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说明文从语言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平实性说明文,二是文艺性说明文,因此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可以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角度去分析。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科学性的强弱。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达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关键。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文主要谈谈说明文怎样围绕“准确”二字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3.
【重点辅导】围绕掌握说明事物特征这一点 ,学习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 .事物说明文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要写事物的特征 ,但事物说明文的功用就在于具体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特征等 ,以说明事物特征为写作目的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则以抒写作者情感为目的 ,事物特征的选择是为了构造意境、创造意象的。本单元中写桥的文章 ,以说明桥的特征为目的的是说明文 ,通过描写有特征的桥抒写情感、寄托情思的则是记叙文。2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事物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首先表现在说明事物的特征、性质、功用等科…  相似文献   

4.
白淑红 《考试周刊》2013,(37):32-32
在说明文教学中忽视对说明的方法及语言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讲解,以及写作教学中不重视说明文练习,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厌学说明文。本文分析了如何务实高效地提高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林 《语文天地》2011,(22):58-59
准确性是对说明文语言的首要要求,事理说明文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要求语言的准确无误,也就是说,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另一方面,事理说明文为了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在行文时也不完全排斥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或把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行文语言生动活泼。正是因为事理说明文的这种特点,在对这种文体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二年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能写五六百字的说明文,做到表达准确,条理清楚,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此,第三册教材连续安排了几篇说明文.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推测、准确无误、确确实实、本能"等词义,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积累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的阅读1.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类型———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2.阅读说明文要用到这些知识,并结合文章内容作这样的体会:①整体感知说明文。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确定说明的类型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②理解说明文。抓住表现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关键语句(中心句)领悟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③领悟说明文。分析语言特色,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选用平实或生动的说明语言,都是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相似文献   

9.
怎样教说明文刘慧明说明文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功用、成因和结果的文章。它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不像小说或散文那样能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或优美生动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教好说明文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文本体裁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赏析品味、比较咀嚼、比照整合等方法,引领学生品味、感悟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演绎说明文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郭思含 《海外英语》2014,(20):122-124
Role-play is considered as a useful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t’s much more than a performance that learners can experience the real life in the classroom. Through its use in the pre-playing,whileplaying and post-playing stages in universities,its effects will be presented in an overall way: students can gain mor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mini society atmosphere,and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their oral English will be improved. Although some factors may affect the effects of role-play use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with the better use of role-play in the future,the goal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will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12.
典故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经常用典,鲜明生动的形象性,精深不露的含蓄性,字数严格的规定性,决定了诗词用典的频繁性。从用典的方式上看,引用典故有明引和暗引;从用典的性质上看,引用典故分用事和用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事也可以引入诗词中成为新的“典故”。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8年6月2日的<姑苏晚报>和九月上旬的<现代苏州>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语病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以期规范报刊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该以土地不动产为核心将自然资源分为土地(含林地、山地、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矿藏和水资源三类;以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财产和生态双重属性为基础,兼顾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利益,完善具有用益物权属性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用地使用权和资源使用权制度;按照使用权的具体化权利和派生性权利两种思路,对自然资源法中诸多的资源使用权进行系统化构造。  相似文献   

15.
"使用论"关系到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理解关系到语言的各个分相研究。本文从"语义分割"和"使用论"两个角度解释汉语"吃"的意义,并以对"吃"的意义解释为例,讨论"词的意义即其使用条件"这一语言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以及深度有密切关系。对于预设的分析要弄清楚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的联系和区别,要逐层进行分析,要以最大限度保证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以及深度为原则,把握好分析的程度,要谨慎对待复杂问语。运用预设时,要端正态度,对自己的预设和别人的预设的态度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执政须做到"权为民所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即民生需求将依次经历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的不同形态,使用权目标分别服务于民有—民享—民权的相应发展,用权方式将体现为强化—净化—转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态。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包括新颁布的《物权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实行转让限制,在实际生活中引发诸多问题。在经济发达区农村和市郊农村先行试点推行有偿转让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是解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城镇规划建设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城镇土地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城镇用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订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和控制非生产建设用地规模,指导城镇建设合理用地的实践。本文介绍了机助制城镇土地利用图的方法,分析了杭锦旗锡尼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结构,进而提出该镇土地合理规划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不动产物权制度的重要问题 ,许多国家对此都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现已具备了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但无基本法予以规范。应坚持国家干预原则、合法原则、登记原则、有偿原则 ,建立和完善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