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赶花》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主要写养蜂工为了采到更多的蜜,一年到头不停地奔忙,不失时机地去赶花时的生活。“赶”是养蜂工生活的特点,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课文处处突出了一个“赶”字。阅读此文,抓住“赶”字,有利于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写作意图。一、抓住“赶”字,理清脉络。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带着“什么叫赶花”?“谁赶花?”“怎样赶花?”的问题初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主要生字词让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2.
读了《赶花》这篇文章后,我的感触很多。这篇文章通过叙述养蜂工的生活,说明了"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的道理。我掩卷深思,感到养蜂工这朴素的话意味深长,它启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养蜂工这句朴实的话,蕴含着深奥的道理:花开是有季节性的,而且还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及时去赶花,才能采到蜜;花不等人,等它落了再去采,就什么也得不到了。所以只能让人去赶花,而不能让花来等人,不管在学习和工作上也是需要有“赶”的精神,如果你赶了就会有收获;如果今天等明天,明天又等后天,时光流逝,将会一事无成。读了《赶花》一文,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是去年上三年级的事了。那时的我根…  相似文献   

4.
智慧锦囊     
故事一:两熊赛蜜黑熊和棕熊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蜂的数量是一样的。一天,它们决定比赛:以一年时间为限,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黑熊想,蜂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了一套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管理软件。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时事报告》高中版社会万象5531十大国际新闻人物两个人一起做坏事,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  相似文献   

5.
[读一读] 可爱的小蜜蜂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村里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名儿,叫“养蜂大厦”。这正是百花盛开、春色遍野的时候。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创造什么新生活呢!  相似文献   

6.
韩明同学问:《荔枝蜜》这篇课文意在赞颂蜜蜂的美好品格,为何不直接写参观“养蜂大厦”了解蜜蜂酿蜜情况,从而赞美蜜蜂的精神,表达中心意思呢?如果让我们同学赞美蜜蜂,往往会直接写蜜蜂如何如何好,然而文学作品总要“求异”才好,不像写应用文,应用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维都是由问题引起的,没有问题的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志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设计有思维价值、有梯穹的问题,以调动学牛思维的主动性。主要做法是:工.在学生思维的“疑卢、”处设问。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在“疑点”处巧设问题,可以引导学十产十学习本单.讲而和搬用考,学全思维n如教学《追花逐蜜的人X一课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追逐花蜜的只能是蜜蜂而不可能是人,文章为什么要说养蜂14A娘是追花…  相似文献   

8.
《蜜蜂引路》一文题眼是“引”,教学时可紧扣“引”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初读探究“引”的原因。引导学生审题,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想找养蜂人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知道养蜂人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找。他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采了蜜以后,飞进附近的园子。列宁推断,跟着蜜蜂能找到养蜂的人。这是“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即阅读文章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掌握文章的中心,还要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和作者想在一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是:讲读课文《古诗二首》着重于词和句的理解,进而把诗句连起来,掌握诗的内容,并辅以朗读、背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重点课文,重点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要求从理解词句入手,在理清课文的思路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赶花》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赶花”的含义,进一步领会养蜂工工作的艰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和基础训练的练习,把学到的新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运用.教学本组课文要立足整组,贯穿重点,照应前后,循序  相似文献   

10.
开心葫芦串     
1花儿生气语文课上,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小刚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了。”  相似文献   

11.
杨朔的散文《荔枝安》(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中有一段作者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老梁说:“能割几十斤……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就行了……”这对话中的“割蜜”,应该是“摇蜜”。中国养蜂,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都是沿用权原始的方式:用一段长约一米,直径约三分之一米的木头,中门挖空,成桶状,两端加盖。桶侧钻一排孔供蜜蜂出入,名叫蜂桶。蜜蜂在桶内造蜂房。取蜜时用烟把蜜蜂熏到另一端,用刀割下成片的蜂房,放入滤布中拧挤出蜂蜜,所以叫“割蜜”。这种原始的养蜂取蜜法把…  相似文献   

