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示范性高中之高不在楼堂之高,而在其内涵之高;示范性高中之大不在规模之大,而在其效益之大;示范性高中之好,不在训练学生考试之好,而在其培养学生素质之好。示范性高中的价值和作用重在“示范”。  相似文献   

2.
品读     
<正>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结在纽转,脉络之不断在牵丝,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钩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之茂密在流贯,形之错落在奇正。——清·笪重光——当毛笔从空中落到纸上进行书写时,笔法、笔势也就相应而生了。那么,书写的技法经验与体会也随之得到相应地传承与总结,给后人以度人金针。  相似文献   

3.
读书之美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 读书之美,美在积累; 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 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86):152-154
国家之希望在于青年学子,今日之大学生无论为自身计,还是为国家计,都应以养成强健之体魄、高尚之情操、良好之心理、求是之学风、全面之知识为人生之头等大事。以上这些方面是当代大学生健全之人格、良好之能力形成之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贡献民族国家的前提。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丰富的道德人格教育资源,因此,古代文学课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之健全人格为切入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师语言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教师语言是实现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必须呈现真善美。"语言之真"表现为体验之语、智慧之言;"语言之善"表现为平等之语、尊重之语、赞赏之语、关爱之语、批评之语;"语言之美"表现为语言的逻辑之美、表达之美,幽默之美等。教师语言是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体现。语言技巧必须合乎生命之道,才能在生命教育中不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6.
余启明 《现代语文》2005,(10):45-46
一、语文教学整合音乐元素的可能性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充分说明,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语言就是和音乐同出一源的产物,区别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7.
中法战争前后,冈千仞受王韬之邀游览中国。在现实层面,声称要在中国寻找振兴汉学之道的冈千仞目之所及却是中国城市之破败、儒学之颓废、经毒之盛行、烟毒之泛滥及士人之闭塞,"三毒"侵体,病势尪羸。在确诊中国诸种病症后,冈千仞进献了"药石之语"。在内政上:禁鸦片;废科举,立学校;改制度,兴洋务;究格致之学,讲富强之实。在外交上:对欧美以礼相待,利用欧美矛盾折冲樽俎。显然,面对东方病症,自称汉学家的冈千仞开出的却是一签"大仿欧美"的西药处方。冈千仞的这种身份错位,以及在对甲申事变和琉球争端上所发言论的逻辑陷阱,反映的正是深藏于冈千仞思想底层的日本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学生在接受有偿家教?成绩差的有之,成绩好的有之,成绩平平的亦有之. 什么样的家庭在请有偿家教?高收入的家庭有之,低收入的家庭亦有之.  相似文献   

9.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0.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1.
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而《北京的色彩》(下简称《北》)的文眼情况就属于“在篇末则前必注之”。  相似文献   

12.
李可 《教师》2010,(18)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舞蹈是人们对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幼儿单纯天真、活泼好动、真实不造作并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身心特点和自然天性是相吻合的,幼儿也更容易在舞蹈活动中释放这样的天性,充分表达自己,从而在认知、情感等方面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通学校目的,在养成健全之人格,与其生存发展于社会之能力。此为全教育系统之精神,大学校之目的,固亦不外乎是。然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为全国最高之学府者,则因于普通目的以外,尚有特别之目的在,固不仅其程度有等差而已。特别之目的维何?曰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于世界之文明是焉。是以施普通教育之学校,其所授之智识,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所训练之能力,为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能力,如是而已。而大学校之所授者,则不仅人类生活上社会上日用所必具之智识能力,而为一切现象之法则,所谓科学者是…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9,(11):18-26
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为其晚年重要之论体,而在唐君毅诠释视域下,王阳明"万物一体"论有其治疗之义蕴。此治疗意义有助于当代之吾人立于生存需求之上,进而追寻"意义价值之需求",自觉自我之生命意义并实践之。在唐君毅之诠释下,阳明良知教之义蕴可体贴于吾人所处之生活世界中,治疗受疏离与异化之苦痛之吾人,使吾人之生命获得"治疗",恢复与天地万物本具之一体感,体现儒者之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提出了培育美的教育构想:教育美、教育真美、教育必须美.教育之美,除了有结构之美、体系之美、形态之美以外,还应该有一种哲学之美、理性之美、规范之美. 这种美,就是法治之美.法治美在保障我们的基本权利,维护我们的生活秩序,守护我们的公平正义,助力我们的民族振兴.法治就像阳光雨露,已...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述,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生活中的数学作用美妙描述。在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是非常强调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它要求学生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更要求“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之功,在文明人类之接续,经世济民之肯綮,民族勃兴之基底,型构未来之肇始。准此以解,自有文明社会以降,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未有不重视教育之著例。然对教育圭臬之领悟,教育制度之厘定,  相似文献   

18.
正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宣泄感情,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顾嗟叹之,嗟叹之不足,顾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人类活动中舞蹈无处不在,闭上眼,脑海中立刻就能浮现出,人们在劳动之余,丰收之季手舞足蹈欢庆丰收的喜悦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从人民生活的自娱性活动成为一门艺术,并以表演的形式走向舞台。在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时  相似文献   

19.
<正>程少堂老师认为,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她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一流的好课,也要像黄山一样具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程老师借黄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地提出了优秀语文课的标准。在笔者看来,这个点评其实是"语文味"定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一、具有自然之美黄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古往今来,它以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浪潮中,为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落实在教学中,我进行了数学日记的尝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有效使用新教材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一、生活的真实回归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