉,从而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社交圈很大,有的则很小,这是文化水平高低或学习专业不同造成的吗?研究发现,这其中另有蹊跷。社交高手也无可奈何的事有的人很羡慕社交高手,认为他们善交际,朋友多,路子广。其实,社交高手在社交方面也有无可奈何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社交圈大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扩大了,好像无形中被什么东西限制着似的。人的社交圈确实不是想有多  相似文献   

8.
<正>当你说"我"这个词时,你很清楚你是在指自己。这是最为清楚的概念,人大约开始说话时就明白了。真是这样吗?当你停下来仔细想想"我"的含义,事情就会变得怪异起来。我们不妨就来试一试。"我"是指身体吗?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就等价于这个身躯本身。身体理论认为,有了身体,才有了你。如果你的身体不工作了,你就死了,你就没有了。这听起来很合理,但经得起严密的推敲吗?  相似文献   

9.
<正>分娩,古今都是人生之大事。古代孕妇如何生孩子?在古代,孕妇分娩没有现代这么好的条件,但重视程度不亚于现代,孕妇从分娩体位的选择,到产房的布置、催产……都有讲究。古代流行竖式分娩——坐着生孩子在人们的印象及现代影视剧中,孕妇分娩都是躺着,即卧位分娩法。古人分娩也这样吗?不是,古代孕妇一般是"坐着生孩子"。隋  相似文献   

10.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副“人格面具“,这副“人格面具“是人经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在这些“人格面具“里,尤以两性人格面具最为有趣.……  相似文献   

11.
巧辨轻重     
現有十袋火柴,每袋內装十盒;每盒火柴重十克。只知其中有一袋火柴重不足,每盒只有九克。清周,用一个什么办法,只在秤上称一次;就知道哪一袋是重量不足的? (本期有答案)本期想一想答案将十袋火柴排成任意一直行,从第一袋内取出火柴一盒,从第二袋内取火袋二盒……从第十袋内取出火柴十盒。这样,总共取出火柴五十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世界发明》2007,(10):73-74
有新的好玩的东西,想卖给同样喜欢它的人?没问题,上淘宝网就可以,那里有很多像你一样喜欢淘换小玩意的人。那么,如果你有了一个好的创意怎么办?创意不比实体的商品,如何把它卖给需要它的人或者企业,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也有人说了,卖创意,那  相似文献   

13.
林展华 《知识窗》2011,(6):63-63
在古装影视剧中.常可看到封建社会的肉刑——公堂打屁股。但是您可知道.影视剧中这种肉刑与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古代执刑的狱差.当拾起县太爷掷下的打板子签子(命令),就上来两个差人将受刑人按住或绑在凳子上.再由两个差人攀起法棍(有的用长约2米左右、10厘米宽的竹片做成).一边拷打,一边有节拍地唱数:“一二三四五.皮肉受点苦。六七八九十. 回去坐上席。再打二十板,郎中抢饭碗。”此类唱数词是代代沿传下来的.也有的是由执刑差人·晦时编凑的。边打边唱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数目不容易打错,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文化》2012,(11):38-39
你走遍自己国家的每个角落了吗?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你生活在这些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里,也许一天或一个早上,就可以走遍全国了。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底特律有一个小伙子学了几年裁缝后,就扛着一台缝纫机、带着100美元打算去纽约开一家裁缝店。在火车上,一个从事服装生意的旅客和小伙子聊上了天,他告诉小伙子说纽约是服装大市场,裁缝高手如林,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根本无法单枪匹马在纽约立足。如果手艺过得去的话,还不如去好莱坞,在好莱坞一带手艺一般的裁缝师,到了那里都能算得上是高手。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在广告中、报刊上、影视剧中,甚至街头,藏着一些可怕的毒"虫子",这些"虫子"就是可恶的错别字,尽管它们很容易被消灭,但有些人视而不见,任其肆意发展,这可不行!于是,我决定当一回正义的"啄木鸟",把"虫子"们找出来,绝对不允许它们再猖狂下去了。"啄木鸟"行动开始了,但怎么"啄"呢?难道和同学们一样上网找?那太简单了!买些报纸,一页页地看?这也很舒服!胡思乱想几个?多轻松!最后想来想去,我决定到街上去找。  相似文献   

17.
财富是幸福的基础无论是在影视剧情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对夫妻在一起讨论多挣些钱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对那些尚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来说,尤为多见。梵文经典《奥义书》中,就记录了一场很有意思的对话。一个名叫玛翠伊的妇女和她的丈夫亚纳瓦克亚正在讨论致富的问题,但是很快话题就从讨论致富的方法和手段转入到了一个更大的题目:财富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所想要的?玛翠伊很想知道,如果整个世界的财富都属于她一个人,她能否通过财富实现长生不老。“不可能。”亚纳瓦克亚回答,“你的生活会像别的富人的生活一样。但是别指望通过…  相似文献   

18.
正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未来的想象都是不同的。不过,在大多数现代人的想象中,在未来的世界,机器人是个必不可少的角色。这一点无论是从近些年的科幻影视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实际上,人类对于机器人的追求并非始于现代。早在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发明过机器人。《列子·汤问》记载,周穆王西巡时遇到了一个名为偃师的人,这个人  相似文献   

19.
神奇的催眠     
谭晟 《百科知识》2007,(1S):38-39
法国电影大师吕克·贝松在其作品《出租车》系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帮彪悍的劫匪抓住了赃物下落的知情者,逼供无效,情急之下,劫匪找来了一个似乎老到的催眠师进行催眠,一番斗智斗勇,催眠师反被知情者催眠。镜头刚刚开始时似乎还诡谲神秘的催眠顷刻间就变得荒诞诙谐了,仅仅为博君一笑。“催眠”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形式正如这部电影一样,是“好人”控制“坏人”或者“坏人”控制“好人”的思维的一种手段。影像里的催眠师占卜似地喋喋不休,满嘴咒语,被催眠的人神志不清,唯命是从。就连金庸笔下的杨过也过了回催眠的瘾一他神奇地催眠了金轮法王的徒弟。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2,(3):16-17
谁是"憋气"王?如果你认为人类是水下憋气冠军,那就大错特错了。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戈兰·尼尔森教授发现,金鱼科中的一种欧洲鲫鱼才是最强的"憋气高手",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仍可以好好地活上几个月。这种淡水鱼通常生活在亚洲和欧洲的湖河中,可以改变鱼鳃结构来提高对氧气的吸收,以便在严重缺氧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