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怡  周成林 《体育科学》2012,32(12):24-34,49
以网球比赛相持阶段为背景,将43名被试分为专家组、二级组、新手组,运用时间阻断技术记录被试在不同时机判断击球线路的行为特征及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显示:专家网球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80 ms表现出明显的反应速度优势,在各时间点预判准确率均明显高于新手;在实验材料呈现早期,顶枕区诱发出明显的P1成分,且专家组波幅最小;专家和二级运动员的N1波幅小于新手;专家组N200潜伏期最长;新手组P300潜伏期最长;各组被试大脑左半球800~1 900ms的晚期慢波的平均波幅均高于右半球;在500~700ms,800~1000ms,1 400~3 000ms时窗内,专家组和新手组在各脑区诱发LNC和LPP的平均波幅均有显著差异;在对方触球前80 ms做出预判时,专家组诱发的N250成分峰值最大,新手组N250潜伏期最长.这一结果说明,专家网球运动员能在信息量呈现尚不完整时把握有利时机,决策反应既快又准;专家运动员在对刺激任务的感知阶段投入的脑资源少,而将更多的认知资源分配于对刺激材料的类比、加工阶段,使之能够快速提取、整合信息,及时调整策略,做出决策,表现出明显的认知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秀运动员运动表象的脑活动特征。方法对健身运动的专家4名和新手8名进行ERP实验,全部为20~25岁的女性。采用组间设计,观看和表象(回忆)两种实验条件,刺激材料为剪辑的全国健身比赛的女子视频。结果观看时:(1)视觉二级区两组均出现P380,专家组激活波幅低于新手且存在显著性差异;(2)运动区域专家组激活程度更高。表象时:(1)专家组表象时间更贴近动作视频的时间;(2)FP1、FP2、F3、F4、FC1、FC2、Cz和T7等电极点表现出专家激活高于新手,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运动员对输入信息加工具有心理资源节省化特征;运动表象的ERPs在额叶区、运动区和颞叶区的激活波幅更高。  相似文献   

3.
优秀散打运动员特征搜索的特点与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秀散打运动员特征搜索的特点与神经机制,以及任务难度对运动员特征搜索行为反应与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散打专业运动员作为专家组、散打初学者为新手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等技术,采集被试完成不同难度特征搜索任务的反应时和脑电位;比较专家组和新手组的反应时和P1、N1的潜伏期、波幅,比较不同任务难度下被试的反应时和P1、N1的潜伏期、波幅.结果:专家组特征搜索速度明显快于新手组,特定脑区诱发的P1潜伏期比新手组短,N1渡幅显著大于新手组;不同任务难度下被试特征搜索的反应时呈显著性差异,不同任务难度间N1波幅具有显著性差异,难度越大N1波幅越大.结论:优秀散打运动员在特征搜索时具有速度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大脑皮层顶区、枕区激活时程较短、付出的心理能量较多有关;采用了以追求速度为主的反应策略;任务难度不影响特征搜索的反应速度,但影响心理资源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空间场景下不同水平定向运动员空间距离感知的特征。方法:采用2(运动水平:专家、新手)×2(场景类型:地图场景、实景场景)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测量在空间距离感知任务下定向运动员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腹外侧前额叶(VLPFC)中含氧血红蛋白(Oxy-Hb)浓度变化。结果:1)在地图场景条件下,专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在实景场景条件下,专家组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专家组和新手组在实景场景下正确率显著高于地图场景,反应时显著低于地图场景。2)新手组在L-VLPFC、R-VLPFC和L-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且实景场景激活程度大于地图场景;专家组在L-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且地图场景激活程度大于实景场景;实景场景条件下,L-VLPFC、L-DLPFC和R-DLPFC脑区Oxy-Hb激活显著,新手组的血氧浓度高于专家组。3)专家组在地图场景下行为绩效与L-DLPFC脑区的激活水平显著相关;新手组在实景场景下行为绩效与L-DLPFC和R-DLPFC脑区的Oxy-Hb激活水平显著相关;专家组和新手组的Ox...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返回抑制范式,通过试验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返回抑制的时程特征,进而从理论上对返回抑制的发生机制及其跨情景和跨人群的稳 定性进行探讨,并试图为返回抑制与实践结合提供可靠支持。方法:试验一,采用4因素混合试验设计,通过改进返回抑制的基本范式,增加跆拳道 背景,探讨跆拳道运动员返回抑制的时程特点,以挖掘返回抑制的机制,为跆拳道腿法组合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试验二,在试验一基础上采用3因 素混合试验设计,通过变换4个时间间隔(时程),分析跆拳道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返回抑制上出现差异的原因。结合2个试验结果,还可以探讨 返回抑制发生的稳定性。结果:线索和人群的主效应均显著且两者之间交互作用显著,跆拳道运动员反应时显著短于普通大学生,且仅分析跆拳道 运动员数据时未出现返回抑制,线索与抑制机制交互作用显著;线索和时间间隔的主效应均显著,跆拳道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均出现返回抑制,在 时间间隔为300 ms时反应时最长,900 ms时反应时最短。结论:返回抑制的发生机制既基于客体又基于位置,且具有跨情景和部分跨人群稳定性。 跆拳道运动员在实战时应避免2次出腿的时间间隔为900 ms,且2次出腿最好击打同侧。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高水平网球运动员预判优势特征的行为和生理证据,通过两种空间遮蔽方式,采用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网球专家选手行为判断所对应的视觉搜索和ERP特征.行为数据结果发现,网球专家预判速度较快,且准确性明显高于经验组和新手组,同时发现经验组被试的行为结果明显好于新手组被试.眼动结果发现,网球专家注视点精准且稳定,他们在视觉定位的时候更倾向于整体的信息,平均注视点数明显少于其他被试.ERP数据结果显示,网球专家诱发的P2波幅显著大于其他被试,且在遮盖式遮蔽条件更大;专家被试大脑顶枕区域(posterior)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PC)平均波幅显著大于经验被试,新手被试的LPC诱发不明显;LPC波幅大小还受到不同空间遮蔽方式的影响,在背景式遮蔽条件下,网球专家与经验被试所诱发的LPC波幅最小.眼动和ERP数据结果证实了网球专家具备网球专项情境的空间记忆,其空间知觉预判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大脑皮层的顶叶和枕叶区域在网球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判断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试验探讨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对非目标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其中专家组8人(运动等级国家健将级),新手组8人(某体育学院专选班大学生),采用多目标追踪(MOT)范式、点探测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探讨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对非目标的抑制机制。