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在市场与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她朋友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事儿可多了,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保育员怎么样……最后又“善解人意”地说:“不过,我觉得咱们三幼挺好的,没那么多的事儿。老师对孩子也好。”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千,她的话虽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在她面前,我忽然觉得脸上一阵阵燥热。其实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班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我们不好,但我们就真的那么好吗?平时在…  相似文献   

2.
心意卡     
我们班是寄宿班,孩子一周都生活在幼儿园里见不到爸爸妈妈。因此,孩子思念父母,父母想念孩子。怎样才能使这份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呢?我们便在《家长园地》中开设了“心意卡”。每周一家长送孩子来时,可献给他(她)一个小小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祝福,使孩子感到父母爱他(她),仿佛天天跟他(她)在一起。周末时,老师和园长将孩子的表现及对他(她)的祝愿也写成“心意卡”送给家长。这样,家长不仅了解了孩子一周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而且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得到老师和园长的关心、爱护,家长就更…  相似文献   

3.
高雪英 《幼儿教育》2004,(11):47-47
班级中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而且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可以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带动其他家长。如我园中班一位孩子的妈妈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平时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并能提出意见和建议。于是,我们邀请她参与组织家园共育活动,并与部分家长组成家庭互助组。在组织一些家园共同参与的活动时,她能及时将其他家长的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4.
第一,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交谈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曾经听一位家长谈到她儿子班上的教师,她说:“我老觉得这位教师比较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屑于与我们交换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是不可能很好交谈的。因此,双方关系比较紧张,教师希望调走这名孩子,家长则希望换班、换教师。相反,有另一位教师,不仅跟幼儿的关系比较融洽,而且跟家长的关系也相当友好,有时候还与家长在一起聊聊时装、生活什么的,班级氛围特别好,幼儿、家长都十分喜欢这位教师。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结果很值得我们深思。事…  相似文献   

5.
单燕 《早期教育》2001,(1):40-40
陆雪纯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因为她的髋关节先天脱位,走路有点瘸,且容易骨折,因此,六岁才上幼儿园。她的眼睛与别的孩子一样,亮晶晶的,充满了自信和欢乐,但由于疾病,在我们老师及家长的心中,她是个特殊的孩子。我们总是特别关注她,照顾她,一些体育活动不敢让她参加。  相似文献   

6.
赵虹 《教育导刊》2002,(8):30-30
一天,一个家长向我说起,“我这孩子嘴特贵”。我一愣,“怎么嘴特贵?”家长解释说:“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说什么也吱吱呜呜地说不清楚,我们总觉得她不如同龄的孩子表达能力好,幼儿园的老师也跟我们说过这个问题,我们做家长的挺着急,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7.
青青笑了     
武俊 《山东教育》2007,(1):71-71
我们班的青青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很少与老师交流,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从没有见过她笑的样子。家长很苦恼,不知怎样教育。我也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她,但是没有见效。  相似文献   

8.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9.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10.
徐莉 《早期教育》2000,(1):16-16
我班李倩的家长这几天来接孩子时,一改往日的热情,脸色不好看。原来,因李倩在班上打人,她妈妈遭到别的家长指责,被弄得很难堪。可作为老师的我却不知道这件事!这是我工作的疏忽,自然家长要不高兴了。因此,我向家长作了自我批评,家长被我诚恳的态度所感动。我们的关系恢复如初。  相似文献   

11.
放学路上,有位家长问我:"我的女儿以前聪明乖巧,一天到晚总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我们说的话少得可怜。回家以后就在自己的卧室里鼓捣着什么。家长责问她,她还跟我们翻脸,说我们不懂她的心,她还把我们的关心说成多此一举,好像我们不是她的生身父母一样,整天把我们当仇家一般,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那些家长     
她是一个很“黏人”的家长。每次“逮”到老师就唠叨个不停,恨不能把他儿子小时候尿几次床的事都告诉你,临了,总是那么几句,“谢谢老师关心啊!多照顾点啊!”因为都领教过她的执,所以我们老师看见她总巴不得绕路而行。倒不是不愿意照顾她儿子,实在是怕她的嘴巴“叨”去我们太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时钦 《成长》2007,(3):44-45
母亲在中学教政治,爱教训人,爱板着脸讲大道理,不仅学生,怕她念紧箍咒,连家长也怵她。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天,我和母亲从亲戚家借了钱后回家,为省下坐车的钱,我们选择走小路。我们急匆匆地走着,谁都不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家长,请放松     
我们在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家长忧心忡忡向我们叙述她的孩子如何如何问题大,真把她急死了,气死了,说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可是我们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有多大问题来,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她没有必要来咨询。他们似乎总在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而且急于从现在的小缺点推出孩子将来必然失败的命运。有的小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做题马虎得不了高分;就断定他将来上不了重点高中,大学当然没戏了;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总有纪律问题,就怀疑他有“多动症”,甚至一本正经地去医院检查;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了几次低分就担…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她是错的!因为家长把我们送到学校来,目的就是想让我们学好知识,而她却在班里做开了小买卖,是对不起家长的。由这一点,我想到了自己。记得那一次上英语班,班里最多的玩具  相似文献   

16.
与晓凡结识,是在我们组织的“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论坛上,她的纯朴、健谈、执着而又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成功的母亲,还非常善于思  相似文献   

17.
近日,小编在新浪高考家长博客圈里“闲逛”时,看到翅膀写的博客很让人感动,她和家里小翅膀的志愿填报故事,或许值得我们更多的家长和考生借鉴。本期,我们就请到了2007年新浪高考家长博客圈圈主,美丽、漂亮的翅膀做客本栏目,谈谈她和小翅膀当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家长,我们都想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特别是在孩子受了所谓的“委屈”,而我们又不便向教师了解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孩子准确地说出他(她)在园的情况,启发他(她)从正面看待幼儿园中的师生关系,引导他(她)建立自信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呢?下面这位家长的做法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苏晓慧老师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而她本人也只是吉林大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但在教育女儿成长的问题上她和广大家长一样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教师的家庭,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20.
伙伴的力量     
我们班的“后进生”小悦,是个让教师和家长感到头痛的女孩,她学习成绩不好,上课走神,不写作业……家长对她的管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有时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对她又打又骂。她没有什么朋友,每天下课,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很少和同学沟通,脸上的表情是忧郁甚至紧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