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鸿 《小学生》2011,(4):42-43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就是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是注入式的教学思想,机械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结果。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把教师的单纯的“教”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的“学”。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应着眼于创新教育,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改革,还要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抓好以下四个字。   一、抓“放”字   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凡是学生会算的,放手让学生自己算,学生能讲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放手让学生或…  相似文献   

4.
李壮华 《广西教育》2014,(21):54-54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的培养目标。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一节有效的课,并不是教师单纯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让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的作用,不能按以往教学中的“经验传递”进行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自己思维找到答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6.
学会与会学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只围绕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采取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做法,使学生从被动地位中解脱出来,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一、改变传统观念,重视智力开发改变传统观念是指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的人才。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改革,还要根据教育规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们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从抓好以下四个字入手。 一、抓“放”字 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装知识的口袋。凡是学生会算的让学生自己算;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能动…  相似文献   

8.
丁琬琰 《中国教师》2011,(14):33-35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如果学生无进步或无发展,则教学是无效的。要实现教学的有效陛,教师就需要从知识传授观向智慧传授观的转变。追求智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这种从知识获得到能力提高,再获得智慧的上升过程,就像学者何万国说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与获得的知识性质、表征、类型有关,更与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创新教育要求化学教师的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现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型发展,优化课堂结构,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压缩教师为主的时间,用以增加学生课内独立活动的时间,教师要精练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得教学信息。二是要优化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实践证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如果不是教师教不得法,就是学生学而无方。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当代,传授知识只供一时之用,而教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则将终身受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振兴赣南苏区的春风吹拂下,宁师中学成为宁都县唯一实现“班班通”的学校。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无穷魅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帮助教师们逐渐实现教学思想的两个转变,即从单纯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能力培养。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波 《考试》2009,(3):60-60,40
一、案例背景 1.教学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学习目标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即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学方法上要努力改变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陈秀凤 《山东教育》2001,(17):56-57
教师究竟怎样上课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一般说来,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首先要意识到教是为学服务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必须确立、强化正确的学生观。通俗点说就是“心目中要有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智能。过去,由于长期来把教学单纯理解为传授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智能发展重视不够,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材的培养有严重影响。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更好地培养“四化”建设人材,各科教师都应该做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5.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用比较简便的算法,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一、掌握互化,作好铺垫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先复习什么是小数和小数的计算单位,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例1,探寻小数化分数的法则。2…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小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要讲求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再是向学生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为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又指出:小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以四则运...  相似文献   

17.
刘娜 《现代语文》2009,(6):92-92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来看,政治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形成和转变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反思性。  相似文献   

19.
姚张华 《教育》2013,(2):50-51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成绩差距会逐渐拉大,一些原本比较聪明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别。从“学”的方面看,。是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较大: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性不明;三是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套路多。从“教”的方面看,一是教育思想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只重知识的结论,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成绩差的丰要矛盾在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