结论: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等级运动员对于探测刺激的觉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新手组和专家组在不同区域探测刺激的觉察率都是不同的,并且具有显著的位置主效应;专家组与新手组在判断不容易混淆的非目标时,抑制机制相同,即全部为基于客体的抑制;专家组与新手组在判断容易混淆的非目标时,抑制机制不同,新手组的抑制机制为基于客体的抑制占据优势,而专家组的抑制机制为基于特征的抑制占据优势。意义:通过多目标追踪范式引入点探测技术,区别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正确率与点探测觉察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能够区别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对非目标探测刺激抑制的差异,并为产生的差异进行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殷春宇  史利  张文 《体育学刊》2024,(1):143-148
空间知觉能力是决定足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关键,更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核心因素。选取20名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专家组)和20名高校足球俱乐部的体教专业大学生(新手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心理旋转任务下行为绩效、前额叶脑血氧(Oxy-Hb)激活以及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1)专家组心理旋转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P<0.05),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1)。(2)专家组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额极区和右腹外侧前额叶激活低于新手组(P<0.05),并且脑间功能连接协同更强。研究认为,长期足球训练能够改变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加工模式,提高神经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大脑网络连接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心作业对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分心作业对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返回抑制时程的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试验1和试验2分别以普通大学生、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各16名作为被试,包括3种SOA水平(200 ms,400 ms,700 ms)。在试验1和试验2的中央注视点分别安排无分心作业和有分心作业,对3组被试之间的返回抑制时程进行比较。试验1结果表明:无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在SOA为400 ms和700 ms出现返回抑制,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200 ms、400 ms和700 ms均出现返回抑制;试验2结果表明:有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与新手型运动员的返回抑制消失,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400 ms和700 ms仍然保留返回抑制。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返回抑制能力,专家型运动员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注意加工策略,表现出较好的认知控制能力或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水平运动员进攻战术预判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和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SWM)容量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7名被试,采用2(运动水平:专家组、新手组)×2(SWM容量:高容量组、低容量组)双因素实验设计,以回忆报告范式测量被试SWM容量,以还原拍摄的“3 v 2”真实比赛录像视频为战术决策任务材料,采用Dikablis Professional头戴式眼动仪,配合D-Lab 3.0、SPSS 25.0、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绘图。结果:1)专家组战术决策更敏捷、合理(P<0.01),原因是专家组多采用“大眼跳、注视集中”的经验驱动搜索策略,有较高的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能力。2)高容量组战术决策的敏捷性显著低于低容量组(P<0.01),SWM容量影响专家组进攻战术预判决策的视觉搜索特征,高容量专家组采用“小眼跳、注视集中”的刺激驱动与经验驱动相结合的视觉搜索策略,在空当(P<0.05)和近端防守球员(P<0.01)AOI投入较多的注视次数,在空当AOI投入较长的注视时间(P<0...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7,(5):115-120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久坐吸烟大学生群体的抑制功能进行研究,寻找其受到损害的行为学与电生理学证据。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共39人参加本研究,将其按照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与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得分划分为久坐吸烟组和对照组。其中久坐吸烟组21人(21.3±1.4岁),对照组18人(20.9±1.3岁)。被试完成改版的Go/Nogo任务,同时记录其脑电数据。结果:在行为数据上,久坐吸烟组在Go条件下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在Nogo条件下,两组被试反应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脑电数据上,Go条件下,两组被试在P3波幅上差异显著(p<0.01),在P3潜伏期、N2波幅和N2潜伏期上差异不显著。在Nogo条件下,P3的波幅差异显著(p<0.01),P3潜伏期、N2波幅和N2潜伏期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久坐吸烟大学生的整体认知加工速度受到损害,其无法有效动用认知资源对刺激表征进行更新;久坐吸烟大学生的抑制功能也受到损害,其无法动用足够多的有效的认知资源进行抑制加工。  相似文献   

12.
