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古代文学火焰考古:中国女性文学传统源起与疑难章若雯《中国文化》第15、16期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王岱英《中国文化研究》3期女性诗歌:一条渐宽的河流——中国女性诗歌概观王珂《名作欣赏》5期试论古代女子诗词作品中的苦闷情结吴秀华《河北学刊》5期略论《诗经》中的女诗人方正己等《吉林师范学院学报》6期蔡文姬《悲愤诗》的创作郑平《语文学刊》3期爱的困扰与半娼式恋情——《全唐诗》女冠恋歌透视黄世中《东方丛刊》4期试论唐代女诗人薛涛王玉梅《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期鱼玄机考略梁超然《西北大学学报》3期论鱼玄机诗夏春…  相似文献   

2.
胡秀春 《文化学刊》2010,(5):111-114
蔡琰的《悲愤诗》是真正的由女性发出第一人称叙述的诗歌,刻画出集女儿、母亲、文人、难民于一身的女诗人真实立体的生活形象。这位女性的命运是与家国兴亡息息相关的,它既是"宏大"的,又是"私人"的。《悲愤诗》张扬的是一种女性主体精神,作者兼叙述者的女性性别特征和不以色相为关注点的叙述方式使它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为我们了解汉魏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风貌提供了生动有力的个案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代女作家的小城写作与小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与女性形象来加以探讨。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大都因"古老"而突显了小城性格中"常"的一面,而小城无可避免的"变",则使其印上了社会、历史、时代变迁的痕迹,也影响了小城女性的命运;女作家小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与小城呈现出"依存"关系的小城女儿、与小城呈现出"离去"关系的小城女儿、小城的女性"过客",与小城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她们在文本中以及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所承担的不同的功能。作为一个文学空间,小城应该是那些有着明确性别主体意识的女作家的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它使女性的私人空间从卧室、酒吧等,进入一个有着历史、社会、文化、自然印迹的小城空间中,因此也可避免一些论者所担忧的女性写作的"单一"与"重复"。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男主人公在性格上具有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也与艾米莉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希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人性的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变成了采取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来面对他的人生.正是男主人公性格特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人类的不平等,也由此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创刊十五年来,志存高远,勤勉敬业,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历史考察和义理阐发,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爱护支持下,成绩斐然,前景光明.值此刊物庆祝创刊十五周年之际,笔者作为刊物编辑,又身兼文章作者,以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就中国文化研究问题展开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逵形象从水浒戏到《水浒传》小说有一个演绎和变迁的过程。急躁莽撞作为李逵形象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在元杂剧水浒戏流传的时期就已经定型,这一性格特征延续到了后来出现的《水浒传》小说当中。但是,水浒戏中的李逵和“小说”中的李逵在性格特征上仍然有较大的不同。水浒戏中的李逵在鲁莽之余,保持着自由气质、细心智慧和强烈的正义感;而“小说”中的李逵则具有愚忠宋江、嗜杀成性的恶劣品质。两者之间的较大差异正是读者对“小说”中李逵形象存在争议的原因。本文认为,李逵作为梁山泊的重要成员,始终保持着游民的文化身份,而愚忠首领和嗜杀成性正是古代游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因此,《水浒传》作者赋予李逵的这些性格特点,实质上是对其游民品格的一种还原。相比之下,此前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是作者理想化的产物。这种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游民的观点态度从认同到隔膜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女性是杂剧作品中着力刻画的一类形象,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较之前代相比出现了新的性格特征,她们试图挣脱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挑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一女不嫁二夫"的传统文化观念。这种叛逆女性形象产生的背后是元代独具风貌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多元化、创作主体心态,受众审美趣味的共同作用下,叛逆的女性形象在元杂剧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夏洛克、鲍西娅和安东尼奥.这三个典型形象不是某种理念的形象图式,不是某种情欲的化身,而是一个个性格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林耀华先生在<金翼>中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个家族的发展变化过程,但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天命观和风水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金翼>中两个家族的兴衰史,探寻金翼之家兴盛背后的文化动力,进而我们可以看出天命观和风水理论这两种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京的最后一日,按照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安排,由长野微小姐陪同我去清濑,会见日本著名女诗人财部鸟子女士.手头恰好有一本从国内带来的<日本现代女性文学集>,其中收有财部鸟子的诗作<总看见死亡--写给作为难民死去的小妹妹>.作品后面有作者简介:财部鸟子,1933年出生,新泻人,生长于被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1946年回国.出版有诗集<腐蚀与冻结><西游记><鸟有之人>等,曾获日本地球奖、现代诗茶花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