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看待汉语所起到的作用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学习理论表明母语能够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重视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充分地利用学习者业已存在的母语知识,有效发挥母语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母语与外语间的异同之处很容易发生迁移现象。尤其是受母语习惯和思维的影响,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母语负迁移。研究汉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迁移作用,有利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加深理解,修正过去错误的学习方式,同时有助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基于此,主要研究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首先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重点分析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负迁移的具体表现,最后针对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关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最为明显。本文就笔者任教中所发现的学生语音训练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探源,以期对英语语音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初学英语的人对英语的语法规则还不是很熟悉,学习时对汉语存在依赖,汉语的规则被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如果母语对英语的学习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正迁移:如果母语对英语学习起到了负面的影响,称之为负迁移.中国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迁移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于娟 《考试周刊》2014,(50):87-89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作用,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中国学习者在反身代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其频数和类型进行讨论与分析,探索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正面证明反身代词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个普遍现象。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语系,因此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要大于正迁移。本文拟从语音、词汇和语法3个方面讨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以期帮助学习者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母语发音方式的影响。本文借助语言迁移理论,着重分析山东方言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高该区域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9.
吴婷  邱春光 《家教世界》2012,(18):87-88
很多人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经常说出或写出不地道的英语。这提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母语在作祟。外语的学习往往是在学生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母语在客观上总是要对外语的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如何看待母语对目的语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母语与英语的之间关系问题。本论文将以个别国家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母语在英语习得中的主要影响,以此作为各个民族外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时应加以利用或是避免的辅助工具,从而使学习者掌握更加熟练、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古汉语在互译中存在很大障碍和文化差异,给翻译者和学习者带来困难。研究古汉语同英语语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对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而语言的共性也会对学习者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他们掌握各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汉语会话策略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用迁移的个案研究报告。目的在于调查外语教学中母语会话策略对学习者目的语交际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英语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母语会话策略,能有效帮助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两种影响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永仙 《考试周刊》2013,(49):95-96
英语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因为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可能,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校园中创造英语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学习母语比学习第二语言要容易、轻松得多,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对于母语的学习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母语过程中经历两种学习状态,即"Learning"和"Acquisition"。前者是有意识学习,后者是无意识学习,在生活环境里,母语的学习和习得交替进行,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很快学会运用母语与别人流畅地交谈。这是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而第二语言的学习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如果在课外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学习者就失去了语言运用和习得机会,而创造第二语言的使用环境将对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往往很明显,尤其在语音方面.文章列举了几例河南方言对河南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现象,以引起学习者注意,从而有意识地加强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学习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万振荣 《文教资料》2010,(11):42-44
语言与思维的不同决定了ESL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遭遇母语负迁移现象。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止或阻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使ESL学习者无法渗透真正的地道的英语。因此。本文拟从语言与思维出发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从而探求ESL学习者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迁移理论,学习者的母语时外语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东北方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学习者英语语音学习有负迁移作用.针对东北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提出的对应策略能够弱化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提高学习者英语语音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知识负向迁移作用一直困扰着学习者,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的影响非常明显,涉及范围较广,从词汇到句法,从句子到篇章,到文化差异,值得英语写作教学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母语在二语写作学习中的干扰和负迁移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在写作思维过程中,母语也会以正迁移的形式作用于思维和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有声思维和问卷调查两项实证研究探索母语以何种形式参与思维过程以及学习者自身如何认识迁移现象。有声思维实验发现母语的使用贯穿写作者思维过程,在内容构思和过程控制两个分过程参与量最大。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自身对于汉语和英语的相似性有所觉察,也承认母语迁移的必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对英语的习得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在语言输出中尤为明显,即对说、写、译的影响。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减轻,这对英语学习者语言的习得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及对策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