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 《科教文汇》2014,(2):165-165,167
在景观中以某种文化为主题的设计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身边,禹文化是蚌埠市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涂山文化风景区和禹墟景观中.禹文化作为淮河流域特色文化成为重点表现内容,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使得禹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14,(3):48-48
近日,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指出,禹会村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禹会诸侯”事件密切相关,遗址中所展现的经过精心设计营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T形坛和器物,  相似文献   

3.
陕西西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为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的子公司.2001年7月,按照国家公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有关规定和亚行贷款协定,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交通厅出资两亿元人民币注册成立的项目法人公司,全面负责国道主干线G040禹门口至阎良段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运营、养护、管理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2003年,志愿者徐本禹来到贫困山区支教;2004年,他的事迹不胫而走,感动中国;2007年,党代表徐本禹带着思索,来到北京……徐本禹的青春之歌,跳动着当代青年责任和使命的音符。“本禹,祝贺你当选十七大代表!“今年6月,徐本禹还在非洲的津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是凝聚了中国人民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饱含着中华民族特性、命运与希望的故事。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迫切要求。因此,传播中国经济发展故事有助于自主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助于强化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认同,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6.
<正>题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领奖后,在瑞典学院发表了文学演讲,演讲以故事的形式透露了自己创作的路程。莫言说自己是听故事长大,听故事学会写故事,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故事让他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会继续讲故事"!而他当场所讲的三个故事,透视着人性,代表了他的世界观:平等、理解、宽容。  相似文献   

7.
刘淑凤 《金秋科苑》2009,(23):182-184,16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中国的民俗与传说,在中国的民间流传甚广,民俗中的故事与民间美术的品类繁多,丰富多彩。 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与中国古老的画种年画,有着历史发展的渊源。年画,是民间美术中一种特殊的美术形式。它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民俗、生活与信仰;反映着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丰富的情感和愿望。  相似文献   

8.
刘淑凤 《今日科苑》2009,(23):182-184,16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中国的民俗与传说,在中国的民间流传甚广,民俗中的故事与民间美术的品类繁多,丰富多彩。 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与中国古老的画种年画,有着历史发展的渊源。年画,是民间美术中一种特殊的美术形式。它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民俗、生活与信仰;反映着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丰富的情感和愿望。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人女作家一直在她们的作品中书写着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将从家庭生活的仪式化和中国经典故事的改写两个方面分析作家的中国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0.
施一蓓 《科教文汇》2023,(24):176-179
中国原创绘本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幼儿情感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充满童趣,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也使他们的情感由个体化逐渐转向社会化。原创绘本让幼儿触摸“原生态”的中国生活,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倡导传统道德观念,引导幼儿懂得伦理人情,践行传统美德;强调中国式的审美特质,激发幼儿的共性情怀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4,(12)
3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京沪高铁书写着中国高铁故事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根据《三国志》中的"曹冲称象"故事,推断中国在三国时期已经知道了浮力原理。这一故事和"司马光砸缸"一样,成为中国儿童的启蒙故事,人人耳熟能详,泽及历代。但是,在历史上"曹冲称象"真的发生过吗?  相似文献   

13.
汇源新方向     
付刚 《华夏星火》2009,(6):12-23
<正>当传统的农业企业与资本相遇,总能演绎出精彩纷呈的故事。而围绕着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香港上市公司汇源果汁(1886.HK)所迸发的资本运作,更是将此中的精彩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业界奇迹。  相似文献   

14.
庄子梦蝶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迷漫着诗意。因此,蝴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象征着美丽,意味着梦幻。为了让这梦幻定格,把这美丽留住,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采集蝴蝶标本的基本方法和常识。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陕西韩斐我是一名供电系统的工程师,对于《世界发明》新近改版后的内容大为欣赏。特别是刊物中每一期的"封面故事"与"创意坊"。"封面故事"中的文章的采写者,能够抓住当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要点,并且能够客观地报道行业中现存的某些问题;"创意坊"中所有的新奇事物使我眼前一亮,每一个独具匠心的发明都是在启迪着人  相似文献   

16.
吉青 《科学与文化》2005,(10):16-17
这是一个西方冒险家和中国大熊猫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美国女子,叫露丝·哈克内斯。故事的背景是旧中国,时间在1936年。为了实现丈夫的“遗愿”,她孤身一人深入中国内地,最后成为将活着的大熊猫带到西方世界的第一人。此后她为此感到内疚,一直郁郁寡欢,多次试图自杀。  相似文献   

17.
刘汉杰 《百科知识》2013,(11):53-55
在中国传统社会,狐狸享受着民众高规格的待遇:人们忌讳直呼其名,而冠以"狐仙""仙姑"等尊称;人们造堂设龛,虔诚地祭拜着它;人们谈狐色变,却又经常讲述着与它相关的故事与传说……狐仙信仰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古人视野中的狐狸就已经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了。《国语》记录了春秋时吴国的一则谚语:"狐埋之而狐搰(挖出)之,是以无成功。"意思是说狐性多疑,埋了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社会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而企业管理中与之相仿的行为和结果随处可见。故事里的哲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启迪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普遍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成为历史。在中国历史上,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而适时做出调整的,并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模。中国人口最早何时开始增速?——《汉书》:西汉后期0.6亿人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学术  相似文献   

20.
<正>包拯是中国人的人文偶像,我们从小都是听着"包青天"的故事长大的。成年之后,翻烂N本历史、经历无数世事,你也许已经意识到:作为单枪匹马与体制作战的人物,包公个人的力量有限得很,然而在自己或亲人遭遇委屈时,我们仍然习惯性地想到去寻找现实中的"包青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