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夫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孤绝"的心路历程,而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气质使其一生的创作都关注于人类的生存,执著于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阐释。纵观洛夫的作品,他的诗风由前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抗争"转向后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释",并创立了"天涯美学"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2.
徐贵祥是当今军旅文坛上很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家,2010年新作《马上天下》以崭新的英雄形象塑造和独特的战争创作观赢来了读者的如潮好评。徐贵祥在军旅小说创作过程中,由初期的"尚战不战"、"人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的战争观表达,到创作中期的对初显战术意识的草莽英雄的成长书写,以及创作巅峰期时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思考、对兵家战术的初步探究等,体现了他军旅小说创作观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科举事业的推动下,茅坤的古文评点本在明代十分盛行,其《史记抄》、《唐宋八大家文钞》皆广受好评。但茅坤的这些评点本并非仅为八股创作而产生,其编选过程及编选宗旨皆体现了茅坤为贯彻"文以明道"思想的复古志向。茅坤评点的体例、内容等呈现出"法"与"意"相统一的特征,使他超越了以往评点家,促成了明代古文评点的空前兴盛。  相似文献   

4.
小说《红字》中的珠儿是个特殊的人物,她的生命是伴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开始,其使命是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创作心态。珠儿引导读者穿越文字的表面,直达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而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视点"和"暗含作者"这两种叙述技巧的采用,使作者的主题和创作意图表现得更加明确,使读者更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体现于他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阈内对"总体"与"反映"两个概念的论述,"总体"是其理论的思想内核,"反映"是其现实主义的理性法则,他所理解的"总体"和"反映"又都源自于他的艺术的人道主义。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卢卡奇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特色,也是正确理解他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诺曼·梅勒一向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良心",有人则称他为"文学恐怖分子"。无论是褒和贬,其"斗士"的形象是几乎所有论者公认的。其激进的理想主义在他那篇存在主义的宣言《白色的黑人》中表露无遗。但文中"非上帝即魔鬼"的二元论哲学观与思想方法,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保守性,更使梅勒在多元文化的新时代成了他曾经猛烈抨击过的"保守的自由主义"的别一种代表。本文通过呈现和评析梅勒思想的两个阶段,揭示出梅勒思想中这种激进的保守。  相似文献   

7.
《寂静的房子》出版于1983年,是奥尔罕.帕慕克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小说创作在传统的内聚焦叙事上有所创新。既采用了多个角色均以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叙事盲点,突破叙事限知的方式,又运用多种技术手法点明频繁变换的第一人称所指,引领读者阅读,显得颇为"超现代化"。是作家创作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换的一部重要阶段性作品。  相似文献   