考察篮球运动员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中的表现。专家组为篮球后卫、中锋和前锋各14人,新手组为篮球专选学生14人,实验运用多目标追踪和变化检测范式考察各组别在不同目标数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结果表明:随着目标数增多,专家组的追踪正确率与新手组的差异逐渐显著,出现显著性差异的顺序依次为后卫、中锋和前锋。专家组组块化的效率高于新手组;后卫的多目标追踪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中锋略好于前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篮球运动员与普通人返回抑制容量的差异,采用同时线索化方式,通过实验比较16名篮球运动员和16名普通大学生在线索化位置相邻与间隔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容量.结果发现,在同时线索化条件下,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在线索化位置相邻时的返回抑制容量分别为5个和3个;而在线索化位置间隔时的返回抑制容量分别为3个和1个.结果说明:在同时线索化条件下,无论线索化位置是相邻还是间隔的,篮球运动员的返回抑制容量都比普通人大,并且抑制效应更为明显、强烈.篮球运动员能够在更多线索化位置上形成较强的返回抑制效应,迅速将注意资源投入到新目标位置,表现出高效率的空间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室任务和模拟现实情境任务,探讨自主决策与受控决策对自我控制的影响。采用中文版E-crossing任务、九洞仪任务和抵抗美食诱 惑任务3项自我控制任务设计了3个研究,各选取大学生40人,随机分为自主组和受控组,参与者先选择试验任务,后进行自我控制任务,最后执行 选择任务。自主组参与者可以随意选择任务,受控组参与者通过指导语的暗示引导选择某项任务。结果显示:在认知性E-crossing任务中,自主组 比受控组有更高的正确数(F=45.975,P=0.000)和更短的完成时间(F=261.347,P=0.000),表明相比受控决策,自主决策促进了认知性任务中的自我 控制;在操作性九洞仪任务中,自主组比受控组通过更多的洞数(F=5.881,P=0.020),表明相比受控决策,自主决策能促进操作性任务中的自我控制; 在模拟现实情境美食抵抗任务上,自主组比受控组有更长的坚持时间(t=1.815,P=0.077),表明相比受控决策,自主决策能促进美食抵抗任务中的自 我控制。以上结果支持了假设,在认知性任务、操作性任务和抵抗美食诱惑任务中,自主决策与受控决策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不同,自主决策能够促 进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5.
