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部划出6条"红线",旨在引导教师以律己而育人。但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因为涉及切身利益,许多家长不愿也不会去举报收礼的老师,新规能否阻断歪风?五年5次出台"禁令"难斩教师收礼风严禁接受礼金、参加宴请、参加商业服务获取回扣……教育部监察局负责人就规定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定是教育部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工》2014,(9):36-36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为教师行为划出6条红线。从内容上看,教育部对于此次整饬教师群体收礼现象的态度和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是,教师收礼真就能够得到遏制吗?笔者对此存有疑问。在笔者看来,禁止教师收礼和禁止教师有偿家教,其实是同一问题。因为家长和学生有一定的送礼和补习需求,才导致了教师收礼和有偿家教的现象,这是存在即合理,也是客观需求刺激出来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信息下载     
要闻 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坚决查处高校招生违规收费 8月28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查处高等学校招生中的违规收费行为。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开始以来,招生秩序总体平稳。但目前仍有少数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向学生违规收取“跨省  相似文献   

4.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4):80-80
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春季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禁止违规违纪办学行为。对违规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不搞例外,不姑息迁就。坚决治理和严肃查处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以及极少数教师存在有偿补课、伤害学生等突出问题。还将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中小学学籍系统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暑假,如果有教师参加由家长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将会受到通报曝光、甚至撤销教师资格等处罚。近日,教育部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划出6条"红线",旨在引导教师以律己而育人。但各地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有不少家长和老师是被"送礼风"所绑架。因为涉及切身利益,许多家长不愿也不会去举报收礼的老师。那么,大家关心的是,这个被国外媒体认为是反腐行动向校园延伸的新规,最终能否阻断歪风?——编者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14,(24):32-33
各州、市教育局,滇中产业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引以为戒,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现将教育部《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教监[2014]5号,以下简称《通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严格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8.
陈方 《生活教育》2014,(15):10-11
禁止教师收礼并不是新话题,但此次教育部划定教师收礼六大“禁区”后,舆论场里还是激起了涟漪。从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到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六大“禁区”圈定的范围不可谓不广。  相似文献   

9.
要闻     
教育部首次明文规定:各地各校教师过节不收礼日前,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八不准要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育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首次明文规定:各地各校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其他财物。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教育》2014,(8):9-9
6条 教育部前不久频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设立6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相似文献   

11.
化雨 《宁夏教育》2014,(10):4-4
黑龙江集中整治教师违规收礼行为,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教师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教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相似文献   

12.
工作动态     
部署违法违规办学将被查处我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就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县中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过度流失问题,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教育部等九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明确,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严峻的“县中塌陷”现象终于迎来体系化治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但是近年来,这个为褒奖教师而设立的节日却俨然变成了社会各界集体"讨伐"教师的日子,被炒得尤其火的就是教师收礼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就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2011,(18):12-14
<正>《中国教师》:班老师,您在道德教育方面颇有研究,可不可以跟我们谈谈您对教师收礼这一现象的看法?您认为教师该不该收礼,什么样的礼可以收?班建武:对于教师收礼问题,我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是要对所谓的"收礼"进行定性,即,收什么样的礼,出于何种  相似文献   

17.
热点传真     
《宁夏教育》2012,(10):4
教育部明确今年秋季开学30项工作重点一、基础教育①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②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③规范义务教育入学工作。④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⑤坚决治理教辅材料散滥。⑥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⑦严禁违规补课行为。⑧关爱每一个学生。⑨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⑩加强校园安全防范。(11)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12)做好学生资助工作。(13)抓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14)关心教师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师》2011,(18):9-11
<正>《中国教师》:代老师,您可不可以跟我们说说对教师收礼的态度?教师应该收礼吗?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代士晓:我不同意教师收礼!常言道:"财贝动人心",教师不是神仙,亦不是圣人,面对家长丰厚的礼物,怎能不动心?然  相似文献   

19.
庞珍 《中国教师》2011,(18):16-16
<正>我是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教师,对于当今社会上教师收受财物成风的现象,我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不同意教师收礼!我们国家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度,家长给老师送礼,客观地说,是为了和老师更好的沟通,通过物质,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以达到希望老师对自己孩子"特殊照  相似文献   

20.
时政纵览     
教育部明确反对教师利用职务以有偿家教牟取私利本刊讯10月26日,教育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针对浙江、山东两省对待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的不同态度作出了反应:对于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牟取私利的行为,教育部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