8.
2003年须一瓜以华语传媒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重又走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的她,曾中途停笔近十年,在这样一段不短的日子里,须一瓜隐身于"尾条记者",这段人生经历也使她这次的归来带给文坛不一样的感动,使她的创作一跃成为"头条小说"。她的主要创作大多集中在中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9.
诗人海子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关于乡土中国的优秀作品,他从乡土中抽象出"麦子"、"村庄"、"土地"(包括麦地)等元素作为诗歌意象,在诗歌和生命行为中实践了他对"生命存在本身"的执著关注;并结合个体生存经验,使乡土在诗歌中得到了真实且富于诗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1913年,青年郭沫若首次留学日本,至"五四"运动爆发的五载时间里,他在思想上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为主流的发展性思想,虽然1915年9月时他的确接受了泛神论思想,并表现为社会进步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两者在思想上并存,使其发展性主流思想最终未能在此间呈现出大的突破性飞跃。但他这种发展性思想明显为他在"五四"运动后的思想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其后的创新、创作奠定了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映真的小说《唐倩的喜剧》是他短暂的"嘲弄、讽刺和批判"时期的顶峰之作。他借由唐倩这个女子,让我们看到环舞于其周遭的众男性知识分子的荒诞可笑。国民党对于学术自由的打压和学者们自己对于现代化意识形态的接受,使学者们失去了知识与思想的自主,而关于"现代化意识形态"及其所支配的社会与人文学术思想在台湾的霸权性胜利,《唐倩的喜剧》是一个准确而不幸的预言。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的笔触,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创作中留下了幽灵般的痕迹。迷恋于以语言重构逝去之爱的爱伦.坡的文本策略,在这个俄国魔术师创作生涯中不断戏仿性地得以重现。尽管当纳博科夫有意或反讽地继续在"后浪漫主义"时代培植坡的诗学原则时,这些戏仿好像使他在与屈从爱伦.坡的"影响"中拉开了距离。但事实上爱伦.坡与纳博科夫之间的关联,相对于纳博科夫的创作所呈现的对爱伦.坡的游戏性指涉而言,有着更大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3.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然其著述的山水诗数量也非常多。他以奇特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川之清丽俊秀,使他的山水诗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奇"风格。"清"是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而"奇"则是其诗歌的创作手法。岑参的生平经历,个性及思维风格以及对其前人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的借鉴,都是其山水诗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清乾嘉之际福州名士林雨化擅长古文创作,其道德文章直接影响了梁章钜、林则徐等人。他古文观的核心是"真气"论,认为"真气"出于"中心",惟有"真"的"气脉"流贯全文,文章才能流畅顺达。与出自"中心"的"真气"相一致,文章的语言风格应该恬淡、平和、自然,这样才能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他的古文创作融合了《左传》、《国语》、《史记》和唐宋八大家等历代名家之长,推陈出新,使文章简洁明达、平和恬淡而又不乏跌宕俊逸、醇雅隽永。  相似文献   

15.
周春华 《文教资料》2010,(22):13-14
柳亚子一生以丰富的诗词创作抒写了无数时代的歌、人生的歌、民族的歌,任何一个读过柳亚子诗词的人,都会从中感受到他独特的富有时代、人生光彩的"诗词文化思想"。忧患意识使他的诗词渗透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独立人格铸造了他的高风亮节和战斗精神,开放的文化心态使他能够不断超越自我,随进步潮流而前进,名士思想使他积极进取的同时,亦有消极与感伤。其诗有云"六十四年身是史",正是柳亚子诗词文化思想特点的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16.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是英国著名作家。他于1954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蝇王》一经问世,即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用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来分析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他们的性格中起了不同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村上春树秉承了与传统日本文学相异的内格特质,通过借鉴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陌生化的理论拓宽了他的创作手法。他的最新小说《1Q84》对"陌生化"手法的使用表现在小说中框架、情节、语言的新风格等方面。作者从新手法创作旧事物,读者从新角度观察旧事物,"陌生化"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方法使《1Q84》更具可感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步入"新时期"以来,人的发展、人性、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中国当代文艺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论、"人性"论、"人道主义"论和"异化"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的创新和文艺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不少当代文学史在评述老舍话剧艺术时多侧重于对他的剧作思想内容的分析,对其艺术成就则论之泛泛,而对他在话剧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的论析可说是少之又少。为了丰富与强化话剧艺术的表现力,老舍力主创新,其要点有四:一,倡导"以人为主"的人物结构模式,突破传统的以事为主的情节结构模式;二,把小说的幽默技巧融入话剧创作,使剧作呈现出不同色调的喜剧意蕴,丰富了话剧艺术表现技巧;三,把小说刻划人物的成功经验运用于话剧创作,以极简洁含蓄生动的语言让人物"开口就响",闻其声而知其人;四,将戏曲、曲艺的语言技巧融入话剧创作,让人物"唱着说",文俚结合,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0.
杨晦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在剧作、翻译、评论、文艺理论和教育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与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界有关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杨晦出身于农民家庭,其剧作多关注下层人民的贫苦命运。他早期创作的散文化短剧"深沉黯淡",长于点染情感氛围,带有散文诗的气息。其剧中人物之间的外在行为冲突并不突出,作者更善于展现小人物的意志与悲惨命运之间的隐忍与抗争。杨晦创作后期的历史剧一改"隐忍"的创作题旨,以"搏击"的姿态来对抗社会黑暗势力,显示了杨晦剧作心路轨迹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