篮球、蹦床运动员在辨别任务中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辨别任务形式比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实验为"3×2×3"的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被试组别(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各16人),组内变量依次为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和线索化开始到靶子出现的时间间隔(SOA,400、600、800 ms).结果发现:篮球运动员、蹦床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分别在SOA为400、800和600 ms开始出现返回抑制.说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篮球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能在较短的SOA中出现返回抑制,而蹦床运动员没有表现出返回抑制能力的优势,需要在更长的SOA中才能出现返回抑制.返回抑制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监控、定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燕  郑樊慧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90-93,97
运动表象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也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主题。研究采用EEG来对运动表象进行测量,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探索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差别,研究得出:专家与新手之间安静状态下大脑的神经活跃程度相似,并未因训练不同而产生差异。在运动表象过程中大脑左右半球并没有出现大脑侧性优势。运动表象时专家与新手的差异性出现与运动相关的区域,δ波在左额极区(FP1)、左中央区(C3)、左顶区(P3);α波在左中央区(C3)和左顶区(P3)、右顶区(P4)和左枕区(O1);β波在右顶区(P4)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皮层激活在左侧区域分布广泛。运动表象过程中α波增加而不是受到抑制,在视觉表象中出现α波抑制。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7,(5):96-108
目的: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周期对不同年龄人群Pz点P300潜伏期以及波幅的总体影响趋势及差异。方法:根据国际共识性指南(Prisma原则),运用Review5.3对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12篇,外文文献9篇,共34组数据进行元分析,自变量为体育锻炼,因变量为Pz点P300潜伏期以及波幅,分析指标包括效果量、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发表偏倚等,并进行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周期及不同年龄人群的亚组分析。结果:(1)P300的波幅效应值d=0.93,潜伏期效应值d=-0.94,都达到了大效应值,且P值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老年人P300的波幅效应值d=1.87,潜伏期效应值d=-1.40,P值均小于0.01;青年人P300的波幅效应值d=0.50,潜伏期效应值d=-0.72,P值均小于0.01,效应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01、0.038,均有统计学意义,波幅Qb值为1.41,P<0.01。(3)7周以上锻炼P300的波幅效应值d=1.25,潜伏期效应值d=-1.35,P值均小于0.01;7周及7周以下P300的波幅效应值d=0.76,潜伏期效应值d=-0.67,P值均小于0.01,效应量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39、0.034,均有统计学意义。(4)休闲体育类项目P300的波幅效应值d=0.59,潜伏期效应值d=-1.02,P值均小于0.01;体能类项目P300的波幅效应值d=1.22,潜伏期效应值d=-0.88,P值均小于0.01。结论:(1)体育锻炼对P300影响较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较好的作用.(2)相比于青年人,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效果更加明显。(3)无论年龄或者运动方式,坚持七周以上的锻炼周期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七周以下的锻炼周期。(4)无论采取体能类运动项目还是休闲体育类项目,对改善认知功能均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休闲类项目对潜伏期改善效果较好,在波幅上体能类项目的改善效果优于休闲类项目。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阻断视频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并考察知觉动作匹配程度(按键反应、动作反应)对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25名男性被试有偿参加试验,包括专家组(7名一级运动员)、中等水平组(10名二级运动员)和新手组(8名业余爱好者).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阻断的增加,预判准确率上升,反应时缩短,专家组的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新手组;按键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动作反应时的准确率,但反应时长于动作反应的反应时,专家组的动作反应时和准确率明显优于新手组;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的接发球反应时多集中在最佳接发球时间区域,对接发球时机的判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新手-熟手-专家”研究范式,对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注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发现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品质的特点及其专家型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的核心指标,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训练和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由北京师范大学殷恒婵老师编制的《注意力测验》,对140名乒乓球运动员(有效人数132人,男82人,女50人)进行注意能力测试.结果:新手组、熟手组、专家组在注意分配能力及注意广度方面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注意稳定性和注意转移方面,专家组的注意能力显著优于新手组和熟手组(P<0.05).结论:可将注意的稳定与集中、注意的转移(灵活性)、注意分配作为乒乓球专项选材与训练监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应激条件下20名优秀射击射箭运动员和40名普通大学生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探讨优秀射击、射箭运动员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实验采用电脑游戏作为应激诱发材料,在被试操作的同时记录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1)主动应激条件优秀的射击射箭运动员的焦虑体验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2)两组被试在三个阶段的HRP主效应显著[F(2,116)=59.986,P<0.01],LF主效应显著[F(2,116)=9.731,P<0.01],HF主效应显著[F(2,116)=4.462,P<0.05],LFnu主效应显著[F(2,1163.821,P<0.05]HFnu主效应不显著.3)组间比较HF在不同阶段有显著主效应[F(1,58)=7.902,P<0.01].组别与阶段之间在LF[F(2,116)=4.884,P<0.05]和HF[F(2,116)=5.032,P<0.05]有显著交互作用.4)x2检验表明,预期阶段共同激活模式在两组被试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x2=4.051,df=1,P=0.044);应对阶段共同激活模式在两组被试中分布存在显著差异(x2=5.714,df=1,P=0.017).结论:优秀的射击射箭运动员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强度和时间跨度上高于普通大学生,尤其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功能更加强大;无论在预期和应对阶段运动员都以共同激活模式为主,相较于普通大学生,他们心率增加的幅度更小,单位时间内增加的坡度更平缓,活动也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