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唐诗在唐代社会生活中有多种社会功能的角度说明了唐诗之所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而为如何发展新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唐诗在明代曾经出现过接受的高潮,整个文坛莫不以唐诗为宗,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唐诗的氛围,“集唐诗”就是这个氛围滋润下的产物。它在早期的传奇中承担了下场诗的功能,在晚明时却转换了功能,担负起传奇作家表达哲学思想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某些程度上,针对不同唐诗具体的文本功能,采用符合原诗语言功能要求的翻译策略,不失为许渊冲唐诗英译的妙处之一。许渊冲唐诗英译的美学策略体现了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唐诗英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使唐诗英译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问题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唐诗在中国学的巅峰地位已众所公认,处在赞誉中的唐诗对中国学甚至中国社会有没有负效应?本从一个新的角度考查了因唐诗给中国学,社会等方面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唐王朝时期唐诗在日本传播的情况,认为政治影响、儒佛思想的东渐、汉文教育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唐诗能够在日本广泛传播的三大历史原因。指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主要方式为"顺流""逆流""交流"三种形态,在古代东亚,唐诗还是亲善外交的手段与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唐诗的兴盛与传播环境密切相关。官僚文人集团构成传播的核心,宫廷皇族集团为唐诗传播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普通民众集团创造了广阔的人文社会环境,三者又共同构成了唐诗的传播大环境。以环境为切点,从唐代的政治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对唐诗的传播状况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诗,这个辉煌的字眼,已在中华诗史上标举了千余年。提起唐诗,人们总要为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而惊呼,更为它那独特的艺术表现而喝彩。唐诗十分重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加强诗的表现力。本文对唐诗的基本艺术手法予以探讨,以期对广大中学生赏析唐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宋诗特殊风格的形成 ,应从诗歌创作的内部发展规律和诗人的创作实践来深入探索。仅仅模仿唐诗是没有出路的 ,而必须走创新之路。宋代文坛诗歌功能的分工 ,标志着诗歌抒情性由诗而向词的转移 ,而诗词由分工而合流则是中国文学注重社会功利性的民族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诗与乐、舞有密切的关系,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歌诗传唱的形式使唐诗有着极大的社会基础,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璀璨明珠。为加深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年来许多学者和翻译家致力于唐诗的翻译。其中诗名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它犹如一个"名片",具有传递信息、构筑画面、创造意境、基垫情感等功能。许渊冲是一位灵活游走于汉英的翻译家。本文选取他的作品《唐诗三百首》,并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并解读唐诗诗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唐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唐代各阶层妇女的婚姻的实际状况,试图还原历史的原貌,剖析唐诗背后深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贵平 《文教资料》2011,(22):10-11
唐诗中有众多描写笛声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唐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笛声的激扬、推动和烘托。从唐诗中的笛声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繁荣并非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文学发展规律本身亦非唐诗繁荣的主因;唐诗繁荣的主因就是唐代统治阶级对唐诗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文禁松驰;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科举以诗取士;诗的广泛的社会效应;最高统治者关于诗的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态度;国家重视编书,从而为诗提供了养料。  相似文献   

14.
唐诗繁荣的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开放”。对外的开放,政治的开放,思想的开放,社会生活的开放,可以说是全面的开放。开放既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也是整个唐诗所表现出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对中唐诗人的“兼济之志”,尽管历来评论者多有涉及,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且多认为中唐诗人的人格有着两面性,笔者以为此议值得商榷。本文试从中唐诗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追求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诸方面论述其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16.
对中唐诗人的“兼济之志”,尽管历来评论者多有涉及,却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且多认为中唐诗人的人格有着两面性,笔者以为此议值得商榷。本文试从中唐诗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追求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诸方面论述其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17.
唐诗学作为一门研究唐诗的专门学问,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包孕着众多的研究课题.她可以宏观考察唐诗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进行唐诗发生发展的轨迹研究;也可以进行具体作家作品、某种创作群体、某种体式风格的个案研究;可以做唐诗的裒集、甄辨、考释、笺注、解读的工作;也可以做研究资料的辑集、诗人年谱的编写、唐诗的理论闸发,与其他学科作比较、融通研究.  相似文献   

18.
袁虹 《黑河学院学报》2023,(10):133-135+152
唐诗作为唐朝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达载体,是了解唐代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唐诗中女性形象一直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唐诗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审美是唐代诗词作品中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不同类别女性审美的描述,可以展示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活动等,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变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影响。如白居易、李白等,其创作的作品都有反映当时的女性审美文化。这种女性审美文化,对于后世女性审美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孔雀石、火珠、金精等异域珍宝,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走进唐代社会生活,也走进唐诗。在唐诗视野里,这些特殊的语词多角度地折射出外来文明在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收录的作者就有2300多人,诗4890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收诗1800多首,不少作者也不见于《全唐诗》。从这50000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唐诗还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