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茜 《科教文汇》2011,(22):174-175
本文通过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误区,引出在人际交往中被我们所忽略但又影响了一定人际关系的态度问题。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是良好交往的前提,但关爱自己、有限度地关爱他人却是完善、保障良好交往的关键所在。通过总结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经验,作者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在现实中存在且被所忽略的交往问题与原因,并希望大学生在交往中应该采取比较完善与合理的态度,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筱宇 《科教文汇》2012,(25):186-186,188
高校宿舍的人际关系是许多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女生们由于性格心态、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常常引发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小团体、忽视交往、冷战和核心人物问题等各种错综复杂的"盘丝洞"现象,严重影响了女生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将来发展,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氛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宏伟 《科教文汇》2009,(17):72-72
大学阶段是一个关注交往、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担当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交往障碍。本文在简要分析大学生常见交往障碍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调适交往障碍的方法,从而让大学生掌握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如何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在给高校"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和网络社交,"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浮躁、不深刻,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冷漠化严重,导致逐渐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关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加强"95"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人际交往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常见交往障碍主要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很少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心理适应时,要从多方面考虑,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是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在新生群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探索改善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状况、提升人际交往技能的方法。容纳他人量表前后测的研究结果显示,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状况表现出好转,尤其是在容纳他人的程度方面有显著提高。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产生了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对艺术类新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中,发现有54.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引起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针对"90后"艺术类的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人际困境。  相似文献   

8.
张秋霞  杨梅 《科教文汇》2014,(4):199-199,212
在对艺术类新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中,发现有54.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不满,引起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针对“90后”艺术类的人际交往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人际困境。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问题非常复杂,这也自然而然影响着大学校园。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当代所有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骞 《科教文汇》2010,(15):185-186
青年期是个体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称成年初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7、18~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对他们来说,学会人际交往是面对未来社会、求得生存的重要武器,它对青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人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个别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的现状,有些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或回避直接接触,甚至对直接交往产生恐惧,从而导致个人心灵的封闭,出现了一种"人机关系好、人际关系差"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青年期是个体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称成年初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7、18~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对他们来说,学会人际交往是面对未来社会、求得生存的重要武器,它对青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人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在个别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的现状,有些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或回避直接接触,甚至对直接交往产生恐惧,从而导致个人心灵的封闭,出现了一种人机关系好、人际关系差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青 《科教文汇》2009,(11):44-44,5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人际交往是其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业的进步,是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证。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说明: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涵义和意义;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三、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光洁 《科教文汇》2013,(22):194-194,198
如何从心理素质培养的角度,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新模式能真正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这既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也是保证高职教育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人际交往原则以及成功交往的技能与艺术的运用,不断地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交往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才能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心理素质培养的角度,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新模式能真正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这既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也是保证高职教育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人际交往原则以及成功交往的技能与艺术的运用,不断地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交往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才能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法、社会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雅园小区各学院2004—2006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总结出在学生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知道意义。主要建议:进一步强调、宣传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调整、摆正和不同人群交往时的心态,并对学生进一步加强个人修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周忠 《科教文汇》2011,(24):175-177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存在的两种角色现象:一种是短暂的怀有感恩之情的人;一种是日常的处于戒备状态的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这两种角色现象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有助于高校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最关键、最基本的内容。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人类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和谐及个人获得自由与发展的基础。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目益凸显,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校中的一些特殊学生群体,如,家庭困难的学生,或者有各种心理障碍的学生等等.关注的焦点是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分析了高校中性格内向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做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应该如何帮助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走出内向自闭的心理小屋,坦诚地与他人交流,从而促进性格内向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2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丰厚的知识和日趋完善的心理,但对于涉世尚浅、见识较少的他们,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认识和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并对此进行分析,思考,给出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