12.
阅读出招: 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从蜜蜂酿蜜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阅读接招: 因为蜜蜂不但采蜜时能不辞辛勤地博采众花,而且酿蜜时能重新提炼采集来的材料,“蜜成花不见”。所以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小学第三册语文第十九课《蜜蜂引路》一文,虽然表现了列宁善于观察这一主题,但是作者却忽略了蜜蜂不能当“向导”,也不可能为列宁“引路”这一常识性问题。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农学院龚一飞编写的《怎样养蜂》一书中说:“蜜蜂出巢升高可达一千米。”笔者也曾几度到峰场观察;发现这些小精灵一出巢便“扶摇直上”,刹那即逝。忽而又有一些满载而归的“神兵”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14.
李子越 《课外生活》2015,(Z1):66-67
外婆家门前的丝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风一吹,花儿像一群穿着黄裙子的小精灵在跳舞,引来一群蜜蜂和蝴蝶。“嗡嗡嗡”,蜜蜂唱歌,蝴蝶跳舞,真热闹!晚上,天上的星星提着小灯笼出来了,它们眨着亮晶晶的小眼睛在捉迷藏。我和小朋友们也在玩捉迷藏,真好玩!不过小星星和丝瓜花可不这么想。“丝瓜花真美啊!”“我喜欢黄色的裙子!”“还有蝴蝶蜜蜂陪她们玩呢,真好!”星星们叽叽喳喳地说着。  相似文献   

15.
何捷 《班主任》2009,(2):47-47
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幅画——《蜜蜂追小熊》,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蜜蜂为什么要追小熊。爸爸猜“小熊偷吃了蜂蜜”,妈妈猜“小熊踩坏了花丛”,爷爷猜“小熊欺负了蜜蜂”,奶奶猜“小熊打坏了蜂箱”。小女孩撅着嘴说:“你们都错啦!你们别把小熊想得这么坏好不好?那是因为小熊的裙子像花丛!”  相似文献   

16.
《赶花》是第十二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以养蜂人赶花为线索,赞颂了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活。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从体会养蜂人“艰辛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入手,去领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幅画,题目为《蜜蜂追小熊》,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猜这些小蜜蜂为什么要追小熊。一家人猜的都是:“小熊偷吃了蜂蜜”,“小熊踩坏了花丛”,“小熊欺负了蜜蜂”,“小熊打坏了蜂箱”。小女孩撅着嘴说:“你们都错啦!你们别把小熊想得这么坏,好不好??那是因为小熊的裙子像花丛!”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关于蜜蜂对花的颜色选择问题,读者的疑问的确值得思考。为此,我专门借来了初中语文第四册,阅读了《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课文,同时也查阅了有关资料。我的看法是:“红色”和“红色花朵”是两个概念,如果单纯说“蜜蜂喜欢红色”就可能存在着概念错误,至少说这种说法不严谨;如果说“蜜蜂喜欢红色的花或红色花朵”,我认为就没有什么问题。因为: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材第四册《蜜蜂引路》一文,写了列宁通过“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课文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关于这一段,笔者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值得商讨:是列宁无意间发现蜜蜂,蜜蜂领着列宁找到养蜂人,还是列宁一开始就想到蜜蜂与养蜂人的联系,有意让蜜蜂帮他找到养蜂人的呢?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对正确理解课文主题,正确认识列宁的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里的“无意”和“有意”,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就是“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伴随状态。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当中都有注意的参与,它是心理过程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也无须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通常是由于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比如《踢“鬼”的故事》一文中有一段话:“有一天,鲁迅很晚才回学堂,好在有月亮,不太黑,他走得很快,无意中向远处一瞧,看见一个白影子。”因为这一天天色已晚,周围景物模糊难辨,“白  相似文献   

20.
春天到了,花园里红花、黄花、白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引得蜜蜂、蝴蝶纷纷飞来了。蝴蝶、蜜蜂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它们是有“鼻子”的。蝴蝶、蜜蜂、蚂蚁、苍蝇头上都长着一对触角,嘴巴下面还有两对又短又小的口须,触角和口须上有许多很小很小的洞,洞里藏着能辨别气味的细胞,那就是它